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云朵阅读答案-刘江滨

发布时间: 2022-10-29
地上的云朵 
刘江滨
冬季来了,天冷了,自然会想到温暖的棉衣,也就想起了棉花。
棉花在我的老家冀南平原,是再平常不过的农作物。民谚云,三亩田(粮),一亩棉,多有种植。至今,一提起棉花就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秋收时节,棉花       开笑脸,溢出朵朵棉絮,远远一望,地里白茫茫一片,像下了一场大雪,又像地上漫起了云朵。
棉花看似平常,其实很奇特。棉花的花朵叫棉花,棉花的果实也叫棉花,花与果实同一名字,这在植物中恐怕独一无二。棉之花通常有乳白色和淡红色,蔫蔫的,藏在枝杈间,仿若一个羞答答的村姑,既无炫丽的容颜,又无招摇的仪态,因此常常被人忽视。以至于人们一说棉花,脑子里映现出的是棉絮,果实太强势,取代了真正花朵的名分。棉花的另一个奇特之处,它是世界上唯一由种子生产纤维的植物,换句话说,大地上植物的果实大都是用来吃的,无论是庄稼、蔬菜还是瓜果,皆如此,而棉花不能吃,是用来穿的、用的。人的主要生存要素无非吃和穿,“吃靠田,穿靠棉”,食要果腹,衣要蔽体。棉花不仅御寒,还给人以基本的体面。
我小时候是在农村度过的,对棉花留下极深刻的记忆。那时还是生产队,棉田的地块足够阔大。每到夏天,棉花棵子长势茂盛,绿蓬蓬舒展着身板,长得茁壮的齐腰深,羸细的也能到大腿根处。此时,花开得欢实,却几乎不被人理会欣赏,开得委屈。在那个年代,农人还没有赏花的闲情逸致,其实除葵花、油菜花外,与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庄稼的花相比,棉花还是颇有几分姿色。在乡间,人们称棉花为“花”,花地、花柴、摘花、拾花、纺花等,当人们只说“花”的时候,那一定是指棉花,棉花冠绝所有的花而独享尊宠。我时常光顾棉花地,自然不是赏花而是割草,因为棉花低矮,可以随时站起身来透气,不像高大稠密的玉米地那般闷热。
棉花谢了,枝丫挂满了绿色的小铃铛,叫作棉铃。棉铃长大了,膨胀了,像饱满的桃子,又叫棉桃。虽然叫桃,只是形状仿佛,不能吃。棉桃      开了嘴,一瓣一瓣        出的不是果肉,而是白色的棉絮。一朵,两朵,千万朵,好像天上的白云从空中落在地上。这是不能融化的雪花,是农人真正期盼欢喜的花朵。于是,摘花成了秋野盛大的节日。大姑娘小媳妇间或有几个老年男子云集棉田,一个个腰间系着包袱,从棉桃里把棉絮扯出来放进包袱,颇像南方的采茶,手快的女人可以两手同时采摘。大家边干活边扯着闲话,这边胖婶对二妮说,这下好了,有了新花了,絮几床暄暄腾腾的新被褥,年根把事儿过了吧。二妮脸上飞起了红云,说,我才不嫁人呢。那边白嫂对黑嫂说,俺家二羔的棉袄破得都露出老套子了,跟狗啃似的,就等着这花下来呢。黑嫂说,谁说不是哩,新花有了,纺了线织了布,给孩子他爹做件新汗褂。白嫂嘻嘻笑着说,你可真疼你家男人哦。黑嫂呸了一口说,去你的呱哒哒。棉田里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惊得麻雀扑棱棱一阵乱飞。很快棉絮塞满了腰间的包袱,每个人都鼓着大肚子,像怀了身孕,彼此一望,又是一阵大笑。
秋收过后,农人还有一个拾秋的习惯,在田地里再扫荡搜索一遍,将抛撒的豆粒、隐藏的山药、洋姜等捡拾刨掘一番,拾花也在其列。摘花的时候难免摘不干净,会在棉桃的硬壳间残留一些棉絮,细细搜寻也会有不小的收获。这和麦收过后捡麦穗一样,这些活儿通常是由妇女和小孩干。正如清代乾隆年间《御题棉花图》所载:“霜后叶干,采摘所不及者,黏枝坠垄,是为剩棉。至十月朔,则任人拾取无禁。”也即拾的花可以拿回家,不用交公了。
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是过年时穿上新棉袄棉裤,漂漂亮亮,暖暖和和。那时对农事懵懵懂懂,不太清楚摘花之后还有轧籽、弹花、纺纱、织布、练染等多重工序。只记得夜晚伴着昏暗的灯光,母亲和姐姐在屋地盘腿而坐,把着纺车吱扭吱扭纺线,一手摇车,一手抻线,身子一俯一仰,手臂一送一张,仿佛节奏优美的舞蹈。是的,劳动是一种最美的舞蹈。遥想当年,当延安成千上万个纺车嗡嗡嗡响成一片的时候,和着黄河的涛声,奏响了最强劲的时代之音。
如今已经几十年不穿棉衣了,但那种温暖成为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深深烙在生命中。而一想起棉花,就好像眼前一片片洁白的云朵在大地上氤氲,驻留,气象万千,瑰丽无比。
(选自《天津日报》,有删改)
5、在文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合适的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漾 裂 绽    B.绽 裂 漾   C.漾 绽 裂    D.裂 漾 绽
6、文章主要描绘了棉花的哪些内容?请结合文章,补充下面横线上的内容。(4分)
棉花棵子的长势→棉花开花→         →棉花挂桃→         →    →   
7、按照要求赏析下列的句子。(6分)
①白嫂嘻嘻笑着说,你可真疼你家男人哦。黑嫂呸了一口说,去你的呱哒哒。(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②当延安成千上万个纺车嗡嗡嗡响成一片的时候,和着黄河的涛声,奏响了最强劲的时代之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加色画线句子“花开得欢实,却几乎不被人理会欣赏,开得委屈”中“开得委屈”四字含义的理解。(3分)
9、结合文章,请你分析选文以“地上的云朵”为标题有何作用。(4分)




5、B
6、棉花谢了;采摘棉絮;秋后拾花;纺织棉衣
7、①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白嫂、黑嫂棉地里一边劳动,一边欢声笑语的情景。②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延安的生产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延安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8、这里指棉花虽然开得欢实,但是农人没有赏花的闲情逸致。
9、①点明文章主要线索;②交代文章主要内容;③运用比喻修辞,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相关阅读
1 《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张田勘

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

材料一: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 【查看全文】

3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 )的文物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 【查看全文】

4 作文与运思阅读答案-朱光潜

作文与运思 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 【查看全文】

5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张海迪

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 【查看全文】

6 中国天眼 阅读答案

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