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畜牧业的地理空间与草原游牧方式》阅读答案-韩茂莉

发布时间: 2020-03-03
“逐水草而居”虽然是草原民族的基本游牧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游牧区域具有绝对随意性,草原固然不属于任何人所有,各地区牧场却大体划分区域,成为固定的部族或部落放牧场所,草原民族的季节迁 移、转换营地基本限于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因天灾人祸偶然越过界线到其他部落牧场内放牧的现象虽然 在草原上不是新鲜事,但以一个区域为基本核心构成游牧空间却是草原上通行的习惯。
《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所谓“各有分 地”即划定放牧区域,匈奴各部分区放牧。不仅匈奴人“各有分地”,分区放牧是诸草原民族的通行做法。
《辽史·营卫志》载:“契丹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处。”《明史纪事本末》载:卫拉特蒙古“虽逐水草, 迁徙不定,然营地皆有分地,不相乱”。清以前历代王朝中,草原民族实行“各有分地”的范围界线多带 有习惯性,而且分地也没有严格界线,因此跨出分地游牧的现象屡见不鲜。进入清代,以蒙古人为代表的 草原民族传统的不明确的“分地”边界逐渐变得严密而明确。自清太祖时期起,随着满洲人对蒙古人作战 的节节胜利,蒙古各部纷纷归附清朝,至太宗时期,内蒙古几乎全部归附,或编入八旗,或安置领地于其 故地,或给予新地安居下来。在安置方法上后两者均依满洲八旗之制,变成蒙古各旗,并同时划定地界、 指定牧场、分配与编组户口,确定了各旗的放牧范围,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管理方法。
草原民族的游牧生活不是无序的行为,牧民不但保持如中原农民般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 期性生活节律,而且也有着与农民耕地相似的一片往复游牧的草场。“各有分地”虽没有耕地那样明确的 所属关系,但无论是习惯上形成的还是以制度性的形式确定下来的,每一个部落都有一片相对固定的草场, 牧民四季营地的安置与逐水草的游牧生活基本均在这片草场范围之内;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自己分地内 牧草生长不好或遇到旱灾、雪灾等灾害,才临时逐水草到其他部落分地内放牧。“各有分地”是草原牧民 的空间占用形式,数千年来,正由于草原上存在“各有分地”的规则,草原才保持着以和平为主的历史进 程。
以“各有分地”为规则的游牧生活维系着草原上分区游牧的秩序,维系着草原上的和平。但和平不是 永久的,在战争阴云下,民族之间、部落之间无论起因于优良草场之争,还是起因于权力范围之争,或起 因于宗教信仰之争,胜利的一方都会在新的领地建立新的分区放牧秩序;失败的一方则需千里游牧万里迁 徙寻求自己的立足之地。非正常的迁移时常打破草原上原有分地的秩序,随后又建立新的分地,步入新的 稳定。
游牧是草原民族基本的经济生活方式,包括以逐水草而居为基本特征的游牧方式,以及依各有分地为 原则确定的游牧空间。数千年里,草原民族依照这两项基准在草原上建立了生活秩序与空间秩序,并以此 为基础推动着草原社会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实现了由草原民族、游牧帝国迈向世界征服者的史诗进程。
(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畜牧业的地理空间与草原游牧方式》,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逐水草而居”是草原民族游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草原上形成“各有分地”原则的基础。
B.虽然分区放牧是草原上通行的习惯,但越过界线放牧却也是整个草原历史上屡见不鲜的现象。
C.到清太宗时期,内蒙古几乎全部归附,他们被依照满洲八旗之制进行编制,形成了蒙古各旗。
D.草原的历史进程能保持以和平的状态为主,“各有分地”的规则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先介绍了“各有分地”原则的演进过程,再说明其基本特征,最后阐述了其历史意义。
B.文章引述史籍材料作为佐证,是为了证明草原上“各有分地”的原则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C.对于越界放牧的现象,文章既指出了客观自然条件的原因,也指出界线的习惯性因素。
D.文章论述语言客观严谨,总体上平实质朴,只在最后两段穿插点缀少许形象化的表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草原民族的迁移并非都会打破草原上原有分地的秩序,使得秩序发生变化的往往是战争导致的长 途迁移。
B.草原民族的游牧生活不是无序的行为,而是受到了农耕文明的影响,保持了周期性生活节律和相 对固定的生活场所。
C.蒙古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逐水草而居”和“各有分地”的经济生活方式,后来建立了横 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
D.《史记·匈奴列传》中还记载了匈奴诸王各自管辖的具体放牧区域,这些史实也可以证明本文所阐 述的匈奴人已采用分区放牧的原则。

参考答案
1、D
2、C
3、B



相关阅读
1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通过语音识别和疾病数据分析来诊断疾病,可以更准确、更快捷、更安全地处理病患。人工 【查看全文】

2 美妙的羚羊峡谷阅读答案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 【查看全文】

3 胖子和瘦子阅读答案-[俄]契诃夫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两位朋友相遇在了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他们中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那个胖子的嘴唇油光光的,好似熟透了的樱桃,那是因为他刚刚在火车站餐厅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

材料一: 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诗与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正是出现于此时。但苏轼的文人圈子, 【查看全文】

5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分配, ① ,而它们的语言就是舞蹈。蜂巢内的蜜蜂通过接收同伴跳8字舞的信息,最终找到食物 【查看全文】

6 忧伤远逝阅读答案

忧伤远逝 非 鱼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