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在餐桌上”为题,写一篇800字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述说餐桌与你之间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19-09-07
请以“在餐桌上”为题,写一篇800字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述说餐桌与你之间的故事。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要求:以“在餐桌上”为题,写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述说餐桌与你之间的故事。选材方面:“餐桌”是小物件,可是却能反映家庭和社会方方面面的事情。可以写自己家中的“在餐桌上”发生的事情,歌颂亲情的美好;可以写餐馆或饭店的“在餐桌上”发生的事情,把关注的目光投到社会大家庭,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反映社会现象或问题。参考立意:亲情的美好,人与人之间的谦让、尊重,爱惜粮食,食品卫生与安全,人性的美丑,等等。这些涉及人与自我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都可以“在餐桌上”发生。所以,要想写出高分佳作,首先立意要高远,选材要新颖,构思要精巧,描写中要有细节,语言要或朴实又饱含真情,或文采斐然打动阅卷老师才行。总之,记人的文章要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在餐桌上”的人物形象,记事的作文要将事情的起因、过程、发展、高潮、结果讲述清楚。写作技巧: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够表达真情实感。

在餐桌上
富丽堂皇的餐厅中弥漫着一股酒香,墙壁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墙纸,桌子上铺着精美的桌布,上面摆放着各种佳肴,房顶上的吊灯散发着一阵迷人的馨香。音乐缭绕中,服务员热情的招待着客人。
我和妈妈坐在古香古色的木椅上,刚好看见旁边桌子上的情景。桌旁坐着一男一女,男的身上穿着豪华的皮大衣,还戴着一顶欧式的皮帽,女的穿着绣满彩珠的舞裙。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骄傲,昂着头,用骄傲的口气对服务员大声嚷道:“服务员,快点快点,来一大锅油焖大虾,再来一只烤全羊,两个猪大腿,用油细细煎。嗯,再来五盘水果沙拉,配点饮品,就来两杯咖啡吧!”尽管声音那么好听,可在我看来却如公鸭般难听。服务员眉毛似弯月:“先生女士们,共829元。”
“就两个人点这么多肉菜,有意思吗!”我心想“真浪费”。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
在崇山峻岭之中,苍翠欲滴的树木掩映着一个小村庄。尽管风景是那么的美,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小河是那么的清澈,天空是那么的湛蓝。只可惜这个小村庄很穷,这里一户人家,几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生锈的铁锅,手里拿着一个小碗,上面打满了铜补丁,碗里只有一点汤汤水水,那怎么吃得饱呢。
另一户人家里的孩子们更苦,他们坐在泥巴地里,分别拿着一个红薯吃。那红薯上带满了泥巴,可他们仍然吃得津津有味。
我回到现实,希望那些人或更多的人能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真希望大家能把节约的钱拿来帮助那些穷人。
我眼前又仿佛出现了一幅这样的画面:
大山依然是那么的大,那么的绿,那么的美丽。可是,有变化呢!因为人们的爱心,把节约的钱捐助给贫穷的儿童,孩子们开心极了,喜上眉梢,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红扑扑的,像一个大苹果。他们用欢快的声音大声喊着:“我终于可以上学了!”那声音像百灵鸟般悦耳,又似泉水般叮咚。结果这些孩子们都上学了,村子里的情况也好了,可以吃饱饭了。
让我们多思考,做个有爱心,懂节约的人吧!



相关阅读
1 关于规则的作文200字

关于规则的作文200字 (一)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生活中也有各种规则,学校有学生法则,道路有交通规则,就连玩都有游戏规则,各种各样的规则约束着我们,让我们在各 【查看全文】

2 美在身边小学作文

美在身边小学作文 (一) 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正在为各种募捐箱里奉献爱心的老人、孩子这时你感觉到的,是不是美呢?当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年轻人为老人让座时,老人及周 【查看全文】

3 70多年前,周立波创作了关于土改的小说《暴风骤雨》,小说所写的村庄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70多年前,周立波创作了关于土改的小说《暴风骤雨》,小说所写的村庄叫元茂屯,本名元宝屯。该村有个不雅的诨号光腚屯。村子穷,赵光腚们 【查看全文】

4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怜悯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怜悯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助共存 【查看全文】

5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低碳环保成为许多城市常见的短途代步神器。 共享单车在大中城市投放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 【查看全文】

6 快乐的寒假作文350字

快乐的寒假作文350字 (一) 今天我刚从湖南回到上海。春节这几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湖南大姨家过年,爸爸开车载着我和妈妈1月25号开车从上海出发,开了1360公里路,花了20个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