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英国学者罗素也说“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解析】
【分析】
本文要紧扣“同情”一词,有些同学写了一篇精彩的故事,但和话题关系不大,有的理解成了“爱心”,有的理解成了“怜悯”,其实都和“同情”关系不大。“爱心”的含义较宽泛,如一些大企业家捐资修建大学图书馆甚至大学,就并不具有同情的因素。怜悯一词虽然和同情近似,但并不完全相同,这一点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在范文中有详细解释,在此不多说明。
很多同学也扣住了话题,但思路狭窄,一写就是路边的乞丐,或者是《感动中国》的几个人物,其实同学们认真阅读范文中的记叙文,会发现,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身边的人和事,更能打动人。如王江良的《天亮了吗》一文,写同学们都深有感触的事,但大多同学大都没有认真思考,一写出来,就显得发人深醒。记叙文最要紧的是要有详细的描写和刻画,如郭俊婷同学的《人类,不要吝惜你的同情之心》。另外,记叙文的写法也可以多样化,如构思一个精巧的故事,类似于小小说,如张佳宾的一杯牛奶,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还可以写成寓言故事,如《人类,不要吝惜你的同情之心》,描写细腻生动,唤起人们对小生命的爱怜与同情,可以软化人们日渐僵硬的心灵。
文章的思路还可以再打开一些,很多文学作品都表现了对人类深切的同情,如白居易的《卖炭翁》等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恻隐之心”,同情心。“端”,开始。这句话的意思是:同情之心是仁德的开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出自罗素的名言“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被折磨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两句话的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围绕“同情”来写自己的体验、认识。可以记叙“同情”立意下自己的经历、体验、事件、阅读过的作品,也可以发表对“同情”的看法,写成议论文。本次作文写作的审题难度不大,只要围绕“同情”来写就可看作符合题意。参考立意: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社会需要同情心;同情心是为人的基础;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准;同情不是恩赐和怜悯等。记叙文要能够体现生活的真实,通过细节去打动人;议论文要能观点明确,进行恰当的分析论证。所有文章都应该弘扬正能量,主题积极向上。结构思路,可以采用议论文的一般模式,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围绕“同情”这个话题,发散自己的思维,提出“什么是同情,即同情的本质是什么”的论点,然后分析论述“哪些人(事)值得同情,为什么”,如同情是对不幸的人的遭遇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可以结合白居易的《卖炭翁》《琵琶行》等分析,同情心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最后,表达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去同情。
关于同情
同情是人类道德的基本体现,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互助行为。拥有了同情,人在灾难来临,孤立无援之时,就有了一双强而有力的手支撑,让人可以依靠着这个走到希望的彼岸。
薄伽丘说过,对不幸的人寄予同情,是一种德行,确实地,在遭遇苦难的人面前,其他人相对而言就成了强者。当“强者”站在自我的制高点,俯瞰着这蝼蚁一般的芸芸众生,一种优越感就会油然而生。而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强者”能自发地产生一种去帮助他人的想法,就完全需要依靠其自身的修为了。品德的高尚与低劣也在此立马分晓。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仁者,爱人”,其中就包含着同情的含义。所以广义上说,《论语》中的各章节差不多都体现孔子的同情心;狭义上说,也可以从一些典型的话语中体现出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推己及人的态度,深刻反映了对他人的深切关怀。因此试想,当你处于弱势地位时,是否也不希望他人对你抱以冷漠态度,甚至落井下石加以奚戏嘲弄呢?
这也就引出了同情的本质内涵。同情二字,从字面上剖析理解,就是感同身受的情感。这不是一种高位者对低位者的恩赐、施予,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爱的理解和传递。在这种同情大爱面前,接受者也是有人格尊严的,给予者决不能因给予一些恩惠而自觉高人一等,妄图踩着这些底层人士的脊梁骨夸夸自耀。虽然有时接受者迫于生存压力也会无奈地接受这种同情,比如那些贫困学生,只因接受了一些企业家区区几千的助学金,就被要求戴着块牌子站在台上,以便让虚伪的企业家洋洋自得地向外人夸耀和展示他的丰功伟绩。在这种虚伪的同情面前,精神被烙印上了强烈的屈辱的痕迹。
同情作为一种美德,是一种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界限的大爱。但在同情心发挥作用的时候,请时刻不要忘记,对方是一个和你一样有人格有尊严的人,不要打着同情之旗而行侮辱之实。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年轻的乞丐,在地上铺了个卖铅笔的小摊。一天,一个商人经过,出于同情,买了一大把铅笔,但留下钱却未带走铅笔。因为他觉得这些铅笔还能让这个年轻人再赚一笔。但走出几步远后,他一想又觉不对,于是匆匆返回说是忘拿了铅笔,毕竟大家都是商人。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一高级酒会,被一衣冠楚楚的人士致谢,此人竟是当年的乞丐,因商人的那句“大家都是商人”而发奋努力,现在生活改变重大。所以,对于身处困苦的他人来说,你举手投足间的一个小细节也足以改变他们的命运。正如马尔登所说,同情是你所能给别人的最佳礼物。
有同情心是好事,但是不能太过泛滥以致事非不分。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的故事想必也是耳熟能详,这也说明不辨真伪地滥用同情,只会让一些坏人钻了空子,同时更会危害自己。
愿每一个人都有真正的同情之爱,也愿这种同情之爱更加理性,富有真正的人情味。
相关阅读
1 关于规则的作文200字
关于规则的作文200字 (一)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生活中也有各种规则,学校有学生法则,道路有交通规则,就连玩都有游戏规则,各种各样的规则约束着我们,让我们在各 【查看全文】
2 美在身边小学作文美在身边小学作文 (一) 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正在为各种募捐箱里奉献爱心的老人、孩子这时你感觉到的,是不是美呢?当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年轻人为老人让座时,老人及周 【查看全文】
3 70多年前,周立波创作了关于土改的小说《暴风骤雨》,小说所写的村庄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70多年前,周立波创作了关于土改的小说《暴风骤雨》,小说所写的村庄叫元茂屯,本名元宝屯。该村有个不雅的诨号光腚屯。村子穷,赵光腚们 【查看全文】
4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低碳环保成为许多城市常见的短途代步神器。 共享单车在大中城市投放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 【查看全文】
5 快乐的寒假作文350字快乐的寒假作文350字 (一) 今天我刚从湖南回到上海。春节这几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湖南大姨家过年,爸爸开车载着我和妈妈1月25号开车从上海出发,开了1360公里路,花了20个小 【查看全文】
6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怜悯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怜悯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助共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