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旅行能让游客浏览各种美丽的风景,那么读书就能让我们遇见各种有趣的灵魂, 探寻更

发布时间: 2022-10-04
如果说旅行能让游客浏览各种美丽的风景,那么读书就能让我们遇见各种有趣的灵魂,探寻更深更远的存在。读一本好书,不亚于跟智者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对话,有人滔滔不绝地说,有人聚精会神地听。在历史传记的跌宕起伏里,感受斗转星移的变与不变;在诗歌文学的悲欢离合间,体味百态人生的是与不是。透过薄薄的纸张、激扬的文字,()。
从更长远来看,读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连通过去、观照现在,还在于能够发现和创造未来。在一个知识更新和认知迭代交织、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叠加的时代,每时每刻都需要学习,每个人都面临着“重新发现自己”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正是刷新自己、发展自己的成长方式。持续追求、不断探索,我们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拥抱更多可能性。
2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A.阅读使我们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与先贤畅谈、和自我对话,构筑起一个日渐丰满的精神世界。
B.我们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与先贤畅谈、和自我对话,阅读构筑起了一个日渐丰满的精神世界。
C.我们思接千载、心游万仞,通过阅读与先贤畅谈、和自我对话,构筑起一个日渐丰满的精神世界。
D.阅读使我们思接千载、心游万仞,构筑起一个日渐丰满的精神世界,与先贤畅谈、和自我对话。
3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一个知识更新和认知迭代交织的时代,在一个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叠加的是时代。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一致,为什么说原文中的句子表达效果更好(3分)



28.D【解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本好书”比作“智者”,把“读书”的行为比喻成“对话”。A.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丝竹”代指音乐,以“案牍”代指公务。B.夸张C.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帆”代指船。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对故国的眷恋与愁思,比喻成滔滔东流的春水。
29.C【解析】根据语境,括号前侧重的是读一本好书的感受与体会,“透过薄薄的纸张、激扬的文字”的主语应该是“我们”,而不是“阅读”,排除A、D两项。“构筑起了一个日渐丰满的精神世界”的主语应该是“我们”,排除B项。
30.【答案】①原文用两个定语修饰“时代”,集中体现了时代的特点,更能集中体现出时代的特征一一知识更新和迭代交织、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叠加,而这个时代特征正是下文的论述基础。②改句两个“时代”,语意重复,且会造成是不同时代的误解,原句更简洁,更准确。③原句语言更严谨、庄重、理性,与整个文段的语言风格更契合。



相关阅读
1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张海迪

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 【查看全文】

2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 )的文物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

材料一: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 【查看全文】

4 《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张田勘

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 【查看全文】

5 中国天眼 阅读答案

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 【查看全文】

6 作文与运思阅读答案-朱光潜

作文与运思 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