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二十四节气就是保护民族精神。漫漫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形成了诸多民俗,_______带有地域色彩,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以贯之。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思想精神,是_______的农耕文化的命脉之所在,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与魂”。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耳熟能详 遵守 即使 不绝如缕
B. 耳濡目染 遵守 尽管 不绝如缕
C. 耳濡目染 遵循 即使 源远流长
D. 耳熟能详 遵循 尽管 源远流长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与二十四节气似乎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
B. 二十四节气与我们有了似乎某种程度的“脱钩”
C. 二十四节气似乎与我们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
D. 我们似乎与二十四节气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从而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
B. 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
C. 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培育和壮大。
D. 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培育和壮大。
答
17. D
第一空:“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语境指很多人很熟悉二十四节气歌,用“耳熟能详”合适。
第二空:“遵循”,遵照。着重在“循”,指依照正确的思想、言论去做。“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常用在表述对共同制定的纪律、规章制度、规程、公约等的态度。语境为“基本准则”用“遵循”更合适。
第三空:“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以进一步证实或加强主句的意思)。结合后文“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以贯之”可知用“尽管”更合适。第四空:“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不绝如缕”,比喻事情极其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这里修饰农耕文化,用“源远流长”更合适。
故选D。
18. A 根据括号前面内容“在气象科学蓬勃发展、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的时代”,以及后文“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保护二十四节气”来看,“脱钩”的施动者应该是“我们”而非“二十四节气”;“似乎”一词应该修饰“有了”,而非修饰“二十四节气”。综合来看,选A更恰当。
19. C 原句有两处错误。 一处是“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属于介词误用,使得全句没有主语,应该去掉“通过”。 一处是“壮大和培育”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可改为“培育和壮大”。 只有C项修改正确。
相关阅读
1 没有背影的父爱阅读答案
没有背影的父爱 ①对于父亲,我一直想写却不敢写。也许是他对我的爱不轻易言表的缘故吧。五一的时候我没有回家,父亲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还说到表叔打儿子,打得很凶,最后 【查看全文】
2 潮声阅读答案-陆颖墨潮声 陆颖墨 三十晚上的月亮升起时,大潮已经退下了。几个不值班的兵赶海回来,给厨房送了一大堆石板鱼、海螺什么的,还有一条不小的章鱼。会餐餐桌上的香味是可想而知的了开饭 【查看全文】
3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硬本领,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谱写世界发展的新篇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材料一: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宋代的郭熙 【查看全文】
5 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 ①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成本低,但只能满足重量小的火星探测器软着陆要求,且着陆精度不高。美国机遇号火星车采 【查看全文】
6 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成就了无数技能劳动者,他们应时代所需,也创造了时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