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手写印刷体”随之上了热搜,网友对能写出如此“逆天”文字的人表示叹服

发布时间: 2020-04-10
高考结束,“手写印刷体”随之上了热搜,网友对能写出如此“逆天”文字的人表示叹服:光看字迹就要给满分。有学者认为,重视书写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的使命,在互联网时代,交流方式的多变使手写的功能性削弱,但汉字书写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在今天仍有重要价值。
但也有人认为,任何固定都是僵化的开始,作文不比内容,就看谁字好看,要求字体必须是印刷体,这样的要求抹杀了个性,这样的教育也不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详解】
此次作文的话题是围绕“手写印刷体”展开。肯定方认为:能写出如此“逆天”文字的人表示叹服:光看字迹就要给满分。有学者认为,重视书写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的使命,在互联网时代,交流方式的多变使手写的功能性削弱,但汉字书写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在今天仍有重要价值。反对者亦有之:某些网友认为:任何固定都是僵化的开始,作文不比内容,就看谁字好看,要求字体必须是印刷体,这样的要求抹杀了个性,这样的教育也不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本题重点在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一定要客观、公正地评判这些现象,避免片面、简单、静止地看待问题。可以就事论事,也可以从“手写印刷体”现象说开去,谈机械、模板化的弊端,对创新的束缚等等。
【立意角度】1.就事论事,从“手写印刷体”的角度。漂亮的排版、美观大方的书写、整洁的卷面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凡事能做到一个极致,就值得我们学习和鼓励。古人常说“惊其一而绝天下”,有这么一手漂亮的字,不仅增加了高考得高分的机会,同时也颐养了我们的性情,何乐而不为呢?我们都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家能够将汉字写得像印刷体,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弘扬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要想凡事都做到极致的人学习。学海无涯,艺无止境。
2.从反对者质疑的声音说开去。作文不比内容,就看谁字好看,要求字体必须是印刷体,这样的要求抹杀了个性,这样的教育也不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为什么现在的教育被人诟病,就是因为太多模式化、程序化的东西了。不仅仅是“手写印刷体”,前段时间教育的“黄冈”模式被“衡水”模式、“毛坦厂”模式取代,都是规模化的培养高分低能的做题机器,试问这样的教育对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到底有何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对国民素养的真正提高有何实质作用?相反,这其实是一种工厂的生产同规格的产品,严重地束缚了人的个性,更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对此,教育者应当三思。
3.将两种观点有机结合,辩证地思考和看待。我们首先要看到,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娟秀的字迹给人带来的益处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创新精神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我们知道,王羲之、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我们也知道近代的刘春霖,就是晚清的状元,他们都是靠漂亮的书写,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但是,时代在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还有无必要过多的强调这种“手写印刷体”。反过来说,一个学生读了十多年的书,竟然写不出工整、规范的汉字,这是对母语书写的无视,还是自身能力的不足。侈谈什么创新精神,连基本的笔顺笔画都弄不清楚、连基本的间架结构都没有形成,至于书法艺术的精髓更是无从汲取,这样的人又会于国于家有多大贡献?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


我为“手写印刷体”叫好!
近日,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孟瑞森老师发的一则消息也火了。孟老师将他的一个越南留学生写的作文发到网上,其娟秀工整的汉字简直如印刷体一般,让许多网友大呼“多年的学白上了”、“和字帖一样!自愧不如的请自觉转起!”“手写印刷体”随之上了热搜,网友对能写出如此“逆天”文字的人表示叹服,并感慨这背后需要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同时纷纷也晒出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习字本。
曾几何时,写一手好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从儿时的认真学写,到学生时代的临摹字帖,家长和老师的叮咛犹然在耳:“好好练字,字是人的第二张脸。”而如今,无纸化办公在减少现代人书写汉字机会的同时,也降低了其书写汉字的水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吕雪菊认为,重视书写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的使命。在互联网时代,交流方式的多变使手写的功能性削弱,但汉字书写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在今天仍有重要价值。正在读高三的吴同学就表示,一手俊秀工整的好字令他的作文时常被老师拿来做范文,并称其是中文的“手写印刷体”,让他很自豪。“我还带动了周围许多同学一起来练字。字写好了,不仅对作文,对今后的学习也大有好处。”
孟老师的微博一出,获得了人们的一片赞许。有网友打趣道:“看完这个字,我觉得门诊医生应该去学一下,那样就不会有看不懂的医嘱单了。”还有网友表示:“字真的写得很棒,希望不管是国人还是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都能认真对待写汉字这件事。开始学汉字的时候练字帖是很有用的,关键在于坚持。”中国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对写好字深有体会。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的郝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十分强调书写,她认为,书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郝老师身体力行,常常和学生分享自己亲手摘抄的精美文字,短到一两句席慕容的诗,长到一段张爱玲的独白,秀丽飘逸的字体引得学生纷纷效仿。
也有网友对“手写印刷体”“不感冒”,甚至嗤之以鼻,说什么作文不比内容,就看谁字好看,要求字体必须是印刷体,这样的要求抹杀了个性,这样的教育也不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而且侃侃而谈:为什么现在的教育被人诟病,就是因为太多模式化、程序化的东西了。不仅仅是“手写印刷体”,前段时间教育的“黄冈”模式被“衡水”模式、“毛坦厂”模式取代,都是规模化的培养高分低能的做题机器,试问这样的教育对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到底有何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对国民素养的真正提高有何实质作用?相反,这其实是一种工厂的生产同规格的产品,严重地束缚了人的个性,更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诚然,部分反对“手写印刷体”的网友的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思考过:能把手写体,写成“印刷体”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更何况世界上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吗?没有!他们都是独立的,有差异的。一如这个美女漂亮,另一个美女也很养眼,但是她们美得完全一样了吗?其实是各有千秋,各具韵味。
古语云,“字如其人”。写好字与内在修养呈正相关。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将“字如其人”描绘得淋漓尽致:“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唐正大认为,有过工整手书训练的人,会对汉字有一种深刻的亲切感和敬畏感,他们一般不会提笔忘字,更不会滥用技术去造字拆字。能够敬畏汉字,为写得一手好字而努力,说明你是一个具有美学追求和文化品位的人。河北师范大学的王友鸿老师认为,练习写字可以让人静下心来,养成做事井井有条的习惯。踏踏实实写字,是修心养性、磨练意志和提升自己的过程,也是感悟传统文化和书法家精神的途径。
汉字发展至今,走过了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蕴含着视觉艺术的审美追求。不可否认,在专家学者和社会有识之士呼吁重视汉字书写的同时,现实中能坚持练字、重视书写美观规整的人却是少数。我们在欣赏和佩服这些漂亮的“手写印刷体”的同时,自己也要身体力行,拿起笔来练练字。见字如面,字如其人。愿你也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也写得一手俊秀、潇洒的汉字。



相关阅读
1 春花艳,秋月明,峨眉秀,泰山雄,校园晨光,乡村夕照……风景无时不在

2022年中考作文题 春花艳,秋月明,峨眉秀,泰山雄,校园晨光,乡村夕照风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有的引人遐想让人愉悦,有的给人启迪催人奋进,有的 请以 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 【查看全文】

2 请以“劳动启示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幼小初高各学段。劳动成为中学生的必修功课,你在劳动教育中受到了哪些启示?请以劳动启示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 【查看全文】

3 一位游泳运动员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开始很顺利,但游到一半时,海上起了浓雾,运动员此

一位游泳运动员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开始很顺利,但游到一半时,海上起了浓雾,运动员此时在茫茫大海中,完全失去了方向感,他不知道该往哪里游,还要游多远才能上岸,越游越 【查看全文】

4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迅速》中说,有些人只追求表面上的快速,把本未结束的事草草了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迅速》中说,有些人只追求表面上的快速,把本未结束的事草草了结,其结果是一件本需做一次的事,却不得不回头重复多次。 【查看全文】

5 2019年底,《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出本年度十大流行语。其中包括“硬核”、“区块链”

2019年底,《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出本年度十大流行语。其中包括硬核、区块链、柠檬精、断舍离、文明互鉴、我太难了、霸凌主义、XX千万条,XX第一条等八个流行语。 看到上面八个流 【查看全文】

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读名句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受光于庭户见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