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

发布时间: 2022-09-27
材料一:
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
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把它放到王维和裴迪所唱和的辋川绝句里去是可以乱真的。这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二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假使刻舟求剑似地画出一个人穿了一件湿衣服,即使不难看,也不能把这种意味和感觉像这两句诗那样完全传达出来。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味和感觉,却不能直接画出来。这位补诗的人也正是从王维这幅画里体会到这种意味和感觉,所以用“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两句诗来补足它。这幅画上可能并不曾画有人物,那会更好的暗示这感觉和意味。而另一位诗人可能体会不同而写出别的诗句来。画和诗毕竟是两回事。诗中可以有画,像头两句里所写的,但诗不全是画。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恰正是“诗中之诗”,正是构成这首诗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
然而那幅画里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又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画,更不是大诗画家王维的画了。这“诗”和“画”的微妙的辩证关系不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吗?
宋朝文人晁以道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也是论诗画的离合异同。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至于太抽象。
但是王安石《明妃曲》诗云:“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他是个喜欢做翻案文章的人,然而他的话是有道理的。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东施以活人来效颦西施尚且失败,何况是画家调脂弄粉。那画不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代诗人随手拈来的这两句诗,却使孔子以前的中国美人如同在我们眼面前。达·芬奇用了四年工夫画出蒙娜丽莎的美目巧笑,在该画初完成时,当也能给予我们同样新鲜生动的感受。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象里追寻旧影了。我曾经坐在原画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口里念着我们古人的诗句,觉得诗启发了画中意态,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诗画交辉,意境丰满,各不相下,各有千秋。
达·芬奇在这画像里突破了画和诗的界限,使画成了诗。谜样的微笑,勾引起后来无数诗人心魂震荡,感觉这双妙目巧笑,深远如海,味之不尽,天才真是无所不可。但是画和诗的分界仍是不能泯灭的,也是不应该泯灭的,各有各的特殊表现力和表现领域。探索这微妙的分界,正是近代美学开创时为自己提出了的任务。
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诗画各有表现的可能性范围,一般地说来,这是正确的。画里本可以有诗(苏东坡语),但是若把画里每一根线条,每一块色彩,每一条光,每一个形都饱吸着浓情蜜意,它就成为画家的抒情作品,像伦勃朗的油画,中国元人的山水。但画和诗仍是有区别的。
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诗不压倒画,画也不压倒诗,而是相互交流交浸),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艺术意境”。
(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
材料二:
历代对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批评大多集中于诗是否“可画”。随着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引入,特别是钱锺书先生《读〈拉奥孔〉》一文指出了诗歌和绘画两种艺术门类有着不同特征,即诗歌是描写历时性、作用于想象的语言艺术,绘画是描写共时性、作用于视觉的造型艺术,这种差别决定了两者在融通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差异。诗画异质的理论却容易发展为诗画地位不同论,仅以“可画”作为拉低诗歌艺术水准的论据,而忽视了“诗中有画”一语中“有画”带来的诗外之美。“画”在这里更多是代表一种画意,是诗歌利用语言艺术构造的想象境界。这实际上用绘画技术层面的“诗不可画”消解了诗学审美层面的“诗中有画”。这种消解与学界长期以来利用绘画的技法分析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征有关,即画技遮蔽了画意。以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技法来分析王维诗歌艺术的文章层出不穷。大量基于王维诗歌中绘画技法的分析文章造成了对“诗中有画”的认识只停留在“技”的层面,而忽略了更高层次上的“意”。而这种充斥着“技”层面分析的局面却诱导反驳者以技论技,走向“诗不可画”这一误区。因此正是画技对画意的遮蔽造成了技术层面的“诗不可画”对美学层面的“诗中有画”的遮蔽。实际上产生这两个遮蔽的原因正在于对“诗中有画”中“画”的不同理解。除了解读为画意和画技之外,尚可解读为画风。
(节选自史双元《“诗中有画”的再认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诗画艺术的精确评价,也指出诗与画存在某种微妙的关系。
B. 引用王安石的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意思是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说明诗与画是有分界的。
C. 例举达·芬奇用了四年工夫画出蒙娜丽莎的美目巧笑,是在说明画中有诗,勾引起后来无数诗人心魂震荡。
D. 钱锺书先生指出诗歌和绘画两种艺术门类有着不同特征,这种诗画异质的理论与宗白华先生的观点不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北宋文学家、画家张舜民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见解是一致的。
B. 画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可以供给知识,但不是艺术。
C. 诗不能徒求词采之美,而要写出画的意境和神味来;同样,画不能徒求形似,而要表现出诗的意蕴。
D. 诗和画有各自的局限性,各自的特殊的表现规律,诗画各有表现的可能性范围,这种说法大抵是正确的。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宗白华“诗中之诗”观点的一项是(   )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C. 青山万井外,落日五陵西。
D.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诗经》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荷马说“尼惹斯是美的,阿奚里更美,海伦具有神仙似的美”,诗人使得中外的两个美人如在我们眼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1. D 信息杂糅,张冠李戴。(1)诗歌和绘画两种艺术门类有着不同特征,不是钱锺书先生的的观点是莱辛的观点;(2)宗白华先生的观点是说明画和诗仍是有区别的,这和钱锺书先生《读〈拉奥孔〉》一文的观点是一致的。
2. A “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见解是一致的”错误,张舜民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把诗与画等同起来,抹去了诗与画的差 别。此说法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同。
3. B “诗中之诗”,指诗中不能直接画出来的诗句,是构成这首诗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是只能借助语言品味的部分。B.同是写落日黄昏,谢灵运“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收敛”的过程,是画不出的。能支持宗白华“诗中之诗”观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青山万井外,落日五陵西”,“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里不是描写日落的过程,而是重在表现“落日圆”、“落日位置”“孤烟直”的画面,力求通过时间上的一点,描绘出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形状,而且又相同于高超的图画,使人们通过这静止的画面、凝固的刹那,体会到时空的永恒和广漠。
4. (1)首先从“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引出“诗”和“画” 的微妙的辩证关系。(2)接着指出探索“诗”和“画”的微妙的分界,正是近代美学开创时为自己提出了的任务。(3)最后得出“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艺术意境”。 
5. (1)诗人将美的各要素,比如巧笑、美目相继指说出来,不陷落到对这些美的具体啰嗦的描述,美人可能就活灵活现地显现眼前。(2)画家可以对身体的美进行详细描绘,要用色彩进行详细地描绘,但神韵可能难以呈现。



相关阅读
1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张海迪

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 【查看全文】

2 中国天眼 阅读答案

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 【查看全文】

3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 )的文物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 【查看全文】

4 《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张田勘

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 【查看全文】

5 作文与运思阅读答案-朱光潜

作文与运思 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

材料一: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