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代沟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20-02-04
文化与代沟
关于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对立和冲突,即所谓代沟问题,二战后它就引起了文化人类学家的注意。杰弗里·戈若在1948年出版的《美国人:一项国民研究》中就曾讨论过代际脱节现象,但对“代沟”问题作了最具说服力的阐释的却是米德1970年出版的《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
《文化与承诺》出版于欧美60年代青年运动刚刚退潮之际。米德提出,纷呈于当今世界的代与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既不能归咎于两代人在社会地位和政治观念方面的差异,更不能归咎于两代人在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差异,而首先导源于文化传递方面的差异。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米德将整个人类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这三种文化模式是米德创设其代沟思想的理论基石。
前喻文化,即老年文化,其特点是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这是一切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传统社会中,由于发展十分缓慢,经验就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经验丰富的老者自然就成了整个社会公认的行为楷模。在这种以前喻方式为特征的文化传递过程中,年长一代传喻给年轻一代的不仅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还包括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公认的生活方式和简拙的是非观念。这种前喻型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排除了变革的可能,当然也就排除了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生活予以反叛的可能,因此,在前喻文化中是不存在代沟现象的。
并喻文化,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文化,它肇始于前喻文化崩溃之际,比如移民运动、科学发展、战争失败等原因。由于先前文化的中断,前辈无法再向晚辈提供符合新的环境和时代要求的全新的行为模式,晚辈就只能以在新的环境中捷足先登的同伴为自己仿效的楷模,这就产生了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在并喻文化中,年长一代不能继续引导青年前行,导致代表新与旧两种生活方式的两代人之间爆发矛盾与冲突,但这种“代沟”现象从全球范围来看还只是局部性的。
通过对前喻文化和并喻文化的描述,米德创设了她的后喻文化,或曰青年亚文化理论。她指出,由于二战以来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人类开始将自己熟知的世界抛在身后,生活于一个完全陌生的新时代中。这一情形和当年开拓新大陆的移民们的经历颇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只是,如果说那些新大陆的开拓者经历的是空间迁徙的话,那么人们今天经历的则是时间迁徙;如果说开拓新大陆的移民只占人间人口的一小部分,那么,今天经历时间迁徙的则是整整一代人。在时代剧变面前,由老一代不敢舍旧和新一代唯恐失新的矛盾所酿就的两代人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而要解决代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落伍的年长一代就必须向代表未来的年轻一代学习。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今天的年轻一代经历这样根本的变化,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他们这样“了解、经历和吸收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如此迅猛的社会变革””,这就使得年轻一代的文化具有引导社会前行的作用。
米德所论述的这种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现象这几年也开始在我国出现。我们将这种和“嗷嗷林鸟,反哺于子”的生物现象十分相似的文化现象称为“文化反哺”,并且认为这种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现象具有某种普遍性。
(选自周晓虹主编的《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有改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代沟现象在米德看来主要导源于两代人在文化传递方面存在差异。
B. 代沟现象很少存在于发展十分缓慢,排除了变革的可能的老年文化当中。
C. 代沟现象在开拓新大陆的移民时代已经出现了,在二战后成为文化人类学家关注的问题。
D. 在后喻时代中,年轻一代的文化具有引导社会前行的作用,使得代沟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从具体解释代沟概念的内涵入手,介绍自杰弗里到米德关于代沟问题研究的历史沿革,重点肯定米德对代沟问题作了最具说服力的阐释。
B. 第②段意在推介米德《文化与承诺》中关于代沟理论的内容,首先说明米德研究代沟问题的社会背景,然后介绍了米德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基石。
C. 第③④⑤段论述与第②段论述内容是总分关系,第⑥段承接上文第⑤段论述,进一步指出与生物现象十分相似的“文化反哺”现象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D. 第⑤段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前喻文化、并喻文化论与后喻文化作比较,论证了代沟在后喻文化时代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的原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代沟问题与两代人在社会地位和政治观念方面的差异及两代人在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差异无关。
B. 在前喻文化时代里,年长一代对年轻一代有绝对权威,归根结底是由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使得经验就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C. 在并喻文化时代里,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上只有局部矛盾冲突;在后喻文化时代里,唯恐失新和不敢舍旧新老两代的对立冲突具有全球性。
D. 这几年在我国,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文化吸收的现象开始具有普遍性。


1. C    A项,选项“主要”表述有误,原文是“首先导源于两代人在文化传递方面存在差异”。原文故“代沟现象主要导源于两代人在文化传递方面存在差异”表述错误,属于原因表述错误。B项,“代沟现象很少存在”表述有误,原文第三段有“在前喻文化中是不存在代沟现象的”,原文表述是“不存在”,不是很少存在。D.“年轻一代的文化具有引导社会前行的作用”不是“代沟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的原因。原因表述错误。
2. D    D项,“将前喻文化、并喻文化论与后喻文化作比较,”表述有误,从原文第一句“通过对前喻文化和并喻文化的描述,”可知,仅仅是“描述”, 没有与前喻文化的比较,只有并喻文化与后喻文化的一些现象的比较,曲解原文。
3. B   A项,偷换作者的观点,不是作者认为,而是米德的观点。且“无关”的表述也不准确。C项,“在生活方式上的只有局部矛盾冲突”表述有误,原文说的是“代沟”现象从全球范围来看还只是局部性的。D项“开始具有普遍性”,表述有误,原文是“开始在出现”。



相关阅读
1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通过语音识别和疾病数据分析来诊断疾病,可以更准确、更快捷、更安全地处理病患。人工 【查看全文】

2 忧伤远逝阅读答案

忧伤远逝 非 鱼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 【查看全文】

3 美妙的羚羊峡谷阅读答案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 【查看全文】

4 胖子和瘦子阅读答案-[俄]契诃夫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两位朋友相遇在了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他们中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那个胖子的嘴唇油光光的,好似熟透了的樱桃,那是因为他刚刚在火车站餐厅 【查看全文】

5 材料一: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

材料一: 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诗与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正是出现于此时。但苏轼的文人圈子, 【查看全文】

6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分配, ① ,而它们的语言就是舞蹈。蜂巢内的蜜蜂通过接收同伴跳8字舞的信息,最终找到食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