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刚刚落幕的东京奥运会上,我们致敬“勇夺首金”的杨倩,为她备赛阶段不断稳定心态、专注于提高自身而动容;我们亦致敬“无冕之王”的苏炳添,为他持续改进技术、执着于超越自我而喝彩;而此届奥运会中金牌榜的比拼更是激烈:中国代表队一度以34金领跑奥运金牌榜首,“中国第一”的求胜强音奏起;比赛收官之日,当美国队在金牌榜首以39:38反超中国时,“功亏一篑”的失落声阵阵。
材料二:《曾国藩家书》云:“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析
材料第一层:
在刚刚落幕的东京奥运会上,我们致敬“勇夺首金”的杨倩,为她备赛阶段不断稳定心态、专注于提高自身而动容;我们亦致敬“无冕之王”的苏炳添,为他持续改进技术、执着于超越自我而喝彩;而此届奥运会中金牌榜的比拼更是激烈:中国代表队一度以34金领跑奥运金牌榜首,“中国第一”的求胜强音奏起;比赛收官之日,当美国队在金牌榜首以39:38反超中国时,“功亏一篑”的失落声阵阵。
此层材料呈现的是当下社会热点内容:“勇夺首金”的杨倩、“无冕之王”的苏炳添,我们致敬他们自修处求强,在自胜处求强。在奥运会金牌榜的比拼中,“中国第一”的求胜强音奏起与“功亏一篑”的失落声阵阵则体现了国人“胜人处求强”之心。
材料第二层:
《曾国藩家书》云:“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此是曾国藩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语,曾国荃受其母亲影响,生性刚直倔强,处处想胜人一等,曾国藩则告诫自己的弟弟曾国荃不要争强好胜。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强大有两种:一是将仁义与谦虚集于一身的强大;一个人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圣贤标准的道德品行,这样就能求得真正的明强,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自修处求强”。二是斗智斗力的强大,这种强大就是逞强或逞能;他认为逞强斗狠,说到底就是要获得对他人的超越感和优越感,从而谋求他人对自我的肯定,服从或尊敬.然而这种优越感的获得往往以压抑他人、伤害他人为代价,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胜人处求强”。
参考立意
1、自修处求强 自胜者谓强/做更好的自己/和自己过招/为自修而求索
2、贤于自修 强非胜人
3、求强之道/以自修胜人/胜人有方自修求强
……
只要能围绕“自修求强”、“胜人处求强”两个核心词展开的都属于符合题意。
任务分析
“结合材料”:一定要联系材料进行思考,不能脱离材料,最好全面结合材料。结合材料只谈“自修处求强”或只谈“在胜人处求强”,建议不要上二类(48—53)。结合材料谈“自修处求强”同时又谈及“胜人处求强”(合理性或不可),但流于表面、思辩性不强的,建议不能上一类(54—60);既结合现实材料又评析曾国藩语录,紧密围绕“自修求强”、“胜人处求强”两个核心词展开,能理解到“以压抑他人、伤害他人为代价”的胜人处求强不可;或能指出在“符合正确价值观”(涉及国家荣誉、民族大义、个人尊严等)前提下,我们要以自修之正确求强之道实现的“胜人处求强”,有深度具有强烈思辩性才可以上一类(54-60)。
“感悟和思考”:可联系材料关注当下,呈现社会现实,反思现象。可联系材料评析曾国藩儒家重要思想,深析传统文化。可思辨性思考,可提出建议。
相关阅读
1 我喜欢的一本书作文200字
我喜欢的一本书作文200字 (一) 我家的书架上有许多书:《伊索寓言》、《365夜故事》、《世界奇观》、《动物趣闻》、《西游记》等等。其中有一本书我非常喜欢,它就是《伊索寓 【查看全文】
2 美丽的月亮小学生作文美丽的月亮小学生作文 (一) 今天我写完作业抬头看见那迷人的月亮升上天空。 啊!快看,月亮升起来了,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亮缓缓地升起了!月亮是那样美丽,那样明亮,在天空 【查看全文】
3 美丽的故乡作文美丽的故乡作文 (一) 我的故乡是美丽、富饶的。 在故乡里有我的欢乐,有我的童年时代。但更值得我回忆、赞叹的是它的美景。 我最爱故乡的春天。它是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 【查看全文】
4 请你从上述三个投稿主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改革开放40多年来,红色小说再版,红色电影热播,红色旅游兴起,红色歌谣传唱,红色经典进入教材,收到了良好效果,唤醒了人们心底美好的记忆。红色文化热满足了大众对红色文化 【查看全文】
5 小时候的玩伴都大我几岁,我常常有事找他们帮忙。后来父母教育我,男生要独立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时候的玩伴都大我几岁,我常常有事找他们帮忙。后来父母教育我,男生要独立,不要总麻烦别人。我因此渐渐什么事都自己决定,不要他人过问。 【查看全文】
6 走进音响世界六年级作文走进音响世界六年级作文 (一) 音响是人间美的享受,大自然的音响更是陶醉,我用心去倾听大自然的音响,去领略这一片奇妙的天灆之音。 听,大自然中的声音像一首交响曲,而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