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挑战》阅读答案-成素梅

发布时间: 2022-06-13
从人类文明的演进看,科学技术总是沿着反自然选择的方向发展,也在不同程度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乃至认知方式。在这个进程中,当科技的发展凭借自身力量逐渐渗透到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并建构了自己的优势体系时,它们就会反过来主导人的思想观念,成为评判其他人类活动的新视域,从而导致人类价值观的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反思自己,重新概念化人与技术的关系,对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进行适当的伦理约束,乃至法律法规的管控。
从哲学的视城看,一方面,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过去只是改造自然界拓展到今天能够改造人的身体与思想,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关于人的身体技术化和精神技术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当由这些技术组成的硬技术群与各类算法组成的软技术群汇聚融合,为相关利益方布局与推进新的产业体系提供现实可能时,我们就会迎来一个由全要素仿真和虚实互动融合并能提供沉浸式感知体验的数字世界,所谓的“元宇宙”就是如此。这样的世界是一个游戏化的享乐世界,当我们沉迷于获得沉浸式感知体验时,我们就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就人的身体技术化而言,《孝经》中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视为行孝之始。但当人类有能力对身体进行技术改造或设计时,我们是否应该恪守这种传统道德律令,就成为生物保护主义者和超人类主义者激烈争论的话题。这些争论的实质在于人类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允许人的生命从生物演化和文化塑造发展到技术设计阶段,比如,人在出生前接受基因编辑,在出生后进行身体上的审美整形等。身体技术化带来了我们对人的自然权利、公平、公正等问题的重新理解。
就人的精神技术化而言,精神的有形技术化是指通过情绪类药物或技术获得精神慰藉;精神的无形技术化是指通过智能设备、智能环境感知精神愉悦,获得精神满足。精神的无形技术化比有形技术化带来的问题更具有隐匿性。我们对人类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人工情感问题的反思,会对社交、护理等机器人的研发与推广提出新的伦理要求;对人的专注力和感知力是否应该被商品化的探讨,会对“元宇宙”等人工世界的产业化发展提出伦理约束。
当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伦理挑战,不仅像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问题一样,是关乎人类文明未来的大问题,而且使得“什么是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等哲学问题,转化为当代科技如何确保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实践问题。当以人为本的科技伦理治理理念成为人们看待问题的“透视镜”时,我们的生存环境就会从“技术环境”转向“人文环境”。
(摘编自成素梅《正确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挑战》)
【链接材料】
曾经,国际社会对于如何治理、管控技术风险呈现出两条不同的路线。一条以美国为代表,提倡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只有在发现显见的风险时才推动立法。一条以欧洲为代表,遵循谨慎监管原则,政府在相关技术成熟前即为其定规矩、立法条。目前,对新兴技术的反思正在全球蔓延,美国政府也开始修正立场,对美国科技巨头采取更加严格、审慎的态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字宙”是一个数字世界,它的特点是全要素仿真与虚实互动融合,游戏化,能为人们提供沉浸式感知体验。
B.生物保护主义者反对人在出生前接受基因编辑、在出生后进行身体.上的审美整形等技术改造或设计活动。
C.对研发和推广社交、护理等机器人提出伦理要求,是人类反思应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人工情感问题的
D.科技伦理挑战和全球气候变暖,既是关乎人类文明未来的大问题,也是确保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实践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哲学的视域分析问题时,作者由现状谈到未来的世界,进而点明了人类届时可能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的可怕后果。
B.第四段通过论证精神的有形技术化和无形技术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特点,指出了科技伦理约束产生的精神层面的原因。
C.链接材料以美国政府修正立场,改变对科技巨头的态度为例,说明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挑战逐渐严峻,人们不得不面对。
D.文章先论述重视科技伦理的背景,继而论述了方方面面会产生的问题,最后论述了问题的复杂性及直面它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技沿着反自然选择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是不断赋予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力量,不断提高人类救助弱者的能力。
B.美国路线的形成与其文化传统有关,譬如历史上移民远渡重洋到美国多是追求财富和发展机会,并不十分在意伦理规范。
C.若人们将以人为本的科技伦理治理理念作为看待问题的“透视镜”,我们的生存环境就会从“技术环境”转向“人文环境”。
D.国家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必定以加强立法、强化审查监管、加大依法查处违规行为力度为核心措施来规范公民从事科技活动。


1.【答案】A
【解析】B项,不是“反对”,而是“在多大程度上允许”。C项,“提出伦理要求”错误。原文是“提出新的伦理要求”,意味着原来已经有“伦理要求”。D项,其-,原文论述的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问题”,而不是“全球气候变暖”;其二,原文说的是“‘什么是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等哲学问题,转化为当代科技如何确保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实践问题”。
2.【答案】B
【解析】“论证……带来的问题的不同特点”错误。第四段先分析了精神有形技术化和无形技术化的内涵,然后简单比较了“问题”的隐匿性,并没有对“精神的有形技术化和无形技术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特点”进行论证。
3.【答案】D
【解析】D项,推断不合概念的性质。“科技伦理”的核心是“伦理”,伦理属于道德准则。伦理与法律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作用方式更多地是通过内化于心,达到外化于行。因此,国家措施不仅有法律法规方面的更有道德、观念的教育,“必定”“核心措施”说法错误。



相关阅读
1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人和人之间的精力差别,有时候可以大到离谱。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新研究表明,精力差别的原因 【查看全文】

2 多余一句话阅读答案

多余一句话 佚名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 【查看全文】

3 夜航灯阅读答案-袁省梅

夜航灯 袁省梅 ①在晚上的寒风中,路边的店门都关上了,我在空荡荡的街上慢慢走着,尽量的,挨着街灯走。在我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好像是没有比这些日子更喜欢灯光了。走到一个卖 【查看全文】

4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阅读答案-潘悦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潘悦 ①对很多人来说,诗歌并不陌生。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目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 【查看全文】

5 材料一: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

材料一: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已知病原细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

材料一 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它的发热量是汽油的2.8倍。作为新能源,氢不仅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优质燃料,而且也是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