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审美上讲,古人世界要比今人富饶得多,朴素而优雅得多。地球在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

发布时间: 2023-03-14
从自然审美上讲,古人世界要比今人富饶得多,朴素而优雅得多。地球在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至少有5亿种以上生物栖居过,如今大多已经灭绝。在地质时代,物种的自然消亡极缓-鸟类平均300年一种、兽类平均8000年一种。如今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说:上世纪末,每分钟至少一种植物灭绝,每天至少一种动物灭绝。这是高于自然节奏上千倍的“屠杀速率”!
多少珍贵的动植物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生态活页从我们的视野中被硬硬撕掉 多少诗词风光如“广陵散”般成了遥远的绝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河水清且涟漪”······每每抚摸这些《诗经》里的句子,除了对美的隐隐动容,我内心总有一股颤栗的冰凉。因为这份荡人心魄的上古风情,已无法再走出纸张-永远!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许多的诗词风光如“广陵散'般成了遥远的绝唱,大量珍贵的动植物永远地成为了标本,无数的生态活页走出了我们的视野。”改句与原文句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



18.两处错误:①“在·····以来”,改为“自从···以来”②“至少”和“以上”重复,删掉一个。改句示例:地球自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至少有5亿种生物栖居过,如今大多已经灭绝。(不得改变句意,每改对一处2分)
19.①原句三个分句都用“多少”开头形成排比句,强调了动植物消亡和自然环境被破坏的状况,更有感染力。②原句为三个问句,语气强烈,能够引发读者思考。③原句用词更富有表现力,如“沦为”“硬硬撕掉”等都表现出对美好自然消亡的痛心。④原句语序恰当,“动植物”句衔接上文,“诗词风光”句衔接下文。
(答到1点2分,2点4分,任答3点5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相关阅读
1 材料一: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

材料一: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 【查看全文】

2 《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张田勘

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 【查看全文】

3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 )的文物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 【查看全文】

4 中国天眼 阅读答案

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 【查看全文】

5 作文与运思阅读答案-朱光潜

作文与运思 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 【查看全文】

6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张海迪

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