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熟人可以篡改你的支付宝密码”,这一消息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刷爆朋友圈,声称只要识别近期购买物品或好友头像,就能找回登录密码,登录其他人的支付宝账号。随后,支付宝发表声明,称其风控系统并不会对所有用户提供识别方式找回密码,同时只有登录密码并不能支付;上海交大的密码与计算机安全实验室也表示对这一安全威胁的描述过于夸大。
②看似并非重大的安全问题,依然让支付宝随后选择提高风控系统安全等级,目前只有在用户自己的手机上才能通过这种方式找回密码。无论支付宝还是微信,有关网络支付的“一场虚惊”已经不是第一次,公众的“闻漏洞色变”其实体现出了某种焦虑。
③焦虑从何而来?从大的背景来看,网络支付与普通人的生活前所未有地紧密了起来,除了网络购物,还有线下支付、互联网理财、消费金融,多种场景的叠加,让网络支付已经成为普通人处理财产的一个重要渠道。但与此同时,公众缺乏技术基础,对互联网平台的安全创新并不了解,对网络支付安全性的信心并未建立起来。与此相对应的,大多数人并不担忧银行存款的安全,这种安全感其实正建立在对运营平台“靠谱”的判断上。从这一点来看,网络支付平台还应继续加强用户教育,正视用户们的困惑,特别是在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时,比如此次的用识别方式找回密码,要在其产品页面或事前对安全性进行说明。
④但这次把板子全打在公众身上也未免偏颇。用户的担忧主要来自于购物清单和好友关系,这两项数据太容易遭到泄露。事实上,用各种方式窃取用户隐私数据已成为网络黑色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拿购物清单来说,不管是电商平台、快递公司,还是手机和电脑所遭遇到的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都有方法拿到这些数据。况且,包括机票改签、淘宝退货、冒充公检法等“指名道姓”的社工诈骗频频见诸报端,也让公众对基于隐私数据的安全服务方式难言信心。由此可见,对用户隐私数据保护的薄弱正是网络信息安全必须突破的“瓶颈”。从这一点来看,公众对互联网支付的信任感,依赖于整个互联网安全环境的改善和个人隐私数据保护的进一步加强,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依然有赖于监管、产业和专业厂商等几方面形成合力。
⑤不过,尽管面对这样的大环境,但在教育用户之外,互联网支付平台仍可有所作为,特别是可以借鉴传统银行信用卡的面密支付机制。比如,信用卡如遇盗刷,24小时内可申请追回,互联网支付平台能否实现这一功能?互联网带来的数据化让支付平台相比传统场景有了更多在技术上提升风控水平的空间,但这些创新与尝试是否能真正形成一个为用户所知的,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效服务用户的安全机制和赔偿措施,目前并不明确。
⑥说到底,互联网的安全与便利是一对矛盾,过于强调安全,将让产品的实用性难以保障。考虑到多种支付场景的复杂性,在当前的网络安全形势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来保护用户,同时加强用户教育,将是解决这一矛盾、真正提升用户安全感的关键。
(选自《经济日报》2018年10月13日,有删改)
9. 公众产生“网络支付焦虑”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0.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网络支付平台要消除网络支付的安全问题,需要不断提高风控系统安全等级.
B. 公众对网络支付安全性缺乏足够的信心,原因是网络支付平台不够“靠谱”。
C. 互联网支付平台可以借鉴传统银行信用卡的面密支付机制以提升风控的水平。
D. 要公众提增对网络支付平台的信心,就需要各种创新以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11. 你觉得本文能不能帮助公众正确、理性地认识“网络支付焦虑”?结合本文,进行阐述。
12. 为了了解龙港初中学生“网络支付焦虑”的情况,请结合文本,完成以下采访提纲。
时 间
2018年10月22日
地 点
龙港
采访对象
龙港初中学生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照片拍摄
需要的器材
纸、笔、照相机、录音笔
采访目的
了解龙港初中学生“网络支付焦虑”的情况
采访的主要问题
(问题至少2个)
13、结合本文内容,谈谈消除“网络支付焦虑”的主要方法。(4分)
【参考答案】
9. 网络支付和公众生活紧密相连,成为公众处理财产的重要渠道;公众不太了解互联网平台的安全创新,对网络支付安全性缺乏信任感;互联网环境存在不安全信息,对用户隐私数据保护薄弱。 10. B
11. 示例答案1:我觉得可以,本文首先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从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形象地解释了什么是网络支付焦虑,然后从大环境、公众、网络支付平台等不同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以及消除这种焦虑该需要教育公众、监管、产业和厂商等方面集体出力,解说过程中多次举例,可以让公众更好地获得认识,最后总结全文,告诉我们理性认识安全和便利的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关键。其次语言比较通俗易懂,个别处也体现幽默生动,如第(2)段“一场虚惊”“闻漏洞色变”能够形象地表现网友支付时的焦虑心态。读了本文,我觉得公众可以正确、理性的认识网络支付焦虑。
示例答案2:我觉得可能性不大,“网络支付焦虑”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新名词,作者解说产生现象的过程中,使用较多的专业术语,如“风控系统”“网络黑色产业”,公众未必能正确清楚的认识;其次本文运用说明介绍性的语言,没有辅助以图画表格等形式,公众缺乏阅读的热情和兴趣;再者本文重在分析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缺乏具体有针对的消除焦虑的策略。这样,公众不一定会有理性认识。
12. 采访目的明确、具体,采访问题清晰,指向采访目的,有内在逻辑性,有效设计。
13.①监管、产业和专业厂商等方面要形成合力,改善整个互联网安全环境和加强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打造安全的网络支付环境);②在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来保护用户;③加强对用户的教育,增强公众对网络支付安全性的信心。(4分。每点1分,答对3点给满分)
【解析】
【9题详解】
考查筛选与概括能力,仔细阅读全文,由第③段内容“焦虑从何而来?从大的背景来看,网络支付与普通人的生活前所未有地紧密了起来,……让网络支付已经成为普通人处理财产的一个重要渠道。但与此同时,公众缺乏技术基础,对互联网平台的安全创新并不了解,对网络支付安全性的信心并未建立起来。”“用户的担忧主要来自于购物清单和好友关系,这两项数据太容易遭到泄露。”概括可作答。
【10题详解】
“原因是网络支付平台不够‘靠谱’”,主要是公众对互联网平台的安全创新并不了解。B项不符合原文,故选B。
【11题详解】
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说明的内容,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这样的标志性语言,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如:我觉得公众可以正确、理性的认识网络支付焦虑。文章解释了网络支付焦虑,又分析了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然后消除这种焦虑该需要教育公众、监管、产业和厂商等方面集体出力,让公众更好地获得认识,最后告诉我们理性认识安全和便利的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关键。如果觉得可能性不大,则可从文中“缺乏具体有针对的消除焦虑的策略”方面来答。
【12题详解】
根据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及题目要求进行设计即可。解答本题要根据采访的对象是龙港初中学生,设定的情景是了解龙港初中学生“网络支付焦虑”的情况,所以设定的采访目的、采访的内容要紧扣“支付焦虑”的感受及“支付信息安全”等问题设计。表述简洁明确即可。
相关阅读
1 美妙的羚羊峡谷阅读答案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材料一: 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诗与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正是出现于此时。但苏轼的文人圈子,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通过语音识别和疾病数据分析来诊断疾病,可以更准确、更快捷、更安全地处理病患。人工 【查看全文】
4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分配, ① ,而它们的语言就是舞蹈。蜂巢内的蜜蜂通过接收同伴跳8字舞的信息,最终找到食物 【查看全文】
5 胖子和瘦子阅读答案-[俄]契诃夫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两位朋友相遇在了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他们中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那个胖子的嘴唇油光光的,好似熟透了的樱桃,那是因为他刚刚在火车站餐厅 【查看全文】
6 忧伤远逝阅读答案忧伤远逝 非 鱼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