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在西方历史进程中,以武力征服或以政治认同为基础的国家与组织,最后大多难逃解体的命运。而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能绵延数千年,并愈发强大,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历代王朝及近代以来得到了不新培育和加强。历史上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连续性认同,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外部结构与内在文化特质之间“理性亲和”,相互形塑。虽历经坎坷和磨难,但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文化认同的自觉意识却未曾冲淡,反而愈加浓厚,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延续发展的主线。
文化认同是中华氏族共同体建设的精神动力。文化认同能够为共同体及其成员注入精神动力,从而来定义“我是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港养。于共同体而言,文化认同是外显与内化双重的过程,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仪式等,均是文化认同的外在体现,其中蕴含的意义则是强化共同体的动力来源。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正是得益于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并在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了强大凝聚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战胜外来侵略者,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华民族以文化认同作为争取民族生存的动力,通过文化认同形成了强大凝聚力。
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合机制。文化自身的特征决定了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整合作用。文化具有“共享性、习得性、象征性、适应性与变迁性”的特征。其中,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各族人民共享中华民族一体的信念、中华文明的历史记忆以及共同期盼实现的“中国梦”,这些共同形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习得性强调文化是可以学习的,历史上各族文化在交融过程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文化.加强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象征性指文化的符号表达,文化的萌芽始于人们对符号的使用,共同的文化符号承载和呈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延续五千年的景象;适应性与变迁性则指向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迁而适时地作出对应的方法,历史上中华民族有很多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光”时刻,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获得了我国各族人民的认同。
因此,文化自身的特征决定了文化认同是社会整合的重要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它能够增强民族成员对所属共同体的归属意识。各民族成员对共同文化的认同程度越高,民族共同体的整合程度则越高。因而,文化自身的特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整合机制,使良好社会秩序的构建成为了可能。
(摘编自崔榕、赵智娜《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中华产化认同,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多方面作用。
B.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滋养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
C.近代的中华民族通过文化认同形成强大凝聚力,因而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中华民族共同体能够延续数千年,由此可见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之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文化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的观点。
B.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旨在论述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
C.中华民族文化在各族文化交融中产生,说明文化是可以学习的,具有习得性。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分论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层次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武力征服或政治认同为基础的西方国家与组织大多最终解体,与其文化认同有关。
B.如果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仪式继续得到各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必将持续稳定地发展。
C.中华民族一些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也获得了我国各族人民认可,体现了文化共享性。
D.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样就能够构建多民族和谐共处的良好社会秩序。
答
1.C(以偏概全,文中第三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华民族以文化认同作为争取民族生存的动力,通过文化认同形成了强大凝聚力”,“通过文化认同形成了强大凝聚力”只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D(本文采用的是总一分的论证结构。)
3.A(B项“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仪式”错误,应是“中华文化”,“必将持续稳定地发展”过于绝对。C选项内容讲的是文化的“适应性与变迁性”。D项“就能够”绝对化,文中最后一段提到“使良好社会秩序的构建成为了可能”。)
相关阅读
1 多余一句话阅读答案
多余一句话 佚名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材料一 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它的发热量是汽油的2.8倍。作为新能源,氢不仅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优质燃料,而且也是未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材料一: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已知病原细 【查看全文】
4 夜航灯阅读答案-袁省梅夜航灯 袁省梅 ①在晚上的寒风中,路边的店门都关上了,我在空荡荡的街上慢慢走着,尽量的,挨着街灯走。在我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好像是没有比这些日子更喜欢灯光了。走到一个卖 【查看全文】
5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阅读答案-潘悦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潘悦 ①对很多人来说,诗歌并不陌生。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目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 【查看全文】
6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人和人之间的精力差别,有时候可以大到离谱。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新研究表明,精力差别的原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