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庚<唐诗综论>导读》阅读答案-林东海

发布时间: 2020-02-06
文学观念是随着时世的推移而改变的。魏晋文学观念的变革,摆脱了经学的束缚,确立了诗文正宗;近代文学观念的更新,突破了正统的范畴,接纳了戏曲小说。林先生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特别重视这种文学本位,着力于文学自身内在规律的探索。在唐诗的研究中,一般都要提到诸如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大众喜爱等外部条件,而林先生则不然。先生是位诗人,因而敏锐地发现,在这诗的国度里,诗成了整个文化的灵魂。他说:“诗简直成了生活中的凭证,它无处不在,它的特征渗透到整个文化之中去。中国的文化就是以诗歌传统为中心的文化。”(《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他以富于诗人个性的独特视角直切诗歌的文学本位,因而在创作主体中偏重于寒士诗人,在创作方法中偏重于浪漫主义。    林先生的唐诗研究,不同于一般批评者把目光投向诗歌所反映的具体社会现实,而是把握住创作主体的精神,提出了“少年精神”。林先生认为中国古代作家大都属于“士”这一阶层,出身寒微,生活困苦。他说:“中国古代的正统文学主要是以士为代表,以开明政治为中心的寒士文学。”(《中国文学简史·导言》)唐代正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曾推行开明政治,是寒士积极进取、扬眉吐气的时代,因而表现出一种“少年精神”。“少年精神”是“开朗的、解放的”,充满“青春的气息”和“浪漫豪情”。李白是最富于“布衣感”的“寒士”,也是最富于“少年精神”的诗人,他“即便是悲愤,也不失其豪放,即便是失败,也不失为英雄”(《唐代四大诗人》)。盛唐诗人诗作类皆具有“少年精神”,即便是发牢骚的诗,也是乐观向上的;即便是写空寂的境界,“也流露着与宇宙息息相通的无限生意”。林先生与“汉魏风骨”对举,提出“盛唐气象”,李白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盛唐气象》)。林先生是从寒士文学本位去把握唐诗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和时代风貌的。
    林先生认为抒情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最适合于抒情,所以林先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浪漫主义作家,晚年致力于《西游记》的研究,也因为它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他说:“李白的诗歌气质是浪漫的。这浪漫是意味着更高的解放要求,是鼓舞着更为高涨的热情的。”(《诗人李白》)在他看来,现实主义表现的是现实,是存在,是形而下的,近于“微观”,而浪漫主义表现的则是感情,是精神,是形而上的,近于“宏观”。在社会上强调典型说的现实主义理论,把许多诗人诗作装进现实主义大箩筐之时,林先生却根据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更多地阐发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性,并肯定其积极意义,这也反映出他那不同流俗的学术品性。    
(摘编自林东海《林庚<唐诗综论>导读》)
1.下列有关“少年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林庚先生的唐诗研究,提出了“少年精神”,不同于把目光投向诗歌所反映的具体社会现实的一般批评者。
   B.唐代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推行开明政治,成为寒士们积极进取、扬眉吐气的时代,表现出一种“少年精神”。
   C.李白是唐朝诗人中最富于“布衣感”的“寒士”,因此也是最富于“少年精神”的诗人,他即便是悲愤或失败,也不失为英雄。
   D.盛唐诗作皆具有“少年精神”,诗人们即便是发牢骚,也是乐观向上的;即便是写空寂,也流露着无限生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直切诗歌的文学本位、偏重寒士的创作主体和偏重浪漫的创作方法三个并列的角度,对林庚先生的诗论展开具体论证。
   B.文章论证林庚先生从寒士文学本位去把握唐诗的主体精神和时代风貌时,并不回避属于外部条件的历史因素。
   C.文章在论述中提到林庚先生晚年致力于《西游记》的研究,佐证了林庚先生的文学评论偏重于浪漫和抒情的基本观点。
   D.文章在论述中大量引用林庚先生的言论,既增强了论证的直观性,又提高了论证的可信度,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观念是随着时世的推移而不断改变的,因此魏晋文学确立了诗文正宗,近代文学接纳了戏曲小说。
   B.唐诗研究一般都要提到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等外部因素,这和林庚先生立足文学本位的研究有较明显的区别。
   C.林庚先生认为,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才是中国诗歌的正统,所以,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浪漫主义作家。
   D.林庚先生积极肯定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意义,反对强调典型说的现实主义理论,表现出他不同流俗的学术品性。


1.C  “李白是唐朝诗人中最富于‘布衣感’的‘寒士’,因此也是最富于‘少年精神’的诗人”错误,两者没有因果关系。另,“他即便是悲愤或失败,也不失为英雄”并不是错误理解,原文“即便是悲愤,也不失其豪放,即便是失败。也不失为英雄”可以理解为互文。
2.A   文章首先提出林庚先生研究唐诗的独特视角,再从创作主体和创作方法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证,属于总分结构,并非并列结构。
3.B   A.因果关系不成立,第一分句是结论,后两句是事实表述;C.“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才是中国诗歌的正统”错误,原文表述为“抒情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最适合于抒情”,不能混淆“浪漫主义”和“抒情”这两个概念,“正统”无中生有;
D.“反对强调典型说的现实主义理论”误,原文表述为“更多地阐发浪漫主义创作”,并没有表示“反对强调些型说的现实主义理论”。



相关阅读
1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分配, ① ,而它们的语言就是舞蹈。蜂巢内的蜜蜂通过接收同伴跳8字舞的信息,最终找到食物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通过语音识别和疾病数据分析来诊断疾病,可以更准确、更快捷、更安全地处理病患。人工 【查看全文】

3 胖子和瘦子阅读答案-[俄]契诃夫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两位朋友相遇在了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他们中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那个胖子的嘴唇油光光的,好似熟透了的樱桃,那是因为他刚刚在火车站餐厅 【查看全文】

4 美妙的羚羊峡谷阅读答案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 【查看全文】

5 忧伤远逝阅读答案

忧伤远逝 非 鱼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

材料一: 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诗与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正是出现于此时。但苏轼的文人圈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