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旅游成为春节的主题词。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再创新高。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为广大群众欢度春节的重要方式,举家出游成主流,周边休闲成新潮,旅游体验受关注。调查显示,度假休闲超越景点观光成为居民春节假日出游的第一动机。
我国出境游群体每年持续壮大,每年向全球输出上亿人次出境游客,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报告,中国旅游消费在2016年增长了12%,中国游客境外旅行人次在2016年增长了6%。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出境游客总消费额逾五分之一源自中国游客,排第二的美国游客消费额仅占中国游客的一半。香港投资银行里昂证券预测,到2021年中国游客每年出境游消费额将达到惊人的4290亿美元。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2月28日)
材料二:
近日,国家旅游局将北京等18个城市确定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其中江苏有7市榜上有名,分别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江苏也成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最多的省份。2014年是“美好江苏欢乐游”三年市场推广计划的最后一年,江苏省旅游局将以拓展国内中远程市场和境外客源市场为重点,推出一批经典旅游景区,研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培育南京、苏州等国际旅游名城,同时重点支持徐州建成区城旅游中心城市;积极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江苏文化特色的旅游节事活动。
作为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扬州智慧旅游建设已初见成效,今年还将继续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着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旅游环境,建设“宜游城市”。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旅游导览服务,扬州将建设数字3D景区,实现在线游览。目前已基本完成瘦西湖、个园和东关街3D模型建设。其次是建设旅游数字信息库,进一步完善扬州旅游信息咨询导览体系,有效提升旅游体验。
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能否提供符合游客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成为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参考。
(摘编自《商务·旅游》2014年1期)
材料三: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这是各地旅游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现实证明打好“文化牌”可以有力助推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各地在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一个共同的重要着力点就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旅游专家魏小安表示,文旅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发展方向,全国各个城市已经组建了100多个文旅集团。“力求旅游发展的文化导向符合转型升级的需求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年初,全国各类文旅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00家,规模上百亿的已经超过10家。文化旅游产业已逐步演变为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性大产业。从消费需求来看,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新时尚。《2016~2022年中国文化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为41.2亿人次,偏好文化体验游的人群已经达到50.7%。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3月15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居民在春节假日出游正成为时尚,从2013年至2018年的春节旅游市场来看,出游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特点。
B.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境旅游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方式,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出境游总消费额最高的国家。
C. 根据相关数据,中国出境游客人数已远超美国。到2021年每年出境游消费额将达到惊人的4290亿美元。
D.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要和文化深度融合。因此,国内各个旅游景点都要大力修建亭台楼阁。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数量分布和扬州智慧旅游建设、全省旅游开发等来看,江苏省旅游工作做得很出色。
B. 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旅游城市是否有符合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考量内容。
C. 文化旅游产业已经逐步成为一个综合性大产业。相对于国内游客,目前国外游客偏好文化旅游的占比要高得多。
D. 利用“文化牌”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因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与文化融合成已为现实发展方向。
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旅游发展的新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怎样更有针对性地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提出三条建议。
【参考答案】
4. D
5. C
6. 新特点:①假日旅游出境旅游已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②智慧旅游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③文化与旅游结合,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建议:①做好假日游。出境游的配套服务工作,提供符合游客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给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②推出更多经典旅游景区,开发更多精品旅游线路,并进一步加强智慧旅游建设,给游客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旅游导览服务等;③打好"文化牌”,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D选项无中生有,“国内各个旅游景点都要大力修建亭台楼阁。”错误,原文没有说。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C选项篡改文意,“相对于国内游客,目前国外游客偏好文化旅游的占比要高得多。”错误,根据原文“2015年我国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为41.2亿人次,偏好文化体验游的人群已经达到50.7%。”可知,没有国内国外游客的对比,而是“国内外游客”一起偏好文化体验游的人群已经达到50.7%。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原文“我国出境游群体每年持续壮大,每年向全球输出上亿人次出境游客,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可知假日旅游出境旅游已成为我国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由原文“作为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扬州智慧旅游建设已初见成效,今年还将继续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可知智慧旅游成为我国旅游发展的新方向;由原文“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这是各地旅游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现实证明打好‘文化牌’可以有力助推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可知文化与旅游结合,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根据原文“能否提供符合游客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成为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参考。”我们可以提出建议:做好假日游的配套服务工作,提供符合游客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给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根据原文“研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培育南京、苏州等国际旅游名城,同时重点支持徐州建成区城旅游中心城市;积极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江苏文化特色的旅游节事活动。” 我们可以提出建议:推出更多经典旅游景区,开发更多精品旅游线路,并进一步加强智慧旅游建设,给游客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旅游导览服务等;根据原文“各地在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一个共同的重要着力点就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我们可以提出建议:打好"文化牌”,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相关阅读
1 祁茂顺阅读答案
祁茂顺 汪曾祺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 祁茂顺在家里糊烧活,他家的门敞着,为的是做活有地方,也才豁亮。他在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糊 【查看全文】
2 变脸阅读答案-范小青变 脸 范小青 我和我老婆,老夫老妻。 好多夫妻,有了第三代,互相间就不再以名字相称,而是按着孙辈的叫法来称呼对方,我喊她奶奶,她喊我爷爷。好多人家都这样。 既老又不太老 【查看全文】
3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阅读答案-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马克思 ①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 【查看全文】
4 “大先生”和“我的朋友”阅读答案大先生和我的朋友 ①像我这样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人,开始读书的时候就直接接触到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作家鲁迅。这不是我的选择,而是时代的选择新华书店里的文学书籍,好像就只 【查看全文】
5 良好的视力,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0.良好的视力,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0.2%。2020年以来,学生居家上网课的时间和频次增多,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上升到52.7%,我 【查看全文】
6 向人性敬礼阅读答案向人性敬礼 终于,他们攻下了敌人驻守的这座城市。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举行了一场进城仪式。仪式的场面十分壮观、宏大。 然而,他没有参加,因为他有特殊任务。 他是一名神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