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似已远去;书信,从未离开。古时,一封书信千里传情,承载着无数的思念

发布时间: 2019-06-30
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书信,似已远去;书信,从未离开。古时,一封书信千里传情,承载着无数的思念;今天,短信、微信,快捷无限,使天涯成比邻。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由两个内部又分别包含两个分句的句子组成。材料的关键词是“书信”,区分点是“古今”。第一句强调书信与生活的关系,第二句对比书信的不同功能。该题重视考查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识能力、论证说理的思辨能力和描写刻画的表现能力,不仅有相对宽松的作文范围,而且有较为明确的评价指向。考生写作时既可以就某一方面深入分析或者叙述相关故事,也可以将两句话的内容联系起来辩证分析或者叙述相关故事。总之,要围绕“书信”来写。
立意角度参考:
从书信的时空跨度角度,可以写书信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或与书信相关的故事,如立意为:书信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直观体现,书信承载的情感,等等。
从书信古今的不同体现形式角度,可以写书信形式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如立意为:书信形式的变化,直接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书信形式多变,寄寓的核心情感永恒;书信形式的嬗变,见证了时代发展,体现了人们观念的变迁,等等。

给全社会的一封信
社会大家庭的所有人们:
你们好!展信佳!
鸿雁传去我的有好,鲤鱼送来我的祝愿。在收到我——一位高三学子的书信时,你们是否感 到了一丝惊讶呢?
请大家回想一下,除去那塞满邮筒的报纸、广告单和帐务单,你们受到亲人或知己一封沉甸 甸的亲笔来信是多久之前的事?你们是否曾给他人寄去过自己写的一封信呢?也许我们习 惯于依赖现代科技,键盘一敲便传出一张电子贺卡,拇指一按便送出一封祝福短信。但是, 贺卡虽美,却感受不到屏幕那端的气息;短信虽快,却体味不到彼方熟人的温暖。一个个屏 幕像一堵堵小小的墙,以“科技”为名给人以方便,却冲淡了那份沉淀了几千年的柔软的期 待之情。难道,我们不该选择去寄一封传统书信吗?
传统书信能带来一丝温暖。展开信纸,看见那熟悉的笔记迹,或道劲、或娟秀、或马虎、或稚气,你一定会觉得寄信人仿佛就跃然于纸上,你一定能聆听到他的声音。有诗云;“遗我 双鲤鱼,中有尺素书。”诗中的女子收到丈夫的来信是多么快乐啊。杜甫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时期,没有家书就等于和家人失去联络,心中缺失的那份安心是什么都弥补不了的。傅雷给儿子的一封封家书中字里行间的训诫与关怀让我们感受到老牛舐犊的深 情。小时候,出差在外的爸爸给我寄了一封信,关心之余末尾还加了句:“故意写了个错别字,看你识不识得出?”现在想来依旧觉得温馨无比。为着这一丝温暖,我们不需要传统书信吗?
传统书信能带来一份力量。有时候,你感到悲伤,感到迷惘,甚至潦倒度日。而一封充满力 量的信常常能让你清醒,让你乐观面对现实,让你充满勇气地活下去。犹记林觉民的《与妻 书》,生生地道出男儿铮铮铁骨与爱国炽情——为中国,为中国!字里行间是让妻子能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姨夫年轻时被分配到大西北工作,条件艰苦恶劣,当他觉得自己撑不住要打道回府时,是姨妈一封亲笔书写的信让他有信心克服困难。正因着这薄薄几页纸的鼓舞之辞,姨夫坚持着完成了任务直到返乡。战士、医生、工人、学者··· ···谁不需要一根精神的支柱呢?为着这一份力量,我们不需要传统书信吗?
是传统书信,照亮了深深的真情。
是传统书信,点燃了熄灭的激情。
让我们拿起纸笔吧,为所爱之人写一封信,送去最诚挚的问候!
此致!
敬礼!
一名高三学生
二零一八年三月初



相关阅读
1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低碳环保成为许多城市常见的短途代步神器。 共享单车在大中城市投放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 【查看全文】

2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怜悯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怜悯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助共存 【查看全文】

3 关于规则的作文200字

关于规则的作文200字 (一)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生活中也有各种规则,学校有学生法则,道路有交通规则,就连玩都有游戏规则,各种各样的规则约束着我们,让我们在各 【查看全文】

4 快乐的寒假作文350字

快乐的寒假作文350字 (一) 今天我刚从湖南回到上海。春节这几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湖南大姨家过年,爸爸开车载着我和妈妈1月25号开车从上海出发,开了1360公里路,花了20个小 【查看全文】

5 美在身边小学作文

美在身边小学作文 (一) 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正在为各种募捐箱里奉献爱心的老人、孩子这时你感觉到的,是不是美呢?当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年轻人为老人让座时,老人及周 【查看全文】

6 70多年前,周立波创作了关于土改的小说《暴风骤雨》,小说所写的村庄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70多年前,周立波创作了关于土改的小说《暴风骤雨》,小说所写的村庄叫元茂屯,本名元宝屯。该村有个不雅的诨号光腚屯。村子穷,赵光腚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