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

发布时间: 2023-06-23
材料一:
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华玉温润玲珑,以优美的造型、瑰丽的色彩闻名于世。玉是尊贵、坚贞、美好的象征,自古以来在中国人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玉的本质坚利、质朴、温润,尤其温润(阴柔)是其主要特质。因此,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一致的。玉器代表、反映与象征的是中国文化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貌,并且具有广博、精深和含蓄的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将玉和做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至于比德于人,称“君子如玉”。孔子等人倡导的“君子比德于玉”等学说,在春秋战国的文献中常见的玉有“德”之论及“首德次符”“君子必佩玉”等言论,以及大量现代考古发现成组佩玉的情况,均完美地表达和说明了这些学说观,点。古人本来就看重佩饰的象征意义,而戴上玉组佩饰“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经常听到佩玉之声,则“非辟之心无之入也”,正显示出玉德的教化作用。古人这样做,一方面是制度与礼节的约束,也就是礼仪制度的规范要求;另一方面,则是自己内心的追求。
玉器是历史进程、社会生活、文化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物质文化品类,至今,中国人爱玉、崇玉、佩玉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十分突出,玉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究其原因,借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有油脂光泽,给人以柔中带刚之感,来代表国人内敛、含蓄、温柔、折中的民族性格和情怀。因此,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蔡玉琴《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
材料二:
刘勰《文心雕龙》历来被评为“体大思精”。对其与传统文化之关系问题,研究者历来多有关注。但是,从玉文化的角度进行考察者却是寥寥。在《文心雕龙》中多存在以美玉论说文章的现象。据统计,《文心雕龙》中和“玉”有关的词语有六十几处,所占篇幅约有三十五篇之多,超过总篇数的三分之二。于此我们论其如何以美玉论文德,以见其批评特色。
其一,刘勰常以美玉、圭璋为喻说明作者的“文德”。他以为有“德”者必有如美玉之“文”。刘勰亦曾多次用“圭璋”来比喻具有高贵品德的文人。如《风骨》中“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圭璋乃骋”,是说“文章之情辞朗丽而气体雅健者,则如持有圭璋美玉具备高贵品德的君子,乃可驰誉文坛也”(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刘勰以“圭璋”来对创作主体进行审美评价,同时也体现出对创作主体的审美期待。
其二,刘勰曾多次以“符采相济”表达文质兼美的“文德”理想。“符采”即玉的纹彩,这是《文心雕龙》评论的关键词之一。前辈学者将“符采”解释为“文质相副”虽有道理,但是刘勰“符采”似更偏重于“文质彬彬”之义。“文质相副”和“文质彬彬”都包含了文质相合的审美期待和体验,但“文质相副”似只就作品而言,而“文质彬彬”则更能体现刘勰对创作主体及文学作品的“兼善并美”的期许。
其三,刘勰还常以玉美喻作品“文德”及其生成问题。《论语·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本是侧重于君子人格修养的基本要求,但后世也有人将它阐释为孔子的文艺理论思想之一。刘勰即是较早将其上升至文学层面者。他认为“君子之文”需要“雕琢”,“雕琢”本是治玉之术语,在《文心雕龙》中多被用到。如《情采》篇讲文章写作时,云“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可见“文质彬彬”是刘勰“君子之文”(文德)的最高审美理想。
其四,刘勰还常用“雕玉”“雕削”来喻文德的修饰问题。《宗经》篇更是直言作文如雕玉,云“扬子比雕玉以作器,谓五经之含文也”。此处引扬雄《法言》所说“玉不雕,玙璠不作器;言不文,典谟不作经”。由此可见,承载“君子之德”的“君子之文”应该有必要雕琢,这样才能成为经典而流传千载。刘勰引扬雄之“雕玉作器”之语来说明五经之文采,正体现了“德才”兼备的圣贤情怀。刘勰认为好的文章就像精美的玉器,不但有质感而且还有美感。他认为,雕琢不是雕削。如《隐秀》云:“或有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美非秀矣。”这里的“雕削”有刻意修饰而使文章色彩过分绚丽的意思,而此,点是不符合刘勰“秀”美的观念的,他反对“为文造情”“淫丽而烦滥”。
总之,刘勰以玉论文既是传统玉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体现出传统玉文化对文章审美理论的影响,也是魏晋时期“以玉论文”思想的艺术表达。玉因为其温润的触感、美丽的光泽以及坚硬的质地等,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对玉的崇拜文化经历了从神灵到人格的发展过程,至刘勰被进一步运用到文学审美理论中。
(摘编自袁晓聪《〈文心雕龙)的以玉论文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一致,是由于玉的本质坚利、质朴、温润,特别是其具有温润的特性。
B.孔子首倡的“君子如玉”的学说,在春秋战国的文献及现代大量考古发现实物中得到完美印证。
C.虽然研究者多会关注刘勰《文心雕龙》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但很少有人从玉文化的角度来考量。
D.刘勰以美玉论“文德”,这包括作者与作品两个方面的内容,“文质彬彬”是其文德的最高审美理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国传统玉文化,不过两则材料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古人有佩玉的习俗,这是古代礼仪制度的需要,也是古人对美好品德追求的表现。
C.中国人普遍爱玉、崇玉、佩玉,所以玉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文心雕龙》以玉论文德是它的批评特色,体现了传统玉文化对文艺理论的影响。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君子如玉”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礼记·儒行》:“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B.张载《西铭》:“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C.《诗经·卫风·淇奥》:“有匪(通“斐”)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D.《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4.“玉在山而草木润,玉在河则河水清”,中国人对玉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理解。(4分)
5.研究玉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有哪些?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曲解文意。“孔子首倡的‘君子如玉’的学说”错误,原文只是说“中国古代将玉和做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至于比德于人,称‘君子如玉’。孔子等人倡导的‘君子比德于玉’等学说……以及大量现代考古发现成组佩玉的情况,均完美地表达和说明了这些学说观点”,这表明“君子如玉”并不是孔子首倡,且印证的是“孔子等人倡导的‘君子比德于玉’等学说”。
2.C【解析】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C项,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一可知,“玉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是“借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有油脂光泽,给人以柔中带刚之感,来代表国人内敛、含蓄、温柔、折中的民族性格和情怀”。
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诗经》里这句话,意思是“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这正符合材料一中“君子如玉”的观点。A项,以“金玉”为衬托,突出人应以“忠信”为宝贵的品格。B项,说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强调贫贱、忧愁等逆境都是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志气的条件,要正视人生的种种磨难与挫折,把它看作成功的试金石、助燃剂。D项,以“玉不琢,不成器”类比,强调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治国理政,都要以学习为先。
4.【答案】示例:①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②玉有审美价值,造型优美,色彩瑰丽;③玉有象征意义,象征美好、高洁、坚贞的精神品质;④玉文化底蕴丰富,玉器具有广博、精深、含蓄的文化特征;⑤玉可以代表国人内敛、含蓄、温柔、折中的民族性格和情怀。(4分。大意对即可。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4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范围主要在材料一的第一、二、四自然段。答题关键在于审清题意,也就是结合选文内容,谈谈玉文化的历史、内涵和现实价值。
5.【答案】示例:①以玉器为载体,引领国人爱玉、崇玉、佩玉,继承和发扬以“君子如玉”等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研究玉文化在文艺理论中的运用机制及其价值,扩大玉文化的应用范围,发掘玉文化的普适价值。(能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4分)



相关阅读
1 我的家乡阅读答案-汪曾祺

我的家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 【查看全文】

2 《赶车》阅读答案-比利时·章平

赶车 比利时章平 从比利时东部赶往西北部交界的卢森堡,大约四小时,我和阿根昨夜里都没睡,五点多就赶第一班巴士去火车站。 阿根来比利时刚三个月,他布鲁塞尔的表亲替他办的 【查看全文】

3 云南的古桥阅读答案

云南的古桥 ①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最早或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 ②云南山多河多,境内有大小河流800多条。千百年来,云南人发挥聪明才智,在大江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超前消费及体验经济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材料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超前消费及体验经济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产品的体验及使用效果成为人们的主要关注点,人们在享受产品带来的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精 【查看全文】

5 人体中的高能量分子分解时,会释放腺苷。腺苷与大脑中的神经受体结合

人体中的高能量分子分解时,会释放腺苷。腺苷与大脑中的神经受体结合,对大脑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当大脑中的腺苷浓度增高时,身体就会告诉你,很困,该休息了。而咖啡因具有 【查看全文】

6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比如煤炭等能源燃烧、工业生产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比如煤炭等能源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露天焚烧秸秆、燃放烟花爆竹等过程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