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四川的产业兴旺,催生了文化昌明、人才辈出的局面。本次特展将背景介绍贯穿始终,通过一件件文物向观众揭示出苏轼成长的时代风貌,能够走近他丰盈的精神世界。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B.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C.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D.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
17. 示例:①泰然处之 ②油然而生 ③不言自明 ④琳琅满目
18. A
19. 示例:本次特展将背景介绍贯穿始终,通过一件件文物向观众呈现出苏轼成长的时代风貌,使人们能够走近他丰盈的精神世界。
【解析】
【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能力。
①语境形容苏轼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生活态度,可用“泰然处之”。泰然处之:形容对事毫不在意,沉着镇定,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比喻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和平常一样,不慌不忙。
②语境形容观众重读苏轼词时情感自然产生,可用“油然而生”。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③语境形容苏轼影响之深远不用言说,可用“不言自明”。不言自明: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④语境形容形容展品丰富,可用“琳琅满目”。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
【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A.“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引出下文“接连被贬”与“进入创作高峰”等语;
B项是杜甫诗句;
CD两项表现苏轼的洒脱和壮志豪情,与上下文内容衔接不紧密。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
搭配不当,“揭示出……时代风貌”动宾不搭配,改为“呈现出……时代风貌”;
成分残缺,前面主语是“特展”,“能够走近他丰盈的精神世界”应改为“使人们能够走近他丰盈的精神世界”。
相关阅读
1 中国天眼 阅读答案
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 【查看全文】
2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 )的文物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材料一: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 【查看全文】
4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张海迪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 【查看全文】
5 作文与运思阅读答案-朱光潜作文与运思 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 【查看全文】
6 《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张田勘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