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学校生活是一段生命的旅程,教育则是一场深入生命的探险。那些对生命充满好奇的探险者,如蒙台梭利、怀特海、维果茨基,分别在不同的领域中发现了学校旅程中最重要的秘密:生命是有节奏的,睿智的教育期待着与生命的和鸣共振。
②自然拥有自身的节奏,如日月盈亏,寒来暑往;生命拥有自身的节奏,如呼吸吐纳、生老病死。依据自然节奏的启示和生命自身的律动,人类创造了新的节奏,如音乐、诗歌、美术、数学。作为一项面向生命的事业,教育也是一种依据生命的律动而创造的节奏。教育面向生命,就必须探寻生命的节奏,合于生命的节奏,强化生命的节奏,并创造生命的节奏。
③教育的节奏要求教育者对生命节奏的敏感。蒙台梭利从生命的节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教育的敏感期。“当某种特殊的敏感性在儿童身上被激起时,它就像一道光线照射到某处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使得那个被光线笼罩的地方成了他的整个世界。”“如果儿童不能根据他的敏感期所发出的一些指令行事,那么,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就永远地丧失了。”因此,教育需要观察和发现,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
④教育又必须等待,必须耐心等待生命的生长。维果茨基从生命的节奏中发现了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和教育最佳期。他用心理学的实验告诉人们,只有当儿童在自己的发展中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时,一定的教育才能有可能进行,这是教育的最低界限。除了最低教育界限外,还存在着最高教育界限,两者之间就是“教育最佳期”。早于或晚于最佳期的教育,或因超出最近发展区而无法对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施加影响,或因停留于现有发展水平而不能有效促进心理机能发展。当我们急于造就神童和天才时,当我们因孩子面对“奥数”一脸茫然而怒火中烧时,当我们心灰意冷,要为孩子贴上无可救药的标签时,或许我们应该
提醒自己:再等等看……
⑤基于对生命节奏的哲学解读,怀特海为教育者绘制了一份生命的智力周期图:浪漫——精确——重归浪漫的综合。童年的浪漫为精确阶段积累素材。没有浪漫的冒险,要么是儿童被僵死的知识淹没,并因过早耗尽“内存”而“死机”;要么是教育者面对一个空洞的大脑——从本质上说,教育必须是将已存在于大脑中的活跃而纷乱的思想进行有序的排列,你不能教一个空洞的头脑。所以,当我们听到一个儿童喃喃自语:山坡上开满了妈妈……且慢发出我们的嘲笑——这是一份多么美丽而珍贵的浪漫啊!因此,或许我们更应该这么做:以童年和成年共同的名义,归还童年的浪漫,保卫童年探险的权利。因为儿童是成人之母,童年的生命体验至少与成年体验同等重要。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年第6期,有删节)
17. 文章第①②段关于自然节奏和教育节奏的论述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18. 如何理解第③段最后“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这句话?
19. 请简要归纳文章第④段的论述层次。
【参考答案】
17. ①强调教育是面向生命的,是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必要手段,是对生命充满好奇的有益探索。②为下文论述怎样让生命的节奏和教育的节奏保持一致,像尊重生命规律一样寻找并尊重教育规律做了铺垫。
18. 生命有节奏,睿智的教育必须与生命产生和呜共振,敏锐地捕捉教育的敏感期;某种敏感性一旦被激发,就能照亮儿童的整个世界,这时的教育可能事半功倍;但这种敏感特别短暂,不易抓住;如儿童能够根据他的敏感期所发出的一些指令行事,就可能获得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
19. 首先提出“教育必须耐心等待生命的生长”的看法;接着通过维果茨基的实验成果分析“耐心等待”的理由——抓住教育最佳期;最后得出结论——必须提醒自己教育不能急于求成。
【解析】
1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语段作用的题目,首先答出语段的内容,然后分析作用,分析作用注意语段的位置,此段的内容是“强调教育是面向生命的,是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必要手段,是对生命充满好奇的有益探索”,下文写的文中的主要内容“生命的节奏和教育的节奏”,此段为下文做铺垫。
点睛: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1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句子含义的题目,注意抓住文中的句子“教育的节奏要求教育者对生命节奏的敏感”“某种特殊的敏感性在儿童身上被激起时,它就像一道光线照射到某处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如果儿童不能根据他的敏感期所发出的一些指令行事,那么,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就永远地丧失了”概括答题要点。
1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的层次结构的题目,要求概括文中第四段的层次,实际就是答出第四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各自之间的关系如何,第四段首先提出“教育必须耐心等待生命的生长”的看法;接着通过维果茨基的实验成果分析“耐心等待”的理由——抓住教育最佳期;最后得出结论——必须提醒自己教育不能急于求成。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方式。
相关阅读
1 向人性敬礼阅读答案
向人性敬礼 终于,他们攻下了敌人驻守的这座城市。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举行了一场进城仪式。仪式的场面十分壮观、宏大。 然而,他没有参加,因为他有特殊任务。 他是一名神枪 【查看全文】
2 “大先生”和“我的朋友”阅读答案大先生和我的朋友 ①像我这样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人,开始读书的时候就直接接触到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作家鲁迅。这不是我的选择,而是时代的选择新华书店里的文学书籍,好像就只 【查看全文】
3 祁茂顺阅读答案祁茂顺 汪曾祺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 祁茂顺在家里糊烧活,他家的门敞着,为的是做活有地方,也才豁亮。他在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糊 【查看全文】
4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阅读答案-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马克思 ①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 【查看全文】
5 变脸阅读答案-范小青变 脸 范小青 我和我老婆,老夫老妻。 好多夫妻,有了第三代,互相间就不再以名字相称,而是按着孙辈的叫法来称呼对方,我喊她奶奶,她喊我爷爷。好多人家都这样。 既老又不太老 【查看全文】
6 良好的视力,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0.良好的视力,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0.2%。2020年以来,学生居家上网课的时间和频次增多,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上升到52.7%,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