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我在元城的大街小巷奔走,眼睛不停地搜寻着。遇到几个熟人,问我找什么呢,我低着头,没好气地跟他们说,我在寻找一棵树!
②我寻找的是一棵老槐树。它足有我的腰一样粗,是我爷爷的爷爷的栽下的,距今已有100多年了。在这棵树下,埋着我爷、我爹、我哥、我和我儿子的胎衣——这是我们元城的风俗。孩子生下来,就把孩子的胎衣埋到一棵树下,孩子就会像这棵树一样茁壮成长。你说,我对老槐树能没感情?
③今年春天,我对妻子说回老家去看看大哥,其实是为了看看老老槐树。大哥今年60多岁,sī( )守着我们的老宅,也sī( )守着我们的老槐树。
④风尘仆仆赶回老家,推开那两扇熟悉的大门,我愣住了:房子没变,猪圈没变。院里的那口红薯窖没变,可是老槐树不见了!哥哥迎出来,一头白发,一脸沧桑。他拉着不知所措的我向屋里走去,我一把甩开他,劈头就问:“哥,咱家的老槐树呢?”
⑤哥看了看我,又把头低下,嗫嚅着吐出两个字:“卖了。”
⑥我听了直跺脚:“哥啊,你真是老糊涂了,怎么能卖掉呢?咱爹死的时没舍得卖啊!”
⑦哥缓缓地抬起头,说:“你在城里,不知道家里的情况,你大侄子要要买房子娶媳妇,都要用钱,而且村长也要我家的老槐树,不卖不行啊!”
⑧我理解哥哥的难处,可是我又不甘心老槐树就这样被卖掉了,就去找村长,想赎回老槐树。
⑨村长看见我,问明来意后,很客气地给我倒了一杯茶,说:“树,你是赎不回来了。
⑩“我愿意出双倍的钱,哪怕是他们把我的树做成了家具,我也要赎回来。”
村长摇了摇头,说:“实话告诉你吧,那棵老槐树真是福气,不仅活得好好的,比以前还风光呢,跟你一样进城去喽。”
我的老槐树进城了?我转身就走,把村长的招呼抛在身后,也没顾上吃哥哥为我做好的饭就回城了。
我的老槐树,你在哪里?
我的脚步踏遍了元城的每一个角落,我的目光摸遍了路边的每裸树。三天后的傍晚,我落魄地走在新建成的元城宾馆门前,望着金碧辉煌的门面,不由得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家的老槐树吗?尽管它被砍掉了半个树头,尽管它身上爬满了霓虹灯,但我还是认出来了,是的,这是我爷爷的老槐树,是我爹的老槐树,是我哥的老槐树,是我的老槐树,也是我儿子的老槐树!那粗大的树身上有我哥用刀刻下的痕迹,有我童年摩挲的手印,还有我儿子骑过的枝干,光光的,滑滑的……
抱着老槐树,我哭了,引来了好多人的围观。一个穿着不俗的贵妇用了睥睨的目光扫了我一眼说:“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有!这是哪来的疯子?”
后来,我常常坐在宾馆对面的马路边上,远远地望着抽出新芽的老槐树在风中摇晃着枝头,我知道那是老槐树在向我招手。看着老槐树不全的树冠,我总是忍不住泪流流满面,哪怕遭遇路人的冷眼和嘲讽。他们又怎么会知道,这老槐树是我的根啊!
15. 根据拼音写汉字。
sī( )守着我们的老宅,也sī( )守着我们的老槐树。
16. 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17. 人的行为动作往与其情感心理有关,阅读④段,完成下列表格。
寻
找
一
棵
树
“我”的行为动作
“我”的情感心理
我一把甩开他
气恼
①__________
责备
我转身就走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伤感
远远地望着抽出新芽……
④__________
18. 联系全文,简述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9. 对本文主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通过寻找一棵树,表达了“我”对老槐树深沉的爱。
B. 通过寻找一棵树,说明“我”的成长离不开老槐树。
C. 提醒人们,无论身在何方,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D. 告诚人们,在社会发展中要注意对乡土文化的保护。
【答案】
15. 厮 16. 内容上:交代了卖树的原因;结构上:为下文我找村长问树的情节做铺垫。
17. (1). ①我一听直跺脚 (2). ②急切、着急 (3). ③抱着老槐树,我哭了 (4). ④依恋、留恋、怀恋
18. 用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强调“我”发现不见老槐树时的惊讶;三个“没变”写出哥哥家的经济现状,交代了哥哥卖树的原因;为后文我找树的情节作铺垫。
19. B
【解析】
【15题详解】
考查对汉字的书写。“厮守”彼此呆在一起。“厮”不要写成“斯”。
【16题详解】
考查文章中间段的作用。段落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上加以分析。此段结构上,引出下文“我”找村长问树的去处。内容上,哥哥的话交代了卖槐树的原因。
【17题详解】
考查对人物行为与人物心理的梳理概括。根据表格提示,做到人物行为与人物心理的一致。当“我”听说哥哥把树买了时“我听了直跺脚”;我转身就走,急于找到村长,想找到大树;当看到老槐树时抱着老槐树,我哭了;最后每当我望着抽出新芽的老槐树在风中摇晃着枝头时,常常流泪,体现了我对大槐树的留恋和怀念。
【18题详解】
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和描写方法等来分析。此句“愣住了:房子没变,猪圈没变。院里的那口红薯窖没变”运用排比,加强语气,强烈表达“我”发现不见老槐树时的惊讶之态,三个“没变”暗示哥哥家庭情况不好,为卖大槐树做铺垫。
【19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寻找一棵树”为题,寻找的那一棵树象征着已经逝去的淳朴乡风、乡村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文章写了“我”和其他人对槐树的不同态度,作品表现了“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显示了守护者的无奈与孤独。反映了其他人对传统文化的漠视。故B项解说错误。
相关阅读
1 祁茂顺阅读答案
祁茂顺 汪曾祺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 祁茂顺在家里糊烧活,他家的门敞着,为的是做活有地方,也才豁亮。他在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糊 【查看全文】
2 向人性敬礼阅读答案向人性敬礼 终于,他们攻下了敌人驻守的这座城市。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举行了一场进城仪式。仪式的场面十分壮观、宏大。 然而,他没有参加,因为他有特殊任务。 他是一名神枪 【查看全文】
3 良好的视力,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0.良好的视力,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0.2%。2020年以来,学生居家上网课的时间和频次增多,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上升到52.7%,我 【查看全文】
4 变脸阅读答案-范小青变 脸 范小青 我和我老婆,老夫老妻。 好多夫妻,有了第三代,互相间就不再以名字相称,而是按着孙辈的叫法来称呼对方,我喊她奶奶,她喊我爷爷。好多人家都这样。 既老又不太老 【查看全文】
5 “大先生”和“我的朋友”阅读答案大先生和我的朋友 ①像我这样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人,开始读书的时候就直接接触到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作家鲁迅。这不是我的选择,而是时代的选择新华书店里的文学书籍,好像就只 【查看全文】
6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阅读答案-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马克思 ①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