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旧有的“独尊儒术”叙说模式中,老子的地位及影响力被极大地淡化,人们理解的

发布时间: 2023-06-03
材料一:
在旧有的“独尊儒术”叙说模式中,老子的地位及影响力被极大地淡化,人们理解的“孔老”多是指“孔主老辅”。孔子历史地位的崇高自然源于他思想本身的伟大,但孔子、老子间尊卑地位的形成却是历朝掌握话语权的群体不断塑造和强化的结果。我们必须要看到,这个群体就绝对人数而言其实只是少数,因为他们的主要代表是正史记载的知名人物,而在此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民众群体,其生活习俗与精神世界常作为边缘的俗文化而被后人忽略。而且所谓知名人物流传于史书的言论多是根据“经”与“常道”的标准编织出的规范图案,他们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的丰富内容并未展示出来。而“新子学”一直强调跳出经学思维与独尊心态,所以在老子问题上,我们希望用一个更多元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文化,由此客观展示出老子的地位及影响。具体而言,“新子学”要做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新子学”要重审诸子学发展史中的孔老排序问题。现在在编辑《子藏》《诸子学刊》、撰写《中国诸子学通史》等的体例问题上,我们计划把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放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前边,就是为了把对《汉书·艺文志》造成的历史影响减至最小,从而将老子在诸子学发展历程中的开端地位给凸显出来,以客观的子学发展脉络来厘定家派次序、确立子学著作的编排体例。
另一方面,“新子学”要重审中华文化史中“孔老”的影响力。“新子学”要借助《中国诸子学通史》撰写的契机重现老子在历史上的影响力,说明孔、老在中华文化中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将孔、老的内涵由“孔主老辅”变为“孔老齐等”。“新子学”希望以“孔老”双核心来描绘中国文化的格局,不仅坚持中国文化稳定、独特的元素,同时也发掘它变通、开放的特质,使之在与世界各国文化互动的过程中更加从容自如。
内在结构决定了外在形态,对老子的重新定位会给诸子学内在结构带来变革,其外在形态自然也会焕然更新,“新子学”将努力推动此进程,并在此基础上投入中华文化重构的征程中去。
(摘编自方勇《六论“新子学”》)
材料二:
方勇先生呼吁改变《汉书·艺文志》以来的思想格局,重现老子在诸子学发展历程中的开端地位。在笔者看来,这一提议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也不能绝对化。汉以后,“孔先老后”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在先秦时期,孔子和老子也各有擅长,难分伯仲,“孔老”和“老孔”是可以并存的。
如何客观评价老子与孔子对于今人而言的价值和意义,是一件极为重大的事情。早在二十世纪初期,已经有人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把老子放在孔子之前,依据的是孔子曾拜见老子的记载,他推测老子大孔子二十岁左右。胡适初版此书是1919年,那时孔子及其儒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仍然如日中天。胡适以老先孔后排序,对于打破经学至上儒家独尊的局面、将孔子拉下神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后来冯友兰等人重写哲学史又回到了孔前老后的格局,他们倒不是不具备平等的眼光,而是受古史辨派的影响,认为老子是战国时期神化出来的人物。古史辨派科学、理性的学术态度固然值得尊重,但历史的复杂性往往超出人的智力可以把握的程度。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出土的大量文献,证实了不少被古史辨派证伪的古书不伪或并非全伪。《老子》也是这样,郭店楚简《老子》的问世,证明了在战国中期有《老子》古本流行。说老子及其道家在先秦时期影响深远,地位绝对不亚于孔子,是没有问题的。
反观孔子及其儒家,虽然孔子死后,无论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都出现了数量惊人的“子曰”“夫子曰”“孔子曰”“仲尼曰”,但其中应该很多是假托圣人之名。一般认为,比较可靠的孔子资料是《论语》,目前出土文献中出现的多部古《论语》都出现于汉代,而在先秦出土的文献中虽然发现了大量与《论语》相关的文献,但尚未见到一本先秦时代的《论语》,类似郭店楚简《老子》,可以与后世文本高度重合。当然,不出现不等于没有。从先秦出土文献的比例来看,儒家文献远远多于道家文献,孔子之言远远多于老子之言,这证明儒家在先秦影响之大。但是仅从文献的数量来判断影响的强弱是有问题的,有些地位极高极重要的文献,未必大量出现于民间,例如《孙子兵法》等兵书、《鬼谷子》等阴谋家书,是极少数高层或特殊阶层才需要掌握的学识。《老子》也是这样,作为“君人南面之术”,应该不会广泛流行于民间,现在出现的四个古本,还有战国中期的,可见其影响之强烈和广泛了。
总之,先秦时期的老子与孔子、道家与儒家,地位应该是不相上下的,从民间流行的程度看,可能孔子及其儒家更多一些。从受执政者欢迎和重视的程度看,可能老子及其道家更多一些。
(摘编自曹峰《“孔老”还是“老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
2.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汉书·艺文志》对老子的定位不合理,对子学发展脉络认识不够客观。
B.“新子学”以“孔老”双核心来描绘中国文化的格局,忽略了孔子的文化地位。
C.材料二认为“孔先老后”的观点不容置疑,孔子的学说在民间的影响颇为广泛。
D.老子的道家学说并未受到历代执政者欢迎和重视,应与其不利于封建统治有关。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老子的思想体系催生了诸子学说多姿多彩的思想风貌,也孕育了后世类型各异的文化形态。
B.老子《道德经》是最早的“私家著述”,相比“述而不作”的孔子,更能标志子学的开端。
C.老子为学派间的融通开辟了空间,为思想的多样性提供了依据,给子学铺展了宏大的格局。
D.唐代君主为显示自己身份而与老子攀宗,老子受到进一步尊崇,老子思想在当时得以流行。
4.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有其复杂性,应如何看待?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题(议论的问题或对象)及观点有怎样的不同?请简要作答。(4分)


【参考答案】A
【解析】B项,“孔子思想的伟大”使得“历朝掌握话语权的群体不断塑造和强化”强加关系;C项,“打破经学至上儒家独尊的局面,将孔子拉下神坛”是“把老子放在孔子之前”的结果而不是目的;D项,“先秦出土文献中的《论语》与后代文本相合”错,原文说“尚未见到”先秦出土文献中的《论语》与后代文本相合,并且这也不能说明《论语》伪作较多。
2.【参考答案】A
【解析】B项,“忽略了孔子的文化地位”错,由材料一可知,“新子学”是将孔、老的内涵由“孔主老辅”变为“孔老齐等”,并未忽略孔子的文化地位;C项,“认为·孔先老后'的观点不容置疑”错,原文说“汉以后,孔先老后'是不争的事实”“先秦时期的老子与孔子、道家与儒家,地位应该是不相上下的”;D项,“老子的道家学说并未受到历代执政者欢迎和重视”错,原文说“从受执政者欢迎和重视的程度看,可能老子及其道家更多一些”,且老子的道家学说“不利于封建统治”于文无据。
3.【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该题偏于内外信息的沟通。梳理材料一可知其观点∶“新子学”要从凸显老子的地位及辨析孔、老一体两面的关系两个方面做工作,即提倡提高老子的文化地位,将孔、老的内涵由“孔主老辅”变为“孔老齐等”。A、B、C三项是讲老子思想相对于其他学说包括儒家学说的文化贡献,突出了老子的文化地位;D项是老子思想受到尊崇的外部条件,不涉及老子学说相对于其他学说的文化贡献,故不适合作为支撑材料一观点的论据。
4.【参考答案】
①注意历史文献真伪的复杂性:不少被证伪的古书不伪或并非全伪,而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中,也有假托圣人之名之作。
②不能仅以文献的数量判断历史影响的强弱:有些地位极高极重要的文献,未必大量出现于民间,民间、执政者各有自己欢迎和重视的文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参考答案】
①材料一的论题是“新子学“”的工作任务,认为应凸显老子在诸子学发展历程中的开端地位、以孔老"双核心来描绘中国文化的格局。
②材料二的论题是如何客观评价老子与孔子的地位,认为先秦时期难分伯仲,汉代以后“孔先老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阅读
1 《日子》阅读答案与解析-陈忠实

日子 陈忠实 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镢头一把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 【查看全文】

2 《懒爷》阅读答案-刘建超

懒 爷 刘建超 懒爷出生在老街大户人家。 懒爷祖上经营药材生意,初始贩运药材,后来学做泡制,又引进种植,并有了自家的药材铺子。不仅在豫西老街,连豫东豫北都有懒爷家的店铺 【查看全文】

3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在约400公里高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携手开讲,在近一小时的 【查看全文】

4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尤其是武侠文学史上,金庸堪称一代宗师。他的小说的深远影响,推进了现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尤其是武侠文学史上,金庸堪称一代宗师。他的小说的深远影响,推进了现代中国文学述史秩序的调整和书写格局的重构。更重要的是,港台新武侠小说能够进入现代 【查看全文】

5 西瓜熟了阅读答案

西瓜熟了 孙全鹏 ①我家种的西瓜熟了,一个个滚圆滚圆的惹人喜爱。我爹一边抽着旱烟,一边不无感叹地说:今年总算是个丰收年哪。 ②那几天,我娘可忙坏了,天天没事就去地里数 【查看全文】

6 地球是我们生活其上的蔚蓝色星球。关于她,你了解多少?

地球是我们生活其上的蔚蓝色星球。关于她,你了解多少? 根据已有的研究,地球并非一颗实心球,而是具有圈层结构,最外层是薄薄的地壳,其下是很厚的地幔,还有一个相当大的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