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经〉第八十章看古代抗疫》阅读答案-洪朝宗

发布时间: 2022-05-04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时期,此时频繁的战乱、过热的经济开发与交通往来正无声地成为瘟疫传播的温床。春秋时期瘟疫传播较前代明显加剧,先秦古籍中有相关记载为证。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疠疾者,瘟疫也。就是说四季都有瘟疫发生,西周时已专门设置医官,管理传染病的治疗。与此相对照,据《春秋公羊传》载:“庄公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夏,齐大寇。大灾者何?大瘠也。大瘠者何?疠也。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及我也。”疠是瘟疫的意思,庄公三千年相当于公元前674年。就是说公元前674年春,齐国瘟疫大流行,灾难降临。这场凶险的瘟疫迅速向四周蔓延,殃及到邻近的鲁国,瘟疫在齐鲁大地肆虐。瘟疫四季皆有,但一般的瘟疫是不载入史册的,载入史册并被称为大灾者显然是死者数百万的大疫情。
在春秋列国中,留下历史纪录的唯有鲁国,除鲁国的国史春秋》外,其它语国的历史均亡侠了、齐国的特大瘟疫除殃及鲁国外是否也传入其他国家,已成为历史的悬案。不过,我们从鲁国的历史记载中,不难判断春秋时期瘟疫肆虐的情况。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苦县墨于西汉,即今河南省鹿邑县,其地春秋时属陈国,当时称为“鸣鹿”。就是说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陈国人。陈国地理位置靠近齐鲁两国,防止疫情传入陈国,显然已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课题。
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与瘟疫斗争中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战国时代,其中“正气存内”和“避其毒气”是中国几千年预防医学的核心思想。《道德经》八十章正是这样一篇大作,老子在此章中提出了以退为进、无为而治、改善民生、避战锁国的防疫治国方略。
其中“小国寡民”“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说明老子厌恶大国争霸,希望避免战乱。“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是为了放缓经济开发,减轻生态压力。老子这一主张是对人类自身生产活动的自我节制与调整,意在解决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是要切断瘟疫的异地传播。“虽有舟舆,无所乘之”是要控制交通,限制人际往来,减少疫情传播。“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是要使民众返璞归真,远离奸诈贪欲,使社会回归到质朴淳厚状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是要改善民生,这也是“正气存内”的社会物质保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具有避战防疫的双重内涵。从防疫角度说,就是要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老子以退为进的治国智慧是其“无为”思想在防疫中的具体运用。有些学者无视老子生活时代的生态矛盾与瘟疫肆虐之背景,将《道德经》八十章中以退为进、清静无为的治国策略全部曲解为复古倒退,这是对《道德经》八十章内容的误读。
当然《道德经》八十章内容也并非没有局限性。如老子反战思想虽然无可非议,不过他提出的“小国寡民”的解决方法则属于乌托邦式的幻想,但我们决不可因此而否定老子以退为进,无为而治,严格隔离以“避其毒气”的抗疫治国智慧。
(摘编自洪朝宗《从〈道德经〉第八十章看古代抗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时期战乱频发,经济开发过热,国家间往来密切,这些因素都成了当时瘟疫发生的基础。
B.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之前,周朝官方就已经很重视传染病的治疗工作并进行相关管理了。
C.老子主张放缓经济开发,希望通过节制与调整生产活动来解决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控制疫情。
D.《道德经》第八十章提出的防疫治国方略能够体现中国预防医学中“避其毒气”等核心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多次引用相关古代典籍的原文,通过对其内容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
B.文章第二段指出陈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时代背景相互补充,使得论证更加周密。
C.文章对《道德经》八十章的阐释,既有具体举例,又有整体评述,二者相互结合。
D.文章在肯定老子抗疫智慧的同时,也举出部分学者的不同观点,体现出辩证立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春秋时代,四季都有瘟疫发生,在没有外来输入的常态下,鲁国是不会记录其它国家的疫情的。
B.除鲁国的国史得以留存外,其它春秋诸国的历史都已经亡佚,可见当时瘟疫肆虐的影响十分严重。
C.“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主张含有避战和防疫的双重内涵,其中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是主要目的。
D.从老子提出的具体防疫措施看,他既关注社会民风等精神层面,也强调“正气存内”等物质层面。



1.A(依据第一段“此时频繁的战乱、过热的经济开发与交通往来正无声地成为瘟疫传播的温床”,可知战乱、经济开发、国家往来等因素构成了当时瘟疫传播的环境,而不是疫情发生的基础。)
2.D(依据第四段,文章举出部分学者的错误观点,意在指出造成曲解的原因是脱离时代背景,并不是辩证思考。)
3.A(B项,强加联系,其它春秋诸国历史的亡佚并不是瘟疫肆虐造成的;C项,无中生有,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是从防疫角度解释“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内涵,和避战角度无主次之分;D项,错解文意,“正气存内”是《黄帝内经》的观点,到战国时才出现,老子不可能强调这一观点。文章意为“改善民生”是“正气存内”的社会物质保障,不是说“正气存内”是物质层面。)



相关阅读
1 多余一句话阅读答案

多余一句话 佚名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

材料一 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它的发热量是汽油的2.8倍。作为新能源,氢不仅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优质燃料,而且也是未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

材料一: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已知病原细 【查看全文】

4 夜航灯阅读答案-袁省梅

夜航灯 袁省梅 ①在晚上的寒风中,路边的店门都关上了,我在空荡荡的街上慢慢走着,尽量的,挨着街灯走。在我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好像是没有比这些日子更喜欢灯光了。走到一个卖 【查看全文】

5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阅读答案-潘悦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潘悦 ①对很多人来说,诗歌并不陌生。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目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 【查看全文】

6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人和人之间的精力差别,有时候可以大到离谱。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新研究表明,精力差别的原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