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而言,文学计算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以量化统计的方式研究文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就文学批评而言,文学计算不仅是批评方法的转向,而且是批评思维的变革.
首先,从主观理论建构到客观数据实证。一般意义上,文学批评注重文学理论和审美建构,阐释对象以单篇或同一类型的文学作品为主.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性,难免形成视域盲区,因此理论的有效性经常受到质疑.例如,文学批评在建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时,经常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作品为例。以此得出的观点可以适用于西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但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不一定适用.或者说,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审美建构因缺乏大规模文学作品的支撑,提出的观点只契合小部分作品,无法真正构建普遍适用于“世界文学”的理论.计算技术提升了整理和分析大规模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批评不再局限于小部分文学作品分析.它可以把批评对象延伸到世界文学作品,让全球文学数据自己“说话”,得出更为客观和普遍有效的结论。
其次,从确证因果关系到呈现相关关系.确证因果关系是指批评者通过分析文学作品,证实文学作品与具体历史和现实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这种批评思维对小部分文学作品有效,但面对大规模的文学作品则难以实践,例如,文学批评在阐释20世纪30年代乡土小说时,致力于确证乡土小说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因果关系.因此.解读的重心就放在乡土小说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和表现强烈民族意识上。这种批评思维可以适用于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却无法用来解读同时期沈从文的《边城》和师陀的《果园城记》等作品。
而文学相关关系是指文学作品与历史以及现实事件之间的数值关系。当一部文学作品数值增加时,相关历史社会和现实事件也随之增加,意味着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强。反之则亦然.例如,在互联网搜索“乡土小说”时,出现的信息既包括鲁迅、彭家煌等作家作品,又包括五四运动、封建专制文化等历史事件和背景。当这些作家作品和历史事件共同且持续出现在不同的“乡土小说”词条中时,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就强。
再次,从单向度的文学思维转向多维度的跨文学思维.本质上,文学批评始终在追问“文学是什么”的问题。回答的角度、逻辑和结论都与文学的审美性和精神性相关。但这也忽略了文学之外的众多因素.“文学大数据”的出现,使得非文学数据也可以参与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这样,就可以突破文学的边界,进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学等其他领域来重新界定文学及其相关知识,构建新的文学批评阐释框架和理论基础,重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摘编自杨丹丹《文学批评用数据“说话”的可能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文学作品相关的研究文献利用互联网等传播时产生的文学数据才被称为文学大数据。
B.文学大数据既衍生出跨学科性明显的文学计算,又直接改变了文学批评的方法及思维。
C.借助计算技术之前的文学批评,由于对象规模等的限制,其结论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D.先前的文学批评围绕文学的审美性和精神性展开,忽略了非文学数据等相关因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先阐述文学大数据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引出文学计算的内涵及作用,思路明晰。
B.文章运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文学计算对文学批评的重要作用。
C.文章第三段将计算技术出现前后的文学批评进行对比,论证了计算技术可以拓宽文学批评对象的观点。
D.文章以“乡土小说”的互联网搜索结果为例,论证了文学计算是对文学批评方法的转向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要整理和分析纷纭复杂的文学大数据,人工之外需要利用好计算机技术,从而对文学进行量化统计研究。
B.单纯以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为例建构出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可能不适用于中国现实主义文学。
C.《生死场》《边城》是同一时期的乡土小说,能用相同的批评思维来确证两者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因果关系。
D.文学大数据时代的文学批评需要多维度的跨文学思维,以构建新的文学批评阐释框架和理论基础,重建学科体系等。
答
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与文学作品相关的研究文献”缩小范围,原文为“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文献”。B项,从原文“文学计算不仅是批评方法的转向,而且是批评思维的变革”可知,直接改变了文学批评方法及思维的应是文学计算,而不是文学大数据。C项,“其结论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绝对化,从原文“计算技术提升了整理和分析大规模文学作品的能力……得出更为客观和普遍有效的结论”可看出。
2.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中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证了文学计算是对文学批评方法的转向的观点”分析有误,文中“首先”、“其次”和“再次”引起的三段文字都在论述文学计算是“批评思维的变革”的观点。
3.C【解析】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曲解文意,从原文“这种批评思维可以适用于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却无法用来解读同时期沈从文的《边城》和师陀的《果园城记》等作品”可看出。
相关阅读
1 材料一: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
材料一 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它的发热量是汽油的2.8倍。作为新能源,氢不仅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优质燃料,而且也是未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材料一: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已知病原细 【查看全文】
3 多余一句话阅读答案多余一句话 佚名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 【查看全文】
4 夜航灯阅读答案-袁省梅夜航灯 袁省梅 ①在晚上的寒风中,路边的店门都关上了,我在空荡荡的街上慢慢走着,尽量的,挨着街灯走。在我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好像是没有比这些日子更喜欢灯光了。走到一个卖 【查看全文】
5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阅读答案-潘悦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潘悦 ①对很多人来说,诗歌并不陌生。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目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 【查看全文】
6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人和人之间的精力差别,有时候可以大到离谱。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新研究表明,精力差别的原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