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标题自拟,副标题为“致父母的一封信”“致老师的一封信”或“致高三学长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 2022-07-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7岁的马克思写到: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如果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他实际上也是伟大的。但是,这声音很容易被淹没;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可能须臾而生,同样可能须臾而逝。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我们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
同学们,当你做目标选择的时候是否也曾有过马克思这样认真的考虑?请以高一学生小华的身份给自己的父母、老师或者已结束高考的某位高三学长写一封信,体现你对学习、生活或职业等目标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主标题自拟,副标题为“致父母的一封信”“致老师的一封信”或“致高三学长的一封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用即将高中毕业的马克思对青年人选择职业进行自我价值考量的论述文字,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青年人对内心深处所选目标(主要是职业目标)的坚定态度与价值认同。第二层通过“但是”来说明青年人自我坚信的目标和职业选择往往会动摇,会在短期内产生变化。第三层用“因此”和问句来总结和提醒即将毕业的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应采取的态度——反思职业选择的内驱力和警惕职业选择的迷惑性。
第二部分由材料中马克思对青年人职业选择的思考拓展到当下高中生对自我选择的思考。通过情境和任务引导学生在对生活、学习以及职业等方面的目标选择时表达自己的感悟或思考。可以是感性的体悟,也可以是理性的思考。给定了写作的任务和对象。写作任务是“写一封信”,写作对象是“父母”“老师”或“已结束高考即将毕业的高三学长”。
特定的任务和对象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要考虑“信”的文体特点,以及针对特定对象与身份所使用的对话形式。
第三部分是写作要求。必须使用主标题加副标题的形式,副标题明确写作对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包括所在学校的具体信息,家人、老师以及学长的姓名等相关具体信息,结尾以“小华”署名。
任务要求中有对话题的限定,即文章要围绕“青年目标选择”发表看法。这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指令,写作时可大可小,小到具体的职业选择,大到职业选择的方法、原则。不论大小,“各言其志”则可,切忌目的不明、方向不清。写作时要借助材料分析,找到切合自身的言说角度,逻辑自洽地表达看法,完成和父母或同学的交流任务。
同时,写作主体是即将中学毕业的学生。写作的对象是学长、老师或父母(二者是影响个体职业选择最大的可能性因素)。写作的目的是基于自身对社会人生的认知来思考问题,交流看法。写作时可以把自己对目标选择的思考提供给他人,也可以回应他人的想法进行沟通,但要注意写给学长、老师和写给父母的对象差别所带来的表达差异,即注意表达者的身份。
参考立意:
1.青年要有担当意识,以责任为目标。
2.完善自我目标,助力中国梦。
3.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4.我们一定要做个有目标有价值的人。



范文
               走各自的朝圣之路,通人类共同归处
——致父母的一封信
亲爱的父亲母亲:
展信佳。
明年夏日我将踏入人生的一个新阶段。父亲您与母亲曾笑谈:目标和职业选择自然离家近为最好。故今日我属此文成信奉上,谈谈我辈青年对人生目标选择的一些想法,希望您能够将它看完。
不知父亲您是否听说过“知识分子是一种业余精神”这句话?这是美国公共知识分子萨义德的结论,意指热爱在一个人的职业成就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心理学上讲,热爱是一种“生命冲力”,是可以使一个人在“铺满金钱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追赶月亮的动力。在目标选择中,热爱可以帮助个体实现生命的价值。古人说“不痴者不可与交”,因为痴者内心有热爱,有坚守。坚守自己内心的“痴念”,完成毛姆笔下的“一场艰难的梦想追寻”,行走在周国平笔下被精神光辉照耀着的“朝圣之路”,就是我对未来人生方向最美的期许。就好比您与我说过的阿尔贝特·施韦泽夫妇,他们深入非洲为麻风病人带去温暖——找到属于自己的兰巴雷内,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痴”呢?亲爱的父亲,不要笑我痴傻,到非洲去的人生目标选择是与我的梦想、我的热爱息息相关的。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您或许会问:这样的选择,“价值”在哪里?在我看来,作为青年担起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便是青年最重要的价值所在。青年是社会群体中最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梁启超先生说青年“如朝阳”“如乳虎”,青年不应该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阴沉木”般凡事为己不为社会。青年的职业选择应注重自己能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青年人要勇于跳出“体制化”怪圈,变身为支撑社会的脊梁。反观当下,父亲,我相信您也有所体会。许多青年人仍以“价格”来衡量自身的价值。私以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熏陶下的新时代青年,我们不能做“掌声里的木偶”而死于镜像,也不能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看客。您认为呢?
马克思说,青年在选择目标业时应该遵循的是“人类的幸福”与“自身的完美”,我认为这句话说得恰到好处。“人类的幸福”与“自身的完美”二者并非不可得兼,它们都是我今后人生目标选择中的重要考量。不仅如此,我想,所有的青年人都该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时代需要青年,我们殊途同归。
最后,我想以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话作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過于在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人生的使命。”
祝安好!
您的女儿
×年×月×日



相关阅读
1 描写春天树的作文

描写春天树的作文 (一)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旁栽着许多柳树。 春天柳树长出了点点嫩芽,微风轻轻地吹着细长的柳枝慢慢地长长了,树干也变得粗了、高了。夏天 【查看全文】

2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年广东省高三适应性考试)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一位先生上前说:我 【查看全文】

3 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票价未变,单程最低仅需两元;乘客多是车站周边村民,带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票价未变,单程最低仅需两元;乘客多是车站周边村民,带着农产品出山交易翻开2018年5月20日的人民 【查看全文】

4 我爱我的家乡作文500字

我爱我的家乡作文500字 (一) 我的家乡洞口,有周总理亲自命名的特产雪峰蜜橘。而我要介绍的是家乡的洞口塘。 有山的地方一般是有水的,洞口塘四面环山,中间有一条大河,形状 【查看全文】

5 请以“看见”为题目,写篇作文

写作 世间万物,人生百态,都可以被看见。看见是一种观察,看见是一种发现,看见是一种见证。 请以看见为题目,写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 【查看全文】

6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