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展现人工智能发展重要维度》阅读答案-徐英瑾

发布时间: 2022-03-08
很多时候,人工智能有“记忆力”的说法只是一种隐喻,而且是一种糟糕的隐喻。严格地说,从哲学角度看,记忆力本身是胡塞尔所说的“意向性”活动的一种。因此,我们要论证机器有记忆力,首先要论证机器是有意向性的。
所谓“意向性”,是指通过某种内部心灵表征,间接指示某些外部对象的能力。“意向性”的要害是间接性。通过间接性,作为智慧生物的人类是知道下面这一基本原则的有效性的——自己心中所想未必就是世界中真实发生的事情——此即关于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界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对人类在环境中适应性的提高大有神益。同时,与其他意向性能力类似,记忆并不保证对已发生的事实进行忠实记录。我们知道自己的记忆只能算是“基本可靠”,并且在需要精密追索自己的记忆内容时,会诉诸其他信息载体(如日记、录像等)。有些人会误以为人工智能可以避免这些麻烦,因为人工智能有对自身运行历史的电子日记与内部“录像”——因此,人工智能无须从外部寻找此类证据来核对自己的记忆。但这是对人工智能的一种误解。
在计算机硬盘中存储的信息,本身并不是心智活动相关项的记忆内容。毋宁说,这些信息与存放在档案柜里的档案一样,都是用来检查记忆是否正确的外部证据。而这些信息(包括档案信息)都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的机壳内这一事实,却使我们容易产生一些错觉,认为这些信息已经内部化了。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在人的大脑中放置了一个超级小、容量却惊人地大的硬盘的话,那么我们是否会认为该大脑的记忆中就已包括了该硬盘内的内容?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该大脑还需要额外的心智能力,以便打开脑机接口的开关,进入硬盘内容的目录树,然后按照上文所述的思维流程寻找信息。而该硬盘中的大多数内容,在未被激活的状况下,依然会处于主体的意识生命之外。
那么,如果我们将人类用自己的脑力在信息档案库中搜寻信息的工作,全部交付给人工智能去做的话,是否可以说人工智能具有了记忆力?关于此问题,原则上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但更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到底应怎样让人工智能去做人类的信息检索工作?对此,或许不少人会想到搜索引擎技术。但从根本上看,现在的搜索引擎都是由真实的人类脑力所驱动的。换言之,是具有各种感官、各种欲望与各种记忆的人类在使用此类技术,搜索引擎所记录的搜索数据,是不能脱离整个活生生的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而我们当前所需要的技术,却恰恰是要让其取代人类,自己去搜索信息。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求助于现有的搜索引擎技术,通常是在缘木求鱼。
如果要让人工智能去做人类的信息检索工作,则该人工智能需要的能力至少包括:意图产生能力、内时间排序能力和基于经验的语义推理能力。如此看来,记忆能力并不能落实为一个单独的记忆功能模块,而必须转变为上述这些复杂心智能力的衍生之物,由此带来的技术设计难度显然是很大的。更麻烦的是,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原则上并不具备对上述这些能力的模拟能力,而只能完成在特定类型的输入与特定类型的输出之间建立起映射关系的任务。然而,从哲学角度看,不进行此种对记忆的模拟,智能的本质——在运行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通过最少的能量投入获取最大的系统适应性——就不能实现。因为,缺乏记忆的系统所能做的,只能是事无巨细地将所有发生过的事情全部摊在纸面上,陷入信息的海洋而不能自拔,并且会因为无谓的信息搜索浪费大量资源。所以说,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应重视“记忆”这一重要维度。
(摘编自徐英瑾《记忆展现人工智能发展重要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具有“意向性”的能力,知道心中所想与外部世界不能直接等同,需要从外部寻找证据进行核对。
B.有些人认为人工智能有对自身运行历史的电子日记与内部“录像”,这是对人工智能的误解。
C.人工智能无须从外部寻找其他信息载体来核对自己的记忆,因为它储存的信息是忠实的,已经内部化了。
D.人工智能技术一旦发展到可模拟人类的复杂心智能力的程度,就能实现对当今人工智能甚至人类的超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区分人的“记忆”与人工智能的“记忆”,是为了更准确地阐述目前的人工智能并非真正拥有“记忆力”。
B.文章第三段用假设反推的分析方法,论证了计算机硬盘中存储的信息并非心智活动相关项的记忆内容。
C.文章第四段通过人使用搜索引擎与搜索引擎自己去搜索信息的对比,论证了现在人工智能的能力有限的观点。
D.文章层次清晰,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结尾水到渠成,提出应重视的方向,具有现实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从哲学角度看,人工智能有“记忆力”的说法是不确切的,因为其很难说有什么“意向性”。
B.在作者看来,就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而言,用搜索引擎技术取代人类去搜索信息,这是很难办到的事情。
C.从“记忆”这个维度看,目前的人工智能尚缺乏记忆的系统,在原则上并不具备对复杂心智能力的模拟能力。
D.人工智能不能实现智能的本质,所以只能事无巨细地将所有发生过的事情全部摊在纸面上,陷入信息的海洋而不能自拔。


1.A
2.C
3.D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这是对人工智能的误解”曲解文意。由第二段“——因此,人工智能无须从外部寻找此类证据来核对自己的记忆。但这是对人工智能的一种误解”这一信息可知,文中的误解指的是“人工智能无须从外部寻找此类证据来核对自己的记忆”。
C.“已经内部化了”错误,原文是“却使我们容易产生一些错觉,认为这些信息已经内部化了”,作者明确说这是“错觉”,也就是说并没有真正“内部化”。
D.“一旦……就……”错误,说法绝对,文章最后一段明确说明“如果要让人工智能去……则该人工智能需要的能力至少包括:意图产生能力、内时间排序能力和基于经验的语义推理能力。如此看来,记忆能力并不能落实为……而必须转变为上述这些复杂心智能力的衍生之物,由此带来的技术设计难度显然是很大的”,由此可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可模拟人类的复杂心智能力的程度也不一定就能实现对当今人工智能的超越;“人类的超越”于文无据。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通过人使用搜索引擎与搜索引擎自己去搜索信息的对比”错,文章第四段并没有对比论证。
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所以……”错误,因果关系颠倒,由文章最后一段“智能的本质——在运行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通过最少的能量投入获取最大的系统适应性——就不能实现。因为,缺乏记忆的系统所能做的,只能是事无巨细地将所有发生过的事情全部摊在纸面上,陷入信息的海洋而不能自拔,并且会因为无谓的信息搜索浪费大量资源”可知,“人工智能不能实现智能的本质”是结果,“事无巨细地将所有发生过的事情全部摊在纸面上,陷入信息的海洋而不能自拔”是原因。
故选D。



相关阅读
1 夜航灯阅读答案-袁省梅

夜航灯 袁省梅 ①在晚上的寒风中,路边的店门都关上了,我在空荡荡的街上慢慢走着,尽量的,挨着街灯走。在我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好像是没有比这些日子更喜欢灯光了。走到一个卖 【查看全文】

2 多余一句话阅读答案

多余一句话 佚名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

材料一 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它的发热量是汽油的2.8倍。作为新能源,氢不仅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优质燃料,而且也是未 【查看全文】

4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人和人之间的精力差别,有时候可以大到离谱。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新研究表明,精力差别的原因 【查看全文】

5 材料一: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

材料一: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已知病原细 【查看全文】

6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阅读答案-潘悦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潘悦 ①对很多人来说,诗歌并不陌生。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目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