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同时,也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人们头顶的蓝天更多了,身边的大地更绿了,河湖水体更清了,良好生态环境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要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性,深刻把握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的道理。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发展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用好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红绿灯,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要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要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摘编自《把生态保护好 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人民日报》2020年8月22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的今昔巨变证明了: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B.让绿水青山充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C.唯有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方能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D.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必须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得益彰的路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即以薛家洼生态园的例子切入,鲜明地提出了全文的观点,开宗明义。
B.文章整体上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使文章论证充分有力、结构完整圆合。
C.文章通过类比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述了生态环境建设对民生福祉的重要性。
D.文章的分析逻辑严密,既从方针政策方面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更看到了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相辅相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建成。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揭示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性,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
C.越是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时刻,越是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越是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D.坚持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定能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答
1.A (“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解不正确。据原文第1段可知“良好生态环境”才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故选A。)
2.C (文章没有采用类比论证。故选C。)
3.A (“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建成”说法不正确。据原文第2段可知“已经”一词太过绝对。故选A。)
相关阅读
1 作文与运思阅读答案-朱光潜
作文与运思 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材料一: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 【查看全文】
3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张海迪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 【查看全文】
4 《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张田勘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 【查看全文】
5 中国天眼 阅读答案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 【查看全文】
6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 )的文物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