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以“有这样一句名言”为题目,分享你对某句名言的感悟及从中获得的启示。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立意:写作时可任选一句自己熟悉,有深刻感触的名言来写,可以是关于成功的,如“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 —— 卢梭”;关于苦难的,如“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贝多芬”;关于坚持的,如“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关于友谊的,如“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 —— 马克思”;关于时间的,如“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 —— 梁实秋”;……
写作角度:本题为命题作文,不能自拟题目,只能以“有这样一句名言”为题目,写作重点为“你对某句名言的感悟及从中获得的启示”。文体可自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和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有这样一句名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可谓是精辟,不但在封建社会中对君王起到了警示作用,而且这句话运用到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也是非常恰当的。
汉武帝抗击匈奴,适应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使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迎来了大汉帝国的强盛: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为国事忧劳出现了“贞观之治”,清朝皇帝康熙发展农业,重视经济发展,团结各民族关系,为了国家费尽心血终于揭开了‘康乾盛世“的序幕。这些都能够说明为国事忧劳,为社稷忧劳就会赢得百姓的拥护,迎来国家的强盛局面。
相反,秦始皇在励精图治统一天下后,不再为国事忧劳沉溺于游玩享乐,劳民伤财大修陵墓,到各地游玩,修建大型宫殿。终于引起了民众的愤怒,民众不断反抗秦的暴政,最终秦二世而亡。南唐后主李煜沉溺于歌舞词曲,不为国家社稷,不体谅民情发展经济,最终沦为亡国之主。这类例子都说明了贪图享乐为国担忧最终只会导致亡国杀身的下场。
帝王由于辛劳而使国家兴盛,由于享乐而是国衰自身灭亡,那么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呢?忧劳可以使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思进取只图享乐则会断送我们的事业,阻挡我们走向成功,这样的例子在当代有很多。
刘青山,张子善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能不受诱惑,为了党的事业不断奋斗拼搏。而在新中国时期,放松了自己,大肆贪污受贿,最终受到惩罚;成克杰出生贫寒,为自己理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如愿所偿,可当他拥有高位时却利用职位大肆中饱私囊,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都是血的教训,教导我们应当时刻加强对自身的要求,为自己的理想辛劳不断的为之奋斗,在实现自己的目标后也不能松懈。若是不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最终也会导致自己事业的断送,但如果你兢兢业业,你就会达到事业的顶峰。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我要牢牢记住,并以此激励自己,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的奋斗,在自己理想实现后,加强对自身的要求,使自己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审题:本题的指导性很强,名人名言就是浓缩着各种精神营养的宝贵食粮。一句精辟的格言,往往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古往今来,多少有志成材的青少年在这些闪烁着思想和智慧光芒的名人名言的启迪和鞭策下,走上了成功的道路,创造了卓越的业绩,享受着幸福的人生! 名人名言是生活的教科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生的真谛,掌握自己的命运。掌握一定数量的名人名言对人生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相关阅读
1 美在身边小学作文
美在身边小学作文 (一) 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正在为各种募捐箱里奉献爱心的老人、孩子这时你感觉到的,是不是美呢?当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年轻人为老人让座时,老人及周 【查看全文】
2 关于规则的作文200字关于规则的作文200字 (一)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生活中也有各种规则,学校有学生法则,道路有交通规则,就连玩都有游戏规则,各种各样的规则约束着我们,让我们在各 【查看全文】
3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低碳环保成为许多城市常见的短途代步神器。 共享单车在大中城市投放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 【查看全文】
4 快乐的寒假作文350字快乐的寒假作文350字 (一) 今天我刚从湖南回到上海。春节这几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湖南大姨家过年,爸爸开车载着我和妈妈1月25号开车从上海出发,开了1360公里路,花了20个小 【查看全文】
5 70多年前,周立波创作了关于土改的小说《暴风骤雨》,小说所写的村庄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70多年前,周立波创作了关于土改的小说《暴风骤雨》,小说所写的村庄叫元茂屯,本名元宝屯。该村有个不雅的诨号光腚屯。村子穷,赵光腚们 【查看全文】
6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怜悯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怜悯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助共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