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21年2月4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活动上,火炬“飞扬”揭开了面纱

发布时间: 2022-06-19
材料一:
2021年2月4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活动上,火炬“飞扬”揭开了面纱。从表面看,火炬“飞扬”外形极具动感和活力。在设计上,为了衬托北京即将成为奥运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飞扬”的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它以祥云纹样“打底”,自下而上,从祥云纹逐渐过渡到雪花图案,最后在顶端化身为飞扬的火焰。
不仅有漂亮的外观,“飞扬”的外壳也蕴含着“黑科技”。上海石化公司副总经理黄翔字说,火炬的点火系统全部包在外壳里面,从外面是看不到的。火炬的外壳采用了碳纤维材料,手感非常轻。上海石化创新研究院总经理林生兵介绍说,碳纤维的质量只有钢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是强度是钢的7至9倍。这次,研发团队用碳纤维与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来做奥运火炬,堪称世界首创。
“冬奥组委给它的第一个评价就是轻,而且很牢固,随便怎么摔也摔不坏。另外一个就是,冬季火炬传递的时候天气很冷,传统金属材料手感不太好,复合材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避免这种很冰凉的感觉。”黄翔宇说。
由于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将在冬季低温环境中进行,“飞扬”采用氢作燃料,除了氢具有环保的特点,还因为氢燃料的特性保证了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但氢气作燃料,燃烧温度就会高于800℃。因此,“飞扬”火炬外壳的研制,花了整整三个月时间,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
(摘编自新华社《冬奥火炬“飞扬”的科技“外衣”》2022年2月10日)
材料二:
2月9日,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办的北京冬奥场馆保障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林航说,在科技支撑冬奥方面,聚焦科技防疫、智慧服务、超高清显示等多个领域,强化前沿技术和科技产品运用,启用智慧场馆运营中心、设计科技冬奥应用场景,利用空间计算操作系统、导引服务机器人、消毒机器人等科技项目,支撑赛事运行保障工作更精细、更高效、更便捷,凸显海淀冬奥服务保障“科技范”。
在北京冬奥会上,各类“黑科技”成为精准防疫的“利器”,助力做好疫情防控。林航说,围绕疫情防护,依托空间计算操作系统在海淀两个竞赛馆内构建感知网络,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社交距离进行实时计算分析,助力智能防疫排查;配发多体征感知设备,以高精度测温芯片感知佩戴者细微体温变化,对连续体征信号进行特征提取,预判是否存在疫情风险;部署大通量测温系统,实现快速无感测温与健康核验功能,用AI技术筑起科技抗“疫”的防线;对于潜在的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场所,应用公共空间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技术,快速实现新冠病毒的高灵敏检测,验证环境可靠性。
(摘编自科技日报《北京冬奥服务保障凸显“科技范”》2022年2月10日)
材料三:
开幕式上,冰立方缓缓被激光“雕刻”成晶莹璀璨的冰五环这一幕,让人直呼“神奇”。而这背后,其实是激光与3D视效的结合。流光溢彩的舞台与演员表演交相辉映,实时互动,也成了关注的焦点。而这来源于京东方集团(BOE)的8K超高清显示技术。此次开幕式的舞台地面是目前全球最大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整体面积达10393平方米,采用多个8K十级分辨率的画面融合技术。
开幕式当晚最受瞩目的一幕,是巨型“雪花”形主火炬台闪耀着晶莹剔透的光芒缓缓升空,伴随圣火点亮,将整个开幕式气氛推向高潮。这一雪花形态主火炬台直径达14.89米,由96块小雪花形态和6块橄榄枝形态的LED双面屏创意组成,采用双面镂空设计,嵌有55万余颗LED灯珠,每一颗灯珠都由驱动芯片的单一信道独立控制。
本次冬奥会期间,北京使用了8K技术直播开幕式及重要体育赛事,这是全球首次规模化应用8K技术进行赛事报道。
(摘编自中国科学报《盘点北京2022冬奥会开幕式上的“黑科技”》2022年2月9日)
4.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衬托北京即将成为奥运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火炬“飞扬”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
B.研发团队主要考虑到氢燃料可以使火炬在极寒天气中使用的特性,因此,最终确定“飞扬”采用氢作燃料。
C.经过研发团队的反复研究和实践,最终确定奥运火炬的制作材料使用碳纤维与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堪称世界首创。
D.“飞扬”不仅有漂亮的外观,而且其外壳手感非常轻,能耐高温,蕴含着“黑科技”。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冬奥服务保障凸显“科技范”,覆盖科技防疫、智慧服务、超高清显示等多个领域。
B.各类“黑科技”成为精准防疫的“利器”,无疑为此次冬奥增添一抹亮色。
C.具有8K超高清显示技术的舞台成为此次冬奥会开幕式的主要关注点。
D.巨型“雪花”形主火炬台升空、点火,是开幕式当晚最受瞩目的一幕。
6.三则材料都谈到北京冬奥会使用“黑科技”,侧重点各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



4.B(B项“主要考虑到氢燃料可以使火炬在极寒天气中使用的特性”错,原文材料一“‘飞扬‘采用氢作燃料,除了氢具有环保的特点,还因为氢燃料的特性保证了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主要”之说于文无据。)
5.C(C项“主要关注点”于文无据,原文材料三是说“流光溢彩的舞台与演员表演交相辉映,实时互动,也成了关注的焦点”。)
6.(1)材料一侧重北京冬奥火炬应用“黑科技”;(2)材料二侧重北京冬奥服务保障凸显“科技范”;(3)材料三侧重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黑科技”的应用。(每点2分,共6分)



相关阅读
1 多余一句话阅读答案

多余一句话 佚名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

材料一: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已知病原细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

材料一 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它的发热量是汽油的2.8倍。作为新能源,氢不仅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优质燃料,而且也是未 【查看全文】

4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阅读答案-潘悦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潘悦 ①对很多人来说,诗歌并不陌生。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目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 【查看全文】

5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人和人之间的精力差别,有时候可以大到离谱。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新研究表明,精力差别的原因 【查看全文】

6 夜航灯阅读答案-袁省梅

夜航灯 袁省梅 ①在晚上的寒风中,路边的店门都关上了,我在空荡荡的街上慢慢走着,尽量的,挨着街灯走。在我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好像是没有比这些日子更喜欢灯光了。走到一个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