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归来那一天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阅读

发布时间: 2022-06-30
父亲归来那一天ㅤㅤ
①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的那一天一样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许多用于观测星系的望远镜是他设计的。运往各地的组装好的望远镜,天文台安装完毕,还需要父亲前往调试。而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出差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儿刻板和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ㅤㅤ
②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时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他带回了6个硕大的石榴。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父亲按照临潼小贩教他的方法,在石榴顶上找到一个下刀处,在外皮上轻划了一圈,用力掰开。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那时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看一看与南方红壤完全不一样的土地。ㅤㅤ
③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归来时,他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的是新疆的棉花,它们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父亲说,他搭乘老乡的拖拉机,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便向棉农换了几枝棉花。棉农困惑地问他:“要做一副棉手套,或者一顶厚棉帽,这点棉花不够,要不要多送你一点?”父亲笑着说:“够了,千万别把棉花从棉枝上扯下来,我要让孩子们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那天,这干燥的棉枝被父亲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品。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他说:“在新疆,许多地方有这样的棉花。那里的棉花质量很好,做一床棉胎,可以用20年都不会扁塌。”ㅤㅤ
④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去调试望远镜,我正冲刺高考。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该再出长差。但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架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把它装成了,人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40天后,父亲回来时竟带着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吃了一惊——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令人疑惑的是,白玫瑰花的上面,还放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父亲说:“这就是成语‘昙花一现’中的昙花!夜间开花,两三个小时后,这些花朵就枯萎了,必须从花枝上掰下来,否则下一轮花朵就没有力量盛放。”昆明人喜欢用昙花做甜汤,父亲买了8朵,想让我们尝一尝昙花汤的味道。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待将莲子等配料熬够40分钟后,在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昙花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香气。ㅤㅤ
⑤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喜悦的,不仅是望远镜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可喜的高考成绩。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那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被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ㅤㅤ
⑥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女孩子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粒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出个人的狭窄视野,用别致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17、父亲一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家人带来生活的“浪漫”。请联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4分)
“浪漫”的事 品临潼硕大石榴
①  
②  
“浪漫”的内涵 ③  

18、请结合语境,按照要求品析下列语句。(4分)
①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修辞角度)
②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描写手法)
19、有人认为第⑤段可以删去,有人觉得必不可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20、请阅读链接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⑥段中画波浪线语句的理解。(4分)ㅤㅤ
链接材料:你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王朔《致女儿书》


17、(1)识新疆棉花棉籽
(2)送母亲白玫瑰花、尝昆明昙花甜汤、送“我”迷你望远镜
(3)一是父亲给家人准备礼物的心意,二是父亲对家人深深的爱
18、(1)①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抱”赋予石榴籽人的灵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榴籽的繁多紧密。②运用排比的手法,来写石榴籽的繁多紧密、晶莹明澈、色泽鲜亮。增强了表达的气势和节奏感。
(2)运用“扯”“摸”等动作描写,再现了父亲教我识棉花棉籽的过程,也写出了父亲对子女细腻深沉的爱。
19、示例一:可以删去,第⑤段是父亲昆明之行归来后的接续,不能统摄于标题“父亲归来那一天”。而最后一段中“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是对父亲三次出差归来的收束与总结,也是内容的深化与升华。删去,文章的内容会更集中,结构也更清晰。
示例二:不能删去,第⑤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段的开头与第④段中父亲坚持在我快高考时出长差相照应,突显了父亲的形象,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送迷你望远镜,是父亲对我取得可喜成绩的奖励,也含有父亲对未能陪我参加高考的歉疚。这架满含父爱的迷你望远镜,让我看到了更大的版图,也拓宽了我对世界的认知。这与最后一段“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相照应,与主旨相扣合,故不能删去。



相关阅读
1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阅读答案-潘悦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潘悦 ①对很多人来说,诗歌并不陌生。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目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 【查看全文】

2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人和人之间的精力差别,有时候可以大到离谱。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新研究表明,精力差别的原因 【查看全文】

3 夜航灯阅读答案-袁省梅

夜航灯 袁省梅 ①在晚上的寒风中,路边的店门都关上了,我在空荡荡的街上慢慢走着,尽量的,挨着街灯走。在我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好像是没有比这些日子更喜欢灯光了。走到一个卖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

材料一 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它的发热量是汽油的2.8倍。作为新能源,氢不仅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优质燃料,而且也是未 【查看全文】

5 材料一: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

材料一: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已知病原细 【查看全文】

6 多余一句话阅读答案

多余一句话 佚名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