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是一部深沉厚重的文化典jí。走近她,你就能感知到中国北方近万年波澜壮阔的民族历

发布时间: 2023-07-07
①赤峰,是一部深沉厚重的文化典jí。走近她,你就能感知到中国北方近万年波澜壮阔的民族历史——这里是驰名中外的红山文化命名地,6000年前的“中华第一龙”就腾飞于这片绿土地;这里有北方草原保存最完整的清代蒙古素王府。200多年前满蒙贵族鲜为人知的生活起居,令你耳目一新……
②赤峰,是____________。走近她,你就能步入wèi蓝色蒙古高原神秘多姿的艺术殿——一支婉转悠扬的马头琴曲,带你走进活白的蒙古包,你的心灵就得到一次洗礼;一首缠绵深情的蒙古长调,陪你一起看草原,牵动你无限遐思;一杯醇香甘甜的马奶酒,让你感受牧民的质朴与真诚,你会情不自禁陶醉在主人的热情里……
③赤峰,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地质图册。走近她,你就能领略到自然变迁鬼斧神工的万千风貌——阿斯哈图石林,奇绝,突兀,怪异,走近她,你会对大自然的神来之笔赞叹不已;原生态的贡格尔大草原,恬静,壮阔,绮丽,走近她,让你神清气爽,痴迷流连;闻名遐迩的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驼铃声声,万鸟齐飞,走近她,你会真切感受到这片热土的神奇壮美……
1. 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典jí ②wèi蓝 ③鲜为人知 ④遐思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洁白”“甘甜”“怪异”“恬静”“壮阔”都是形容词。
B. “艺术殿堂”“包罗万象”“万鸟齐飞”都是主谓短语。
C.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 文中有三处破折号,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解释说明。
3. 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会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音的形式加以强调。如果强调赤峰的历史悠久,朗读下面语句时重音应该放在哪个词语上?( )
走近她,你就能感知到中国北方近万年波澜壮阔的民族历史。
A. 感知 B. 中国北方 C. 近万年 D. 波澜壮阔
4. 参照前后两个文段,联系本段内容。把画横线处的句子补充完整,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答案】
1. ①籍 ②蔚 ③xiǎn ④xiá
2. B
3. C
4. 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情画卷

【解析】
【1题详解】
本田考查字音、字形。
①典籍:拼音为diǎn jí,古代重要文献的总称;
②蔚蓝:拼音为wèi lán 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
③鲜为人知:拼音为xiǎn wéi rén zhī,很少有人知道;
④遐思:拼音为 xiá sī, 长远的思念或指超时空的遐想,奇思幻想。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B.有误,“艺术殿堂”为偏正短语;“包罗万象”为动宾短语;“万鸟齐飞”为主谓短语。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朗读知识。
根据题干“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会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音的形式加以强调”可知,朗读时要强调赤峰的历史悠久,重音应放在“近万年”。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根据第①段“赤峰,是一部深沉厚重的文化典籍”,第③段“赤峰,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地质图册”可知,横线处的句子结构应为:一+量词+四字形容词+四字名词;联系第②段后文“一支婉转悠扬的马头琴曲”“一首缠绵深情的蒙古长调”“一杯醇香甘甜的马奶酒”可知,本段主要描绘了一幅赤峰的风情画卷。结合以上分析,横线处可以填入: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情画卷。



相关阅读
1 《参差多态 生命之源》阅读答案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世界,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花瓣略尖,颜色红润,边开花边长叶的是桃花;花瓣接近圆形,先开花后长叶的是梅花;花瓣洁白如雪,花蕊略带粉红的是梨花;花 【查看全文】

2 西津渡,锅盖面阅读答案-张燕玲

西津渡,锅盖面 张燕玲 我知道自己凡俗,太迷恋人间烟火,家里常常鲜花盛开,更香锅热灶;出门在外,只要美味飘来,常常会寻香而去,大快朵颐;不便时,就禁不住一步三回头,内 【查看全文】

3 《传记文学真实论》阅读答案-孙德喜

历史真实是传记文学的基石,可以说这是传记文学研究者们的共识。但是,在对真实的具体理解上人们还是存在着很大分歧的。也就是说,传记文学的写作必须以历史史实作为叙述和描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2020年11月15日,第二届中国超级算力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超级计算机性能排行

材料一: 2020年11月15日,第二届中国超级算力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超级计算机性能排行榜正式发布。部署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继续占据榜首,它 【查看全文】

5 《湿地》阅读答案

湿地 ①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成群的野鸭在水面上玩耍,各种水鸟在欢娱地歌唱这就是湿地的真实写照。像这样濒临江河湖海的地带 【查看全文】

6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阅读答案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于《论语为政》,原文是人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古代用牛力的车叫大车,用马力的车叫小车。两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