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这一新规,你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①必须写议论文;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不得泄露考生个人信息。
【写作点拨】
对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的这一新规的评论,要切紧教育部对班主任批评权以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和强调来展开分析,阐述自 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条法规的出台,竟然“引发 了广泛的讨论和深思:批评教育, 这一看似天经地义的教师权力,竟 然到了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出面保 护的地步”这确实是一种反常的 现象。批评历来就是教育的一种方 式,或可说是为人之师的天然责 任,然而教育部的这一强调,反而 有画蛇添足之嫌。沿果溯因,可以联想到当前的教育现实,不少学生 在校期间是“老虎屁股一摸不得” 老师批评一下,动辄就有家长找上 门理论,甚至以自杀、出走相威胁, 更有甚者,出手打骂教师。在这样 的教育环境中,许多老师明哲保 身,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睁只眼闭只 眼,能忍则忍,能让则让,放任自 流,更不要说行使批评教育的权力 了。教育部出台这样的规定,可以 看出是出于对现实的无奈之举,以 至于出台政策来保障班主任的批 评权,这至少说明问题的存在已经 很普遍,到了不管不行的地步了。连一种最基本的教育方式,也需要 教育部授权的话,那不啻是教育的 悲哀,也折射出现在的教育在某种 程度上的堕落,更说明了师生关系 的紧张。老师连批评学生都不敢 了,教育还怎么进行?质量如何保 证?真的有些让人不敢深思。
而让人遗憾的还有,教育部的这个规定反而暴露出此规定的缺陷。现在国家明文规定“班主任有这个权力”如果没有这样的政策, 或许学生犯了错误,其他任课老师 都能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而这样的 政策一出台,反而让其他老师觉得 批评学生超出了自己的管理权限, 就不敢“多管闲事”了。其结果是,强化了班主任一个人的批评教育权力,而弱化了其他老师的这种权力,这是得不偿失的。
批评作为一种常见的教育方 式,适当运用是会有显著效果的。而我们总是容易走极端:要么对学 生批评的同时伴着体罚,要么连正 当的批评教育也不敢了。因此,针 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找到 相应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让批评 成为一种教育。没必要强调、授权 予某一类教育工作者有批评学生 的特殊权力,而应该让所有的老师 都明白:什么样的批评才是“适当 的”?迷信惩戒与体罚是应当摒弃 的,而适当的惩戒与体罚却是必要 的,而且是有艺术性的。
联系材料,辩证分析,沿果溯因,深思熟虑,我们就能够得到明确的立意启示。当然,800字左右的一篇文章,写作中切忌面面俱到,要尽可能选取自己感触最深、最有话说的一个角度来确定意旨:
①从 受教育者——学生角度来立意。可以从这一新规出台的背景角度切入,联系当前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批评教育学生竟然要用法规来 强调,可以看出当前学生心理承受 能力已弱化到了足以让人忧虑的 程度。
②从教育者——班主任、非班主任角度来立意。对于班主任来说,拥有对学生的批评权力原本是天经地义的,而现在竟然要教育部来授权,可以看出在赏识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批评教育正面临越来越萎缩的困境。对于非班主任教师而言,难道对学生的批评权已然成为班主任的专利?可以看出,这一新规本身就存在着弱化教师批评权的缺陷。
③从新规本身内容角度来立意“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力”什么样的批评才是“适当的”?应该说,迷信惩戒与体罚是应当摒弃的,而适当的惩戒与体罚却是必要的,而且是有艺术性的。可以从教育的艺术性来阐述自己对批评这一教育方式的认识。
让“批评”指引学生成长
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 主任工作规定》明确了班主任批评 学生的权力“班主任在曰常教育 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 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力。”
规定一出,即在社会各界引起 了广泛的讨论和深思,那么,班主 任到底该不该拥有这样的权力呢? 若班主任有了这种权力,对教育又 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班主任又该 怎样行使这种权力呢?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所以,每个人都会犯下或多或少、 或大或小的错误。正如圣人孔丘所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有些人可以自我纠正错误, 有些人却必须借助外力来纠错,而 作为学生来讲,老师,尤其是班主 任老师在这方面的作用尤为关键。
有人说老师是盏明灯,照亮了学子的求学路;也有人说老师是座灯塔,为求学的航者指引着方向。无论怎么说,在我的意识里,老师就是指南针,无论是在做学问上还是在做人方面。可这枚指南针的作用,有时需要通过批评的方式来发挥。
当你在求学路上因没有足够 的坚强和毅力而选择放弃的时候,老师的批评就是当头棒喝,让你意识到自己的懦弱,因而重整旗鼓, 奋发向上;当你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遇到一些小小的磨难就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的时候,老师的批评就是春风化雨,让你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因而鼓足勇气,迎难而上;当你在人生的选择中偏离本性与正义,价值观念开始扭曲的时候,老师的批评就是矫形器,让你明白自己的盲目,因而明辨是非,通晓大义。总而言之,老师的批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它能使学生成长。
当然,我所说的批评是指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而并不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惩罚。批评,可以是学子犯错误后的几声责备,可以是学子误入歧途时的几句提醒,更可以是学子迷失自我后的_个信任的眼神。这几声责备,几句提醒,一个眼神,就很可能让迷途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人才,而教育的方式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但不同的学生适合不同的方法,因此教育也必须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误人子弟。
作为学生的我们,行走在艰辛的求学路上,需要放松,也需要压力;需要鼓励,也需要批评;需要自由,也需要约束。
成长中摸索的我们,不拒绝任 何_种促进成长的力量,哪怕是批评!
【点评】这篇作文,很好地体现了“时评类”作文的写作特征。文章扣紧班主任批评权的必要性来作文,开篇先用精简的语言交代事件主体,并联系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深思,连续提出了三个问题:“班主任到底该不该拥有这样的权力呢?若班主任有了这种权力,对教育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班主任又该怎样行使这种权力呢?”这样便为下文的论述树起靶子,指向明确,确保了文章观点的明确统一。正文论述更是以层层剥笋的笔力, 运用层进式的结构来分析论述,体现了构思的严谨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学生的成长总会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而教师的纠错则很好地起到了指南针的作用,“可这枚指南针的作用,有时需要通过批评的方式来发挥”。有了前面的铺垫,认识自然水到渠成。接下来的分析,则更体现出论述的深透性。”老师的批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 它能使学生成长”。这几声责备,几句提醒,一个眼神,就很可能让迷途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分析并没有停留于浅显的层面,而是呈现出一种渐 进式的深入态势,体现出作者出色 的分析思辨能力。文章结尾更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以一句“成长中摸索的我们,不拒绝任何一种促进成长的力量,哪怕是批评”的热切呼吁来收束全篇。全文紧扣材料论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分析合理,收放自如,行文从容自然,结构严谨有序,不失为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
相关阅读
1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低碳环保成为许多城市常见的短途代步神器。 共享单车在大中城市投放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 【查看全文】
2 70多年前,周立波创作了关于土改的小说《暴风骤雨》,小说所写的村庄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70多年前,周立波创作了关于土改的小说《暴风骤雨》,小说所写的村庄叫元茂屯,本名元宝屯。该村有个不雅的诨号光腚屯。村子穷,赵光腚们 【查看全文】
3 关于规则的作文200字关于规则的作文200字 (一)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生活中也有各种规则,学校有学生法则,道路有交通规则,就连玩都有游戏规则,各种各样的规则约束着我们,让我们在各 【查看全文】
4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怜悯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怜悯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助共存 【查看全文】
5 快乐的寒假作文350字快乐的寒假作文350字 (一) 今天我刚从湖南回到上海。春节这几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湖南大姨家过年,爸爸开车载着我和妈妈1月25号开车从上海出发,开了1360公里路,花了20个小 【查看全文】
6 美在身边小学作文美在身边小学作文 (一) 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正在为各种募捐箱里奉献爱心的老人、孩子这时你感觉到的,是不是美呢?当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年轻人为老人让座时,老人及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