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曰:“玉不琢,不成器。”意为玉不精心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强调人

发布时间: 2023-05-29
写作
《礼记·学记》曰:“玉不琢,不成器。”意为玉不精心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强调人如果不经历磨砺,就难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高 尚的人。”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命题意图】
作文以“玉”这一中国的常见器物和文化符号作为核心对象,意在引导考生写作时由物及人,由人入理,充分挖掘“玉”的人格内涵和思想文化,让考生树立正确的治学之道、处事之道、成才之道等,体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考试育人的根本功能。内容上引用名著和领袖的寄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
【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
第一则材料,关键词是“琢”,本义为琢磨,引申为磨砺、历练,侧重人遭受的挫折磨难、阅历见识等,强调“琢”与“器”的条件或因果关系,突出成才的过程和做法。“有用之人”可理解为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人民之人。
第二则材料,关键句是“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这是成为高尚之人的必备条件和终极目标。“真善美”,指务实真诚、利他的良好品行、美好的言行事物,多形容人良好的行为和德操。“高尚”在这里泛指一切理想和谐的状态。
综合上可知,第一则材料侧重青年治学和成才的前提条件,第二则材料侧重对青年人的做法要求;前者强调经历体验,后者侧重做法和结果;二者同等重要,又相得益彰。
(二)核心话题:
由“玉”的特点引出青年人对治学之道、处事之道、成才之道等的思考,即只有不断磨砺、追求卓越,抵达真善美,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或达到理想的状态/成功的人生等)。
(三)参考立意:
磨砺诚可贵,高尚价也高。
人生如玉,重在磨砺。不经历磨砺,怎会见彩虹?
求真求善求美,终抵理想彼岸。
追求真善美,彰显雅人生。



相关阅读
1 人一旦喜爱某种东西达到狂热痴迷的程度,其关注点就会集中在那东西上

人一旦喜爱某种东西达到狂热痴迷的程度,其关注点就会集中在那东西上,不知不觉中把其他方面的信息都给忽略了,从而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然而,一些了不起的成就也源于此。 根 【查看全文】

2 “匠人”是人们对把某项手艺或职业做到极致的能工巧匠的尊称,比如木匠、钢匠、铁匠、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匠人是人们对把某项手艺或职业做到极致的能工巧匠的尊称,比如木匠、钢匠、铁匠、石匠、簸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图景 【查看全文】

3 我爱你梅花作文

我爱你梅花作文 (一) 有人喜欢那富丽堂皇的牡丹,有人喜欢那娇艳欲滴的玫瑰,还有人喜欢那亭亭玉立的郁金香,可我却喜欢那在冬天凛冽寒风中悄然绽放的梅花。 梅花的花虽小, 【查看全文】

4 生活中处处有矛盾,矛盾可以阻碍相互的交流,矛盾也可以成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处处有矛盾,矛盾可以阻碍相互的交流,矛盾也可以成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查看全文】

5 感动四季作文

感动四季作文 (一) 你相信吗,四季是有颜色的。春,是绿色;夏,是红色;秋,是黄色;冬,是白色。你知道吗,四季是有生命的。春,是希望;夏,是喜悦;秋,是伤感;冬,是 【查看全文】

6 阅读材料后,你从“中国印记”中感受到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认识与思考?

2020年11月10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完成万米级海试;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升空;12月4日,嫦娥五号从月球上起飞,实现了中国人第一次地外天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