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发布时间: 2020-11-01
2020年1月28日开播的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一场开场白中说:“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三山五岳,巍峨屹立;如五谷丰熟,养育万方。”
2020年4月26日,BBC(英国广播公司)推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后,有人评论说:“读杜甫的诗,让人感到来自历史深处的一种温情、博爱与力量。这次疫情,更让人深刻感受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伟大的艺术一定是关于人性的,而关于人性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拍的是杜甫,说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中华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导写】
题目以《中国诗词大会》和BBC播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为背景材料,让学生认识和思考“中华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我们可以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然后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例如,我们可从中华诗词中具有的超越时空的共通的情感和力量、人文的光辉,中华诗词的时代价值、中华诗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进行立意,写作时要注意突出写作对象中华诗词。

立意:
1.诗词的魅力
2.诗词的价值
3.诗词在当代的意义
4.品古韵,扬新风

中华诗词温润心灵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三山五岳,巍峨屹立;如五谷丰熟,养育万方。”从诗歌的源头《诗经》《楚辞》到汉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散曲,千百年来,中华诗词以其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那动人的诗句,丰富的情感,人文的光辉,无不温润着人们的心灵。
中华诗词是一架沟通的桥梁,让东西方文化得以对话。自古以来,东西方文化便有着巨大的差别,很难“美美与共”。但近期BBC推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热烈的追捧。尽管有着文本的差异,杜诗精美的语言在翻译过程中难以保留原汁原味,但这有什么关系呢,他们读杜甫的诗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历史深处的一种温情、博爱与力量。”这便足矣。杜甫,一个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年轻人,他仗剑闯天涯,却一再碰壁:科举不顺,仕途不畅,饥寒交迫,但他写出了最真、最美、最有人性、最有同情心和穿透力的诗句。许多天才与杜甫都有着相同的际遇,如米开朗琪罗、巴尔扎克、梵高……这注定会让今天的年轻人产生共鸣,不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伟大的艺术一定是关于人性的,而关于人性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此话不假。一千多年来,杜甫的诗歌不断引发中国人的共鸣。现在,通过BBC的这部纪录片,“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和他的诗歌走向了更辽阔的远方,必将温润着更多的心灵。这对西方了解中华(东方)文化是非常有帮助的。
中华诗词是冬天里的炭火,夏日里的冷饮,给人以无限慰藉。还记得在年初,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在武汉肆虐,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武汉牵扯着世人的心。国内抽调人力物力驰援武汉,国外友好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大批急需的医疗物资运抵武汉。这实在是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更为感人的是,一些救援物资上写上了一些鼓励的话语。如日本各界送来的防疫物资上就贴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的附言。这些典雅的中华诗词既表现出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的文化渊源,也大大温润了我们的心灵。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世界大家庭的温暖,让我们觉得自己并不是孤军奋战,让我们更加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中华诗词能够让我们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在日常生活当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应该要有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我们便会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勉励自己;当我们精神萎靡不振的时候,我们便会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诗句来激发自己的意志;当别人感到孤立无援的时候,我们便会用“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来安抚鼓劲;当我们面临恐惧时,我们便会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来告诫自己;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便会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鼓励自己······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愿中华诗词成为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愿中华诗词温润更多的心灵,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喜爱。我们坚信,中华诗词必将焕发恒久魅力和产生巨大的时代价值。



相关阅读
1 一位游泳运动员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开始很顺利,但游到一半时,海上起了浓雾,运动员此

一位游泳运动员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开始很顺利,但游到一半时,海上起了浓雾,运动员此时在茫茫大海中,完全失去了方向感,他不知道该往哪里游,还要游多远才能上岸,越游越 【查看全文】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读名句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受光于庭户见一 【查看全文】

3 2019年底,《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出本年度十大流行语。其中包括“硬核”、“区块链”

2019年底,《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出本年度十大流行语。其中包括硬核、区块链、柠檬精、断舍离、文明互鉴、我太难了、霸凌主义、XX千万条,XX第一条等八个流行语。 看到上面八个流 【查看全文】

4 春花艳,秋月明,峨眉秀,泰山雄,校园晨光,乡村夕照……风景无时不在

2022年中考作文题 春花艳,秋月明,峨眉秀,泰山雄,校园晨光,乡村夕照风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有的引人遐想让人愉悦,有的给人启迪催人奋进,有的 请以 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 【查看全文】

5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迅速》中说,有些人只追求表面上的快速,把本未结束的事草草了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迅速》中说,有些人只追求表面上的快速,把本未结束的事草草了结,其结果是一件本需做一次的事,却不得不回头重复多次。 【查看全文】

6 请以“劳动启示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幼小初高各学段。劳动成为中学生的必修功课,你在劳动教育中受到了哪些启示?请以劳动启示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