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国、王秀丽的报告文学《张桂梅》是一部奋斗者的信仰之书,作品内容丰富,① 流露出崇

发布时间: 2023-01-12
李延国、王秀丽的报告文学《张桂梅》是一部奋斗者的信仰之书,作品内容丰富,① 流露出崇高的师德大爱。读者能从作品中领悟到,这个因忘我而大半辈子匆忙得近乎踉跄的人,是因为灵魂里有“真金白银”,有闪光的信仰和目标,才得以成就伟大的事业。她舍弃现实世界浮躁、实惠的诱惑,把认准的事情做到底。她带着满身的病痛为山区女孩教育成长 ② ,为贫困儿童健康成长鞠躬尽瘁,是一个有坚定信仰的楷模。
书中谈到,张桂梅在工作中发现:教育落差、资源有限扩大了教育不公,而消除这种不公的利器就是公平普惠的教育。她把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指导教师不断矫正个人好恶,秉持公平公正之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她决心知识改变山村孩子的命运,隔离贫困代际传递,让更多大山深处的孩子沐浴在文化教育恩泽之中。她是一棵树,扎根在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园里,用自己的浓荫为孩子们遮风挡雨,用文明、感恩、自强的乳汁哺育下一代,通过改变农村女孩去改变山村,泽被后代。张桂梅的故事是当代中国故事的一部分,而作者围绕张桂梅的信仰大爱与生命尊严来书写呈现,将她燃烧自己为山区贫困女孩点亮人生之路的故事③ ,为读者奉献了一部弘扬崇高、传递大爱、感人至深的优秀作品。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 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加点字词“真金白银”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在扑灭山火的现场背上背篓,向火而行的“摩托骑士”成了最美志愿者。
B.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是屈原吟唱出的动人诗句。
C. 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之间的“厚障壁”实在是太难了。
D. 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答案】
17. ①字里行间 ②呕心沥血 ③娓娓道来
18. 她决心以知识改变山村孩子的命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大山深处更多的孩子沐浴在文化教育恩泽之中。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语境形容形容书中流露出的情感,故可填“字里行间”。字里行间:指文章的字句中间所表达、流露或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第二处,语境形容“她”“为山区女孩教育成长”费尽心血,与后面“鞠躬尽瘁”照应,故可填“呕心沥血”。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和精力。
第三处,语境形容作者生动地谈论张桂梅的故事,故可填“娓娓道来”。娓娓道来:连续不断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句子共有三处语病:
①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应在“知识”前加“以”或“用”;
②搭配不当,“隔离……传递”搭配不当,应将“隔离”改为“阻断”;
③语序不当,多层定语顺序不当,应将“更多”放到“大山深处”之后。
故修改后句子为:她决心以知识改变山村孩子的命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大山深处更多的孩子沐浴在文化教育恩泽之中。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加点字词引号表特殊含义。
A.表特定称谓。
B.表引用。
C.表特殊含义
D.表强调突出。
故选C。



相关阅读
1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 )的文物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 【查看全文】

2 作文与运思阅读答案-朱光潜

作文与运思 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 【查看全文】

3 《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张田勘

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

材料一: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 【查看全文】

5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张海迪

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 【查看全文】

6 中国天眼 阅读答案

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