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有点火。这个词指的是一群来自农村地区的贫寒学子

发布时间: 2022-08-1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有点火。这个词指的是一群来自农村地区的贫寒学子,依靠题海战术与学业高压考进一流高校,但在大学期间乃至毕业后就变得泯然众人,甚至面临“毕业即失业”风险。
这个词主要来源于网络,是对那些毕业于“985”“211”大学,却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子的描述。希望通过讨论如何“脱困”,以帮助他们实现“自救”。该话题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这个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农村地区大多数学子的高中生涯都是在做题与高压学习中度过的,城市学子则相对接触了更多其他教育资源、培养了更多兴趣爱好。这种教育差异,在目前社会中是很普遍的,而造成这种资源差异的原因之一,正是城乡二元结构。从这个角度上说,通过教育改革、社会改革,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人才选拔通道,打破限制阶层流动的桎梏当然很重要,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城乡融合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话题,很容易让人想到最近流传颇广的另外一篇文章——《看不见的二本学校学生》。作者是南方一所普通二本院校的教师,入职14年,教过4000多名学生。他认为,二本院校的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的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了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作者以班主任的身份,观察了06级某班学生的命运,目睹了这个班级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从学生时代到完全步入社会的状况。她得出的结论是:“整体上,对80后一代孩子而言,在房价平稳低廉、经济上行的阶段,他们通过各种努力和尝试,大都能拥有一份让人踏实的工作,并在工作的庇佑下,得以成家立业,实现读书改变命运的古老承诺。”这个结论令人信服。
与那些多数毕业于一流高校的“小镇做题家”相比,这些二本学校的年轻人整体所拥有的条件还不如他们,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也能拥有一份踏实的工作,并安稳地成家立业。“擅长做题的孩子”从较低的起点出发进入名校,本身就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优秀者。但是,他们也因此背负了更多的家庭希望,对自己的未来有更高的期望。这也是他们内心失衡、自感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每个人的发展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定,教育是摆脱父辈生活轨道最重要的途径,但并不是所有限定都能被个体所突破,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事实。另外一个事实则是,大部分人的生活,都逃不出“庸常”二字。走出小镇,头顶光环,进入大城市,却遭遇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落差,这是难免的。但不必为此自怨自艾,甚至颓废、悲观。摆正心态,脚踏实地继续努力,朝着目标前行,生活自然不会辜负这份努力。就像“擅长做题的孩子”中的很多人,虽然他们有叹息,但更会反思,并在梳理过往中寻找出路。他们深知,进入大学之后的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
上述材料激发了你怎样的思考,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阅读材料,我们可知,材料讲了何谓“小镇做题家”以及该话题在网上引发的热议。结合材料第三段“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公平的人才选拔通道”“打破限制阶层流动的桎梏”“城乡融合发展”等,考生可思考健全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确保社会活力,无论小镇青年还是城市学子,都是用通过自身的本领和特长,获得工作的岗位和资源,设立合理的综合性机制,既要有标准严格的考试,让寒窗苦读数十载的年轻人有逆天改命的机会,也要有多样化科学的考察,让有专长的人或者综合素质均衡的人才脱颖而出,只要公平的机制在,社会阶层流通的渠道就在,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就会源源不断。结合材料第四段“他们通过各种努力和尝试,大都能拥有一份让人踏实的工作,并在工作的庇佑下,得以成家立业,实现读书改变命运的古老承诺”,考生可思考,相比出身大城市的优越,从小镇通过奋斗走出来的年轻人,反而是更值得尊重与敬佩的,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没有哪一个人的人生之路一帆风顺。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坚韧的青春无不是迎着困难和迷茫披荆斩棘,出生于哪里从来都不是影响人生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相信,穷且益坚,重拾自信,乘着梦、追着光、挟着勇气,继续跋涉。结合材料五六段“内心失衡、自感失败”“摆正心态,脚踏实地继续努力,朝着目标前行”“在梳理过往中寻找出路”“进入大学之后的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考生可思考,当下社会城乡发展的确有差异,也的确有一部分先富了起来,但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不会改变,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工程已然开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不应以家庭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倾轧,也不可因物质条件不富足,而仇视城市里相对经济条件好的同辈,坚信“奋斗改变命运”,面对现实困境也不自暴自弃,选择扼住命运的咽喉,创造底层逆袭的奇迹并实现人生的梦想;更要把视线聚焦在未来,聚焦在能为祖国做的贡献上面。行文构思时,我们可以写每一个“小镇做题家”都值得赞扬,首先可以结合材料解读何谓“小镇做题家”,为何“小镇做题家”再次出圈。紧接着分析如何看待“小镇做题家”,列举因收到上海交大研究生录取通知而走红的外卖骑手高帅旗、西安交大博士毕业的医生等例子,论证能够通过努力奋斗,用读书改变命运的他们,本就该值得肯定和鼓励;国家强大、社会进步正得益于无数“小镇做题家”的不懈努力。最后结合现实总结,“小镇做题家”不应是贬义词,而是茁壮成长、积极向上的代名词。我们每个人都是“小镇做题家”,做好时代“考题”,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立意:
1.自强不息,努力奋斗。
2.摈弃自卑,寒门是相对概念。
3.磨砺促人成长,知识改变命运。
4.教育呼唤社会公平公正。



相关阅读
1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查看全文】

2 我爱我的家乡作文500字

我爱我的家乡作文500字 (一) 我的家乡洞口,有周总理亲自命名的特产雪峰蜜橘。而我要介绍的是家乡的洞口塘。 有山的地方一般是有水的,洞口塘四面环山,中间有一条大河,形状 【查看全文】

3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年广东省高三适应性考试)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一位先生上前说:我 【查看全文】

4 描写春天树的作文

描写春天树的作文 (一)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旁栽着许多柳树。 春天柳树长出了点点嫩芽,微风轻轻地吹着细长的柳枝慢慢地长长了,树干也变得粗了、高了。夏天 【查看全文】

5 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票价未变,单程最低仅需两元;乘客多是车站周边村民,带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票价未变,单程最低仅需两元;乘客多是车站周边村民,带着农产品出山交易翻开2018年5月20日的人民 【查看全文】

6 请以“看见”为题目,写篇作文

写作 世间万物,人生百态,都可以被看见。看见是一种观察,看见是一种发现,看见是一种见证。 请以看见为题目,写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