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
“人”,强调自我,小我,是特立独行,也会孤独寂寞。
“从”,表示相随,相伴,我追随人,也有人跟从我。
“众”,指多人组成一个群体,可万众一心,也可能盲目从众。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目。写好作文的前提保障是审准题立佳意。所以先细读材料,审清题意确定题旨。材料主体有四段构成,每一段为一行,都属于对汉字的注解内容,后三行是对第一行中三个词的具体阐释,可见是总分关系。立意若是综合而言,取自第一行(段):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但开口太大不好写,所以可以适当放宽审题,从四段中哪个角度立意都可以,学生的角度可能会五花八门,关键看行文。
1.从“人”立意——个人的作用
选第一或二则“人”的立意,谈独自、特立独行可以,但单写独立,谈孤独寂寞的价值就偏题了。因为第二则材料是从褒贬两个角度辩证而言的,原文语境也是“个人"与“众人”的比较中谈“人”的。这里的“独”应是”众”的反义词。应该从特立独行和孤独寂寞两个角度辩证而言。
2.从“从”立意——谈如何从,如谈盲目从众
“从”这个立意,谈“盲目从众”这个小切口论题可以,但”谈盲从”就扩大内涵了,有些偏题。”众”没有了。
3.从“众”立意:——众人的作用(万众一心)
从“众”的内容关系:“万众一心”和“盲目从众”——可单独立意,也可以辩证而言,如万众一心好,但也不能盲目从众。
4.从“人”与“众”二者的关系立意——但行文中能谈清二者辩证关系的文,要高于割裂谈的。如独也好,众也好,各有各的好,就结束了。
人与众的关系,写成谈量变与质变、谈积累——也偏题。
5.从“人”“从”“众”三者的关系立意——立意切口太大。行文中要谈三者的辩证关系,不能三者是独立的,各是各,仍然割裂。
如果仅仅是各写各的好,没有写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行文再好最多40分。
(1)小我也有巨大的能量。
(2)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3)当代社会“众”的重要性。
(4)人不可盲目从众。
(5)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千万个臂膀扛起希望
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那么14亿人是什么呢?我想,是力量是希望,当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时,定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翻开中国的奋斗史,你会发现,正是亿万人民万众一心,才造就出令人企及的丰碑。当风沙肆虐、黄土漫天的赛罕被上升起一片绿色海洋;当道路崎岖、地势陡峭的贵州山间,建起一座可观宇宙的巨大望远镜;当神秘未知、难以企及的宇宙间连出了完整的北斗系统……你会发现,无数的人民万众一心,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扛起这个国家从一穷二白走向国富民强,更将走向伟大复兴之路的重任。
看到中国的2020年,这个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国家从一片热闹喜悦中沉寂下来,可每当灾难来临之时,便有无数人民挺身而出,万众一心,就地凝聚起风雨无阻的力量。从84岁的钟南山院士逆行赶往武汉的坚毅与刚强,到张伯礼院士行大医之道传承中医药文化,从铁人张定宇奔波在战役一线,到陈薇院士“除了胜利,别无选择”的豪迈与力量……岂止是他们,跟随在他们身后的,还有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万万千千的快递小小哥、千千万万的建筑工人,全体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举国同心,为这个国家撑起前行的希望,指引我们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昨天到今天,我们已万众一心地踏过如铁的征程。从今天到明天,我们仍然要万众一心迈向如铁的难关。我们都应明白,中华民族发展到现在,越是梦想触手可及之时,越是“船到中流浪更险,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就更离不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年一代,我们更应当提升自己,融入集体。无论是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团队,还是办公室中编辑文本的工薪职员,都挥洒汗水在自己的团队之中。
只要大家劲儿往一处使,万众一心,定能在中国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
人不可盲目从众
人类自古以来便是群居动物,但人类不同于其他生物,人类有独立自我的思考能力,这显示了我们的不同。因此,我认为,人不可盲目从众,而是要在保持自我思考的同时,融入集体。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繁多复杂,人们要在繁杂中保持自我,不盲目跟风。在各大网络媒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网红”这样的字眼出现在各种地方。景点、餐厅,甚至是某一用品,都在被“网红”修饰。许多人处于从众心理,不想清楚自我是否需要,是否有能力承担就盲目消费,到最后不仅没有好的体验,还会在心里留下无尽的悔憾。盲目从众甚至能带来惨重的后果。几年前的上海滩跨年夜,无数人抱着“凑热闹”“别人都去我也去”的心里涌到江边,造成了严重的踩踏事故。盲目从众导致缺少思考的空间,难以静心提升自我能力。如果人人都以这样的方式学习或生活,那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区别?因此,保持自我思考、选择的自由权利,不盲目跟风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保持自我并不是封闭自己,使自己离开群体。群体与社交是我们无法避开的,我们应懂得选择,明白什么叫齐心协力,什么叫盲目从众,当一群人都有目标,互相扶持着一起朝目标努力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正如我们的学习,只一味地跟着尖子生屁股后面追赶,不清楚自己目标的学生只会被累垮,拥有自我的学习方法和自己的目标,才能获得进步和大幅度提升。在集体中保持自我思考能力,与集体共同进步是集体与自我的平衡。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记牢孔子那句“三思而后行”,不要被信息搅扰了大脑,不要盲目从众,保持自我的创新思考能力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我想新时代青年应作为集体中的引领者,思考者,而不是成为浑浑噩噩过完一生的盲目追随者。这样才可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
总而言之,人不应盲目从众,而是在融入集体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关阅读
1 一位游泳运动员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开始很顺利,但游到一半时,海上起了浓雾,运动员此
一位游泳运动员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开始很顺利,但游到一半时,海上起了浓雾,运动员此时在茫茫大海中,完全失去了方向感,他不知道该往哪里游,还要游多远才能上岸,越游越 【查看全文】
2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迅速》中说,有些人只追求表面上的快速,把本未结束的事草草了结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迅速》中说,有些人只追求表面上的快速,把本未结束的事草草了结,其结果是一件本需做一次的事,却不得不回头重复多次。 【查看全文】
3 春花艳,秋月明,峨眉秀,泰山雄,校园晨光,乡村夕照……风景无时不在2022年中考作文题 春花艳,秋月明,峨眉秀,泰山雄,校园晨光,乡村夕照风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有的引人遐想让人愉悦,有的给人启迪催人奋进,有的 请以 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 【查看全文】
4 请以“劳动启示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幼小初高各学段。劳动成为中学生的必修功课,你在劳动教育中受到了哪些启示?请以劳动启示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 【查看全文】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读名句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受光于庭户见一 【查看全文】
6 2019年底,《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出本年度十大流行语。其中包括“硬核”、“区块链”2019年底,《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出本年度十大流行语。其中包括硬核、区块链、柠檬精、断舍离、文明互鉴、我太难了、霸凌主义、XX千万条,XX第一条等八个流行语。 看到上面八个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