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学术上,它被称为“数字囤积症”,指的是“数字文件的积累致使个体降低目标检索能力,最终导致个体的压力和混乱的症状”。相较于日常生活的“囤积癖”,电子囤物似乎更为“无害”——毕竟电子囤物不影响他人,也不会压缩生活空间,在信息的汪洋里,“电子水滴”永远不嫌多。
为什么人们会忍不住“电子囤物”?有人说,舍不得删除的电子物件,有时候承载着内心的依恋情感。相册里和爸妈报备回家的微信截图、出地铁站撞见的粉紫色晚霞、甚至同一角度的N张自拍……“虽然多是些无聊的照片,但回看时会觉得自己好像一个时间大盗,在按下拍摄键的瞬间,窃取了世界的一块碎片,留住了旧时光。”② ,电子囤物也是一种为获得安全感的 “工具性存储”。“不敢删,删了就怕到时候会用到。”很多人如此形容自己“电子囤物”的原因。
有时,占有资料的满足感和缺乏知识的恐慌感只有一步之遥,只做知识的搬运工,容易被“吃灰收藏夹”带来的无力感淹没,从而为“数字”所掌控。因此,我们要注意过度囤积背后潜藏的问题, ③ 。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请分析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4分)
答
20.①什么是“电子囤物症” ②除了“情感性存储” ③不要成为数字的奴隶 (6分。每空2分)
21.①突出相似性、相关性:人们大量囤积数字资源存满硬盘像仓鼠极力储存食物;囤积的电子资料像被束之高阁的书本一样,使用机会很少。②突出生活化、通俗化:仓鼠、吃灰皆为日常生活用语,将抽象的数字囤积问题表达得通俗易懂。(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阅读
1 作文与运思阅读答案-朱光潜
作文与运思 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 【查看全文】
2 中国天眼 阅读答案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 【查看全文】
3 《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张田勘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 【查看全文】
4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 )的文物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 【查看全文】
5 材料一: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材料一: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 【查看全文】
6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张海迪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