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近年来,有一部分特殊群体备受舆论关注,他们就是“失独老人”。失独并不是我国的独有现象,但失独人群的大量出现却是我国政策施行过程中所特有的现象。我国于1982年制定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缓解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减轻了社会经济资源紧张匮乏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但凡事皆有两面性,这一制度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隐患,失独家庭的大量产生就是它带来的副作用,失独老人就是承担这一后果的弱势群体。
据统计,我国当前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有1.9亿人以上,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年死亡率至少为万分之四,由此比例可推算出,在中国,每年至少会增加7.6万个失独家庭。目前,我国失独家庭数量已经突破百万,而在这数以万计的失独家庭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第一代计划生育家庭,这些失独父母都已经进入老年阶段。如何解决这一特殊群体的收入来源问题,如何弥补他们在亲情上、精神上的缺失,成为针对这一弱势群体制定养老政策的重中之重。
(摘编自李艳杰《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材料二:
表一 政府、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员的帮扶与失独者是否走出痛苦
还没有从痛苦中走出来 | 已经慢慢从中走出来痛苦中走出来 | 合计 | |
得到政府、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士的帮扶计数/人 | 383 | 416 | 799 |
百分比(%) | 47.90 | 52.10 | 100.00 |
没有得到政府、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士的帮扶计数/人 | 222 | 63 | 285 |
百分比(%) | 77.90 | 22.10 | 100.00 |
合计 | |||
计数/人 | 605 | 479 | 1084 |
百分比(%) | 55.80 | 44.20 | 100.00 |
(摘自潘金洪《失独者走出哀伤困境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084位失独者的调查》)
表二 抱团取暖与是否走出痛苦
还没有从痛苦中走出来 | 已经慢慢从痛苦中走出来 | 合计 | |
参加过抱团取暖活动计数/人 | 231 | 58 | 289 |
百分比(%) | 79.90 | 20.10 | 100.00 |
没有参加过抱团取暖活动计数/人 | 374 | 421 | 795 |
百分比(%) | 47.00 | 53.00 | 100.00 |
计数/人 | 605 | 479 | 1084 |
百分比(%) | 55.80 | 44.20 | 100.00 |
材料三:
很多失独家庭的收入主要为工资性收入,当他们年老退休后,收入明显减少,身体日渐虚弱,医疗性开支大幅上升,生活越发窘迫。和城镇相比,乡村家庭的收入更为单一,社会保障体系无法完全覆盖,失独老人一旦失去劳动能力,只能依靠低保生活,如果再遇到身体不好、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将变得非常无助。当前,公办养老院数量过少,且进入门槛过高,大部分失独老人都无法入住,而民办养老院费用过高,大多失独老人根本无法负担其高昂的费用,更关键的是,很多养老院需要子女签字才能接收老年人,而失独老人根本找不到“签字人”,养老院出于责任考虑,不敢接收失独老人,这也是他们面临的困境之一。中国人绝大多数不相信神,他们靠代际传承来寄托希望,把生命的全部意义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不仅是血脉的延续,也是精神的寄托。因此,大部分失独者害怕刺激,害怕孤独,害怕孤身一人或生病时无人看护,害怕将来无人送终,害怕没有尊严地死去或去世多日无人知晓。如何解决好失独老人的精神困境,让他们得到慰藉、获得温暖,也是我们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摘编自吴鹏辉《解决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几点建议》)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到政府、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士帮扶的失独者超过半数的人已经慢慢走出痛苦,而没有得到相关帮扶的失独者只有22.1%的人走出了痛苦。
B. 政府、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士的帮扶有助于失独者走出痛苦,可见相关部门应加强了解失独者的各类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社会支持。
C. 本次调查围绕1084位失独者展开,调查显示,政府社会的帮扶、抱团取暖都会对失独者走出痛苦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D. 未参加过抱团取暖的失独者比参加过的更容易走出痛苦,可见抱团反而会放大悲伤,导致负面效应的产生,失独者应该少参与这类活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失独人群的大量出现是伴随着我国施行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但失独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其它国家也存在失独家庭。
B.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利有弊,它减缓人口增长的速度、减轻资源短缺的压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给独生子女家庭带来风险和隐患。
C. 我国的失独家庭数量已过百万,第一代计划生育政策下的失独父母已迈入老年,帮他们走出老无所依、孤独痛苦的境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D. 中国人靠代际传承来寄托希望、找寻生命的意义,这让他们大多不信奉神灵,也使得他们在失去独生子女后,精神上会尤其痛苦和绝望。
6. 我国失独老人面临着哪些方面的困境?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
4. D
5. D
6. ①经济方面,收入降低,难以承担自身的生活医疗费用。②生活方面,无人照料,却难以入住养老院。③精神方面,失去寄托,孤独恐惧,急需慰藉。
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D项,“可见抱团反而会放大悲伤,导致负面效应的产生,失独者应该少参与这类活动”错误,从材料二相关内容并不能得出该结论,属于无中生有。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D项,“这让他们大多不信奉神灵,也使得他们在失去独生子女后,精神上会尤其痛苦和绝望”错误,属于强加因果。原文是说“中国人绝大多数不相信神,他们靠代际传承来寄托希望,把生命的全部意义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故选D。
【6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材料、圈出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整合概括。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由“很多失独家庭的收入主要为工资性收入,当他们年老退休后,收入明显减少,身体日渐虚弱,医疗性开支大幅上升,生活越发窘迫。和城镇相比,乡村家庭的收入更为单一,社会保障体系无法完全覆盖,失独老人一旦失去劳动能力,只能依靠低保生活,如果再遇到身体不好、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将变得非常无助。当前,公办养老院数量过少,且进入门槛过高,大部分失独老人都无法入住,而民办养老院费用过高,大多失独老人根本无法负担其高昂的费用”,可以概括为我国失独老人难以承担自身的生活医疗费用;由“很多养老院需要子女签字才能接收老年人,而失独老人根本找不到‘签字人’,养老院出于责任考虑,不敢接收失独老人,这也是他们面临的困境之一”,可以概括为我国失独老人难以入住养老院;由“大部分失独者害怕刺激,害怕孤独,害怕孤身一人或生病时无人看护,害怕将来无人送终,害怕没有尊严地死去或去世多日无人知晓”,可以概括为我国失独老人失去寄托,急需慰藉。
相关阅读
1 胖子和瘦子阅读答案-[俄]契诃夫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两位朋友相遇在了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他们中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那个胖子的嘴唇油光光的,好似熟透了的樱桃,那是因为他刚刚在火车站餐厅 【查看全文】
2 忧伤远逝阅读答案忧伤远逝 非 鱼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通过语音识别和疾病数据分析来诊断疾病,可以更准确、更快捷、更安全地处理病患。人工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材料一: 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诗与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正是出现于此时。但苏轼的文人圈子, 【查看全文】
5 美妙的羚羊峡谷阅读答案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 【查看全文】
6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分配, ① ,而它们的语言就是舞蹈。蜂巢内的蜜蜂通过接收同伴跳8字舞的信息,最终找到食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