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小李是同学眼中的学霸,身高1米7的他体重却只有90斤,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小李说,因为身体瘦弱和性格内向,不喜欢体育锻炼。同时,高三学业繁重,所以他更愿意待在教室看书。1917年,年仅24岁的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文章中“国力苶(苶:nié,疲倦,精神不振)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两句令你深有感触。
作为小李的同学,请你给小李写一封信,劝他改变对体育锻炼的想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解析】
本题目属于双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两则材料角度不同,中心一致。
考生审题时,需要分别概括出每则材料的侧重点:
第一则材料陈述小李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认为是身体不好和性格内向、学业繁重所致。很明显小李将不锻炼的结果都归于外因,没有正确理解体育的作用及体育与学业的关系。考生分析问题时,只有回到小李自身才能完成任务指令,即“劝他改变对体育锻炼的想法”。
材料第二段引用毛主席的两句名言,揭示体育对个人和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考生立意时可以综合理解,写体育对个人的作用、体育对学业的促进作用、体育与民族未来的关系等。
题目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中的“体育”不能等同于“体育课”,如果考生围绕现实生活中体育课存在的种种问题展开论证,则会被视为偏题。
另外,文体限定为“书信”,考生需要正确把握书信的基本格式,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都要具备,还需注意对象关系,以同学的身份写信,行文风格、叙述口吻等细节也会影响文章的品质和阅读感受。
【参考立意】
1.切题立意:
(1)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2)文明精神,野蛮体魄。
(3)练就“钢筋铁骨”,修好学问道德。
(4)体弱内向不是拒绝锻炼的理由。
(5)民族之体强,复兴之路长。
(5)学霸还需体强壮。
2.偏题立意:
(1)体育课再也不能“缩水”了。(材料的中心是“体育锻炼”,不是“体育课”,概念不同)
(2)不参加体育锻炼是个人自由。(价值判断有误,没有完成任务指令)
体育锻炼谱写美好青春
小李同学:
你好!
我们都知道,伏尔泰曾言:“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能够让我们身心健康,身体强壮,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可学习成绩如此优异的你却十分瘦弱,作为你的同学,我十分担心你的身体能不能扛过高三如此繁重的学业,你可是我们班的“头号种子”啊!我真切希望你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在高三学习中更好地迎狂风,斩荆棘,破巨浪!
体强壮而力充沛,学有力而功加倍。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也许对于你来说,是浪费了高三学习宝贵的时间。但我却说,在课余时间体育锻炼,能让我们舒展一天的压力,“四月的天空如果不肯裂帛,五月的袷衣又如何起头”只有有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摆脱生活的束缚,高三的我们才能打好一场“持久战”,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可见,体育锻炼并不是将时间的肆意挥洒,更不是对自己的恣意放纵,这种劳逸结合的方式是对时间和身体的充分利用,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毛泽东言,“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就是这个道理吧!
体强健而悦身心,悦身心而性开朗。也许对于内向的你,会认为在体育锻炼中交际实在比较困难。可是我却说,体育锻炼恰好是一个结交朋友的机会。它不如广泛社交般复杂繁琐,要求面面俱到,体育运动只需要简单的交流,何尝不是一个帮助你走向开朗的机会呢?纵有广西省高考状元杨晨煜在刻苦学习中热爱篮球,在收获730分惊人成绩之间,更塑造了一个乐观向上的“大男孩”;横有桌球王子丁俊晖学业不成,被人嘲笑,但在桌球上播种了汗水,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在赛场上找回真正的自己。可见,体育锻炼不失为你逃脱心魔的不二法宝。
体强劲而武风振,武风振而国力强。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上的“国力苶”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我想对你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需要体魄强壮的青年。旧有言:“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如果你能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你一定能成为兼优精神和体魄的栋梁之才。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国家的新血液,民族的曙光,我们打造成钢铁之躯必应由锻炼实现。“乳虎潜翼,鳞爪飞扬”,去运动吧!为国家和民族 燃烧青春的血与泪。
高三的匆忙只是人生的一页,但更需要用激情和活力去书写。希望我的话语能帮助你“摆脱冷气”。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在充满朝气的青春,去运动吧!唯体育锻炼展现学子全面的风采,唯体育锻炼将我们的年华谱写成动人华章!
你的同学:XX
2020年1月7日
点评:
本文审题精准,抓住了“劝说小李改变对体育锻炼的看法”这一任务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小李存在的三个问题:高三学业太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一一驳斥,主体部分先立后破,劝导时道理充分,思路连贯,能结合材料中毛泽东在《新青年》上的观点从国家和民族来谈,并能补充延展事例,引用得当,说服力强。段首句借助顶针手法,一些诗句的引用和短句运用也增添了文采。
强身健体,点亮生命(55分)
亲爱的小李:
你好!今日阅读毛主席的文章《体育之研究》,对其中“国力苶弱,武风不正”之忧虑与“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之寄望深有感触,令我不禁想到平日不爱运动的你。作为同学与朋友,请你听我一句劝:强身健体,方能点亮生命。
也许你会说,你的身体瘦弱,根本不适合体育锻炼。此言差矣。“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这一可忧现象,何尝不是由缺乏锻炼导致的?由于瘦弱而不运动,只会使身体离健康渐行渐远,恶性循环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更何况,羸弱不能作为逃避锻炼的理由。君不见,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老先生,不论是埋身于繁忙劳累的国事之时,抑或是奔波于应接不暇的外交之刻,皆每日“雷打不动”地慢跑二十分钟,以此保持自己强健的筋骨与高质的睡眠。朋友!七旬老人尚能坚持体育锻炼,我们身为八九点钟的太阳,新的时代的蓬勃青年,以体弱之由不去运动,岂不羞愧?由此观之——强身健体,方能点亮生命之体魄。
也许你会说,你的性格内向,向来不喜欢喧闹的体育锻炼。此言错矣。毛主席在文章中谈到:“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正因为内向,才更应该进行锻炼,以此修身养性,提高道德的水平。君不闻,素有“精英摇篮”之美称的伊顿公学,在文化课之余,几乎将一半时间留给了体育课。在板球与划艇的激烈角逐间,学生变得更加的开朗与外向,面对生活与学习的态度更积极,更是学到了在课堂上难以传授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朋友,这样看来,体育锻炼难道不是克服你的内向性格,学会外向积极对待生活的一剂良药吗?由此观之——强身健体,方能点亮生命之德行。
也许你会说,高三学业繁重,何必浪费在教室看书的宝贵时间去运动呢。此言谬矣。“学问之进修勇而收效远”,是运动能够给你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好处,又怎能以“浪费时间”一言蔽之!古时《吕氏春秋》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只有运动的事物方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亦只有常锻炼的高三学子能维持长久的学习干劲与精力。否则,若因为学习压力无法释放而感到疲惫,效率岂不更为低下?在清华大学推崇的“7+1>8”战略中,七小时的学习加一小时运动远大于八小时学习所得,也正是运动使学习提效的道理。由此观之——强身健体,方能点亮生命之学问。
体魄壮后德行进,收效远时学问修。强身健体必常记,点亮生命行不休。愿你能改变陈见,爱上锻炼,做一个学习与体育双成就的真学霸!
你的同学爱体
2020年1月7日
点评:
本文有四大亮点:一、情景感、对象感、任务意识强。充分利用开头、结尾、主体段首回扣小李对体育极不重视的“情景”,以“小李同学”的身份完成“改变他对体育锻炼的想法”的任务,表述得体。二、审题精准,重点突出。以帮助小李同学,改变他的想法为重点,设计了三个驳论段,澄清了小李以“身体瘦弱”、“性格内向”、“高三学业繁重”为理由,而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三方面错误认识;驳论中,突出地运用了毛泽东在《新青年》中关于“民族之体质”“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的论述,以之为说理基础,清楚地澄清了小李的错误认知,成功的贯彻了题意。三、思路清晰。主体三个层次,依次帮助小李提高三方面认识,每一层的思路推进也很清晰:树靶子——引毛泽东的论述说理——拓展思路,运用中外事实论据,特别是用中外年轻人热爱体育,从而促进学习,培养更积极生活态度的例子打动对方——段末强调分论点。四、本文论据充实,例证法、引证法,使文章有说服力;语言简洁流畅,多处反问句的成功运用,也增强了语言的力度;书写美观,更添阅卷者的好感。
稍显不足的是,文中的说理欠深度,有些简单。
健康中国,美好人生,体育先行(54分)
亲爱的小李:
甚久不曾联系,想念你至深,不知自上次你的大病以后,近期你的身体有无好转?此番写信,我正是希望能够劝劝你多加体育锻炼。请你明白:体育,是美好人生的基础,也是构筑健康中国之必需。
《诗经》有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体育正是可以切磋琢磨积极人生的硎石,锤炼我们的美好品质。你可知晓古时孩童必备的六艺?御射是孩童成长的必修课。驰骋沙场,锤炼的不仅是强壮的体质,更是阳刚魄力;射箭苍穹,凝聚起浩荡豪放的民族品格。毛泽东也曾如此评价体育之重: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书本知识是可以与体育锻炼兼具的!你所说的身体瘦弱和性格内向,我认为并不是远离体育锻炼的借口。恰恰相反,正因体质虚弱,才更需通过锻炼塑造强壮的体格;也正因性格内向,积极参与集体体育活动,更能让你收获友情的喜悦。体育锻炼加强了,方能如易卜生所言的:“将自己锻造成器”。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强壮有力、精神昂扬的公民,是国家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要展示这张亮丽的名片,却依旧任重道远。百年前,鸦片流毒荼害了一代代中国人,“东亚病夫”的耻辱从此在中国人头上打下烙印,毛泽东深忧此番“可忧之现象”,“国力苶弱,武风不振”的国度,必然培养不出武风彪悍、能打胜仗的人民军队。今日,畸形的教育导向下,体育锻炼被放在了末位,“小眼镜”“小胖墩”层出不穷——如此之青年,又何能以坚毅的意志迎接新的时代的挑战?又何能以强壮的体魄实现强军、富国、复兴之梦?我想,你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不仅是助力你拥有更加健康的人生,更是为健康向上的中国建设,熔铸属于你的那份不可或缺的力量。
高三是奋力冲刺的阶段,但在学业冲刺之时,可不能把身体落下。学业繁重不能成为放弃体育锻炼的理由。你可知梁思礼贯彻其父梁启超的杂学教育理念,在刻苦钻研之时不忘各项体育运动,将生命活出新的高度和维度。我相信你也可以如他这般,在拼搏之时抽出固定的时间,养成每日运动的好习惯,发现自己的长项。你也可以融入集体运动,在合作与竞争中绽放属于你自己的光彩。在“健康中国”国家民生工程大力推进的今天,你更可以参与到社区健身、城市全民健身的活动中,感受属于体育锻炼的一份独特魅力。
“我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我相信,体育,必定是照亮你的人生、璀璨中华前行的那颗最夺目的明珠。青春,就要动起来
你的同学
2020年1月7日
点评:
本文有以下亮点:
1.思路清晰严谨,构思颇具匠心。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体育,是美好人生的基础,也是构筑健康中国之必需。简洁有力,呼应标题!二三段分别从“体育可以切磋琢磨积极人生,锤炼品质”和“中国公民强身健体助力健康中国”两个层次展开论述,先驳后立,有理有据,富有气势。第四段设身处地,想小李之所想,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既化解其担忧,又给出切实建议。结尾再次呼应标题及中心论点,层次清晰,整体感强。2.思想深刻,论据材料丰富。中外名言警句、古今文化名人、当下社会现状,洋洋洒洒,有似信手拈来,且对论据材料评析论述精准透辟。3.任务意识强。本题为带有交际语境写作要求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作者在写作中,情景意识、读者身份意识、文体要求、写作目的等各种任务都完成得足够漂亮。4.文采斐然,笔力雄健,书写漂亮。
不足之处是:对小李错误思想认识批驳欠深度。
相关阅读
1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低碳环保成为许多城市常见的短途代步神器。 共享单车在大中城市投放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 【查看全文】
2 美在身边小学作文美在身边小学作文 (一) 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正在为各种募捐箱里奉献爱心的老人、孩子这时你感觉到的,是不是美呢?当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年轻人为老人让座时,老人及周 【查看全文】
3 关于规则的作文200字关于规则的作文200字 (一)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生活中也有各种规则,学校有学生法则,道路有交通规则,就连玩都有游戏规则,各种各样的规则约束着我们,让我们在各 【查看全文】
4 70多年前,周立波创作了关于土改的小说《暴风骤雨》,小说所写的村庄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70多年前,周立波创作了关于土改的小说《暴风骤雨》,小说所写的村庄叫元茂屯,本名元宝屯。该村有个不雅的诨号光腚屯。村子穷,赵光腚们 【查看全文】
5 快乐的寒假作文350字快乐的寒假作文350字 (一) 今天我刚从湖南回到上海。春节这几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湖南大姨家过年,爸爸开车载着我和妈妈1月25号开车从上海出发,开了1360公里路,花了20个小 【查看全文】
6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怜悯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怜悯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助共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