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阅读答案-蔡挺,霜天秋晓,正紫塞古垒,黄云衰草

发布时间: 2018-01-30
喜迁莺
【北宋】蔡挺①
霜天清晓。望紫塞古垒,寒云衰草。汗马嘶风,边鸿翻月,垅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塞垣乐,尽櫜鞬②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常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灵遐布,骄虏且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不惜金尊频倒。
【注】①蔡珽:北宋仁宗时期知庆州(今甘肃庆阳);神宗时期,加天章阁特质,知渭州。多次击退西夏来犯之敌。②櫜鞬,指装甲胄、弓箭的袋子。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霜天秋晓,正紫塞古垒,黄云衰草”,从平淡处入手,以边塞秋景自然引起。这三小句从静态方面着笔,描写了边塞秋晨黄云衰草的情景,渲染了荒寒安宴的氛围。
B.“汉马嘶风,边鸿叫月”,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叫”字与“嘶”字对举,摹写了边塞战马和鸿雁寂静寥落。
C.“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直接抒写戍边将士慷慨报国热忱。“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年少”把这些衣甲鲜明、深谙守边之乐的少年将士的豪情气势展示尽致。
D.“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刁斗静”、“送平安耗”指的是夜间平安无需警戒。
E.“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三句可看出作者认为朝廷应该要用武力镇压边民,而不能只想着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这又为后面的抒情作好铺垫。
15.本词与曹操的《观沧海》都是作者亲成边郡所咏,写出了真情实感。请简析本词与《观沧海》在情感方面的异同。(6分)

14、BE B项“动静结合”,“以有声写无声,以动衬静”。E项“作者认为朝廷要用武力镇压边民”这种说法错误,这三句只是说朝廷不想用武力镇压外民,而是用仁义去感化他们,等待他们自己归顺。
15、两首词都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慷慨豪之情。无论是《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还是蔡词“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年少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都写得豪侠高昂、气贯长虹。(2分)。不同点:①炸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疫,这些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表现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2分)②本词既写了报国之志,也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中流露了因长年驻守边塞而生发的岁晚难玛韶华空逝、暂且把酒自宽的叹皋。当然,这种叹息与全词的慷慨报国相比,分量是极少的。(2分)(意对即可)

喜迁莺·霜天秋晓翻译赏析


相关阅读
1 《题弟侄书堂》阅读答案-杜荀鹤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①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 【查看全文】

2 苏幕遮·草阅读答案-陆游,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苏幕遮草 梅尧臣①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②年最少,窣地春袍③,嫩色宜 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 【查看全文】

3 题报恩寺上方阅读答案-方干

题报恩寺上方 方干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嘖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 【查看全文】

4 秦观与陈与义《春日》阅读答案

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 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11.秦观诗中 【查看全文】

5 诉衷情•送春阅读答案-万俟咏

诉衷情送春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13、标题中,送春是 。(1分) 14、依据词 【查看全文】

6 望江南•江南岸阅读答案-王琪,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

望江南江南岸 [北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9、下列对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