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一眼泉》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19-09-05
深挖一眼泉
⑴近日阅读,看到一个有趣情节。据载,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在赶路途中,偶然发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石碑。他观赏了一阵,刚准备离开又忍不住返回,然后下马继续研究。最后,干脆坐下来反复揣摩,竟在碑旁一连坐卧3天。如此专注,不知者或以为痴。
⑵古人云:“心不专一,不能专诚。”只有专注,才能做成事情。历史上,勾践多年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成霸业;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书写了不朽篇章。今天,屠呦呦靠着滴水穿石的韧劲,历经190次失败,最终提取出挽救无数生命的青蒿素;黄大年凭着“不疯魔,不成活”的拼劲,不舍昼夜、潜心科研,引领中国走入“深地时代”。任何一个成功者的足迹,都刻印着艰辛与执着,专注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品质。
⑶反观一些人,缺乏尽职履责的恒心和定力,在浮夸中蹉跎了时光,靡费了才干。有的人稍遇挫折,就想调岗位、换环境;有的人拈轻怕重、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人怕吃苦,难以静心做事,凡事追求“短平快”。“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专注的人,往往能把时间、精力和智慧聚焦于关键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便碰到诱惑、遭受挫折,也能不为所动、勇往直前,直至成功。反之,一个人如果简单冒进、朝三暮四,干什么都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事实表明,如果无法保持专注,很容易陷入浮夸、低效、粗浅的泥淖。
⑷进而言之,专注也体现为一种内心的坚守,一种忘我的情怀。诗人贾岛“推”“敲”未定,在驴背上想得出了神,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王国维亦总结过众所周知的求学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凡此莫不表明,无论读书学习还是干事创业,都体现为日积月累、历久弥深的过程,都需要目标专一、久久为功。
⑸涵养专注力,信念与责任感是最好的守护者。古人说得好:“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信念坚定方能凝神,凝神则能气定,气定而能专注。而唤醒内心深处的责任意识,时常自警自省,则能抵御外在诱惑、对抗消极散漫。对个体而言,根除沽名钓誉之心、摒弃急功近利之意、涤荡冒进浮夸之气,才能凝神静气、行稳致远,抵达成功的彼岸。
⑹“用功譬若掘井”,一锹下去可能会遇到瓦砾,也可能会遇到岩石。但是,只要心无旁骛,倾力深挖一口井,自有清泉涌出之日。排除一切干扰、集中全部精力,始终保持那么一种静气志气、痴劲钻劲,我们就一定能看到别样的风景,成就生命的丰盈。
《 人民日报 》(2017年09月20日 04 版)
12. 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⑴段有何作用。
13. 请分析文章第⑵段的论述思路。
14. 下面这则材料能否作为文章第⑷段的论据?为什么?
冯唐,中国当代作家,1998年获中国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美国埃默里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为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从小便喜欢文学的冯唐,自17岁发表第一部小说《欢喜》起,至今已经发表了数百万字的作品。
15. 结合全文,品析第⑹段中加框词语“一定”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2. 写书法家欧阳询发现书法名家索靖写的石碑后在碑旁一连坐卧3天的事例,引出论题“专注”,并作为事实论据,具体直观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做事专注才能成功”,为下文具体论述只有专注才能有所成就作铺垫。引用古人故事,增强文章文学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 首先引用古语,强调专注的重要性;接着用反问从反面论证,只有专注才能成事;然后举例论证,列举古人勾践和曹雪芹,今人屠呦呦和黄大年专注才最终有所成就;最后再次强调,任何一个成功者,专注都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品质。
14. 可以,材料中写到冯唐无论是在学医还是经商过程中,从没有忘记自己心中曾经的梦想,坚守着自己的爱好,并坚定执着地做下去,最终他成为了一个颇有成就的作家,第四段论述的是“专注也体现为一种内心的坚守,一种忘我的情怀”,材料中的事例与第四段的观点是一致的,所以可以作为第四段的论据。
15. 一定,表示肯定的、不容置疑的语气,表现了“专注”能够创造事业的成功、成就生命的丰盈是毋庸置疑的,表达了作者对“专注”作用的坚定信心,体现了论述文语言的严谨性和生动性。

【解析】
12. 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在结构上就有引出论题“专注”,并为下文具体论述只有专注才能有所成就作铺垫的作用。内容上,作为事实论据,具体直观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做事专注才能成功”。
13. 试题分析:考查议论文语段的论证思路。要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没有词语作为标志就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读懂内容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术语作答。首先引用古语,强调专注的重要性;接着用反问从反面论证;然后列举古人今人正面论证;最后再次强调中心论点。这样的思路使文章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14. 试题分析: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材料中写到冯唐专注于自己的爱好,最终他成为了一个颇有成就的作家。这正好和第四段的观点是一致的。
15. 试题分析:考查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一定”,本义:表示肯定的、不容置疑的语气。语境义:表现了“专注”能够创造事业的成功、成就生命的丰盈是毋庸置疑的。一定要注意议论文判断性、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证明道理。



相关阅读
1 忧伤远逝阅读答案

忧伤远逝 非 鱼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 【查看全文】

2 美妙的羚羊峡谷阅读答案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 【查看全文】

3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分配, ① ,而它们的语言就是舞蹈。蜂巢内的蜜蜂通过接收同伴跳8字舞的信息,最终找到食物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通过语音识别和疾病数据分析来诊断疾病,可以更准确、更快捷、更安全地处理病患。人工 【查看全文】

5 材料一: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

材料一: 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诗与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正是出现于此时。但苏轼的文人圈子, 【查看全文】

6 胖子和瘦子阅读答案-[俄]契诃夫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两位朋友相遇在了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他们中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那个胖子的嘴唇油光光的,好似熟透了的樱桃,那是因为他刚刚在火车站餐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