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表在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云南大学研究人员在20年的

发布时间: 2023-04-20
最近发表在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云南大学研究人员在20年的时间里研发出多年生水稻品种,这种新型水稻不仅展示了产量潜力,而且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土壤质量。
研究人员将一种经过培育的亚洲一年生水稻品种与一种野生的非洲多年生水稻品种杂交,创造出一种新的杂交水稻品种,他们称之为“多年生稻23”。
在头四年中,多年生水稻的产量略高于一年生水稻,每季每公顷平均产量为6.8吨,而一年生水稻品种每季每公顷平均产量为6.7吨。两种水稻虽然在第一季的种植成本相差无几,但多年生水稻在几年内都不需要种植,这意味着使农民在接下来的每一季都可以节俭不少成本。
总体而言,多年生水稻可以使劳动力成本降低60%,并使每个再生长周期的投入成本减半。
18. 报道中多处运用数字,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这则报道在香港《南华早报》网站上的题目是《为什么中国小农户蜂拥种植这一新品种水稻》,《参考消息》转载时的题目是《多年生水稻受中国众多农户热捧》,请比较这两个题目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
【答案】
18. 精准的小数、百分数以及“减半”一词的使用增加了报道的真实性和严谨性。两种水稻产量、成本等数字的比较更准确地说明多年生水稻的优势。
19. 虽然两种水稻在第一季的种植成本相差无几,但多年生水稻在几年内都不需要种植(播种、种植和耕作),这意味着农民在接下来的每一季都可以节省不少成本。
20. 这两个标题都突出了中国、农户、水稻这三个关键词,信息聚焦;运用“蜂拥”“热捧”等词共同表现这种水稻受欢迎的情况。港媒采用了疑问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关注和思考;《参考消息》采用陈述句,语气肯定,并突出水稻“多年生”的特点。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使用数字作用的能力。
“平均产量为6.8吨”“平均产量为6.7地”“成本降低60%”“成本减半”,精准的小数、百分数以及“减半”一词的使用增加了报道的真实性和严谨性,使表意更精准明确。
相关数字都是关于多年生水稻和一年生水稻的比较,两种水稻产量、成本等数字的比较更准确地说明多年生水稻的优势。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
第一处是“虽然”的语序不当,前后主语不一致,“虽然”应放在句首;
第二处是“使”导致结构混乱,去掉;
第三处是“节俭”和“成本”搭配不当,改为“节省”。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这两个标题都有中国、农户、水稻这三个关键词,信息很集中;
运用“蜂拥”“热捧”等词,表明众多中国农户都青睐多年生水稻,这种水稻非常受欢迎。
“为什么……”,港媒的标题采用了疑问句,设置悬念,引人思考,导向性明显;
《参考消息》的“多年生水稻受中国众多农户热捧”采用陈述句,陈述事实,语气肯定;以“多年生水稻”为主语,突出水稻“多年生”的特点。



相关阅读
1 中国天眼 阅读答案

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 【查看全文】

2 作文与运思阅读答案-朱光潜

作文与运思 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 【查看全文】

3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张海迪

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 【查看全文】

4 《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张田勘

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 【查看全文】

5 材料一: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

材料一: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 【查看全文】

6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 )的文物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