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之美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19-11-12
朴素之美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下我们追求的目标。生态文明时代的审美形态在尊重生态这一前提下应拥有诸多形态,但朴素是其中标志性的美。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它们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朴素观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
中国农业社会倡导道家的朴素观,并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本色观。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二是恬淡观。以平淡为美。三是清新观。清雅、简洁,以清廉为贵。就中国传统美学来说,朴素是最高的美。其实,这种观点不独中华民族为然,世界各民族也大都如此。
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奢华生活也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基于工业文明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既是对工业社会那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又是对农业文明时代具有生态意味的朴素美的回归,但回归不是复旧,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中,虽然也类似农业文明时代朴素审美观那样尊重自然、奉自然为美,但实际上这种尊重的立足点是生态,可以说,不是自然而是生态才是朴素美的灵魂。朴素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标志性的美,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的、低碳的,任何高耗能的生活方式都谈不上朴素;必须是环境保护型的,任何生活方式如果产生诸多垃圾或者垃圾不易回收,就与朴素无缘;必须符合生态公正原则,这种公正一是体现为对动植物生存权利的尊重,二是体现为在精神上尊重动植物自身的价值。
从人类利益出发,我们所希望的生态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然而,生态自有其规律,完全不会迎合人类。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节人与生态的矛盾,尽量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人们遵守生态公正的原则,我们不仅要尊重动植物的生存权利,而且更要在精神上尊重动植物自身的价值。
B.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人们奉行低碳环保的理念,远离高耗能的、奢侈浮华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
C.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正视当前的垃圾问题,反对产生过多的垃圾,倡导对垃圾进行回收。
D.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与农业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有着相似之处,但存在不同,前者将“生态”视为“朴素美”的灵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朴素观最早由老子提出,后来与由墨家、儒家等创立的节俭观相结合,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审美观。
B.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当下追求的目标,朴素美奉自然为美,因而成为了生态文明时代审美形态中的标志性的美。
C.中国农业社会倡导朴素观,并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内容包含本色观、恬淡观、清新观等。
D.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可能改变资源被浪费、环境被污染的现状,可能解决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它们是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
B.中华民族以及世界其他民族大都把朴素当成了最高的美,将之视为美的根源,进入工业社会后,朴素美遭受到了奢华美的排挤。
C.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的指引下,人类要注意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与生态相互容让,消除矛盾,协调发展。
D.当前我们倡导的朴素审美观,是对工业社会严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低碳绿色生活的选择。


1.(3分)A“我们不仅要尊重动植物的生存权利,而且更要在精神上尊重动植物自身的价值”,逻辑关系与原文不符
2.(3分)B“朴素美奉自然为美,因而成为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审美形态中的标志性的美”,强加因果,与文意不符
3.(3分)C“与生态相互容让,消除矛盾”与原文“生态自有其规律,完全不会迎合人类”的表述不符



相关阅读
1 材料一: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

材料一: 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诗与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正是出现于此时。但苏轼的文人圈子,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通过语音识别和疾病数据分析来诊断疾病,可以更准确、更快捷、更安全地处理病患。人工 【查看全文】

3 忧伤远逝阅读答案

忧伤远逝 非 鱼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 【查看全文】

4 美妙的羚羊峡谷阅读答案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 【查看全文】

5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分配, ① ,而它们的语言就是舞蹈。蜂巢内的蜜蜂通过接收同伴跳8字舞的信息,最终找到食物 【查看全文】

6 胖子和瘦子阅读答案-[俄]契诃夫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两位朋友相遇在了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他们中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那个胖子的嘴唇油光光的,好似熟透了的樱桃,那是因为他刚刚在火车站餐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