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阅读答案-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发布时间: 2019-04-13
瀑布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庚溪诗话》载:“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黄蘖云:‘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宣宗续云:‘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
12.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诗,韵脚押的是________韵。
13. 这首诗对瀑布作了人格化的描写,能体现这种拟人写法的词语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
14. 《庚溪诗话》中说唐宣宗“志先见于此诗矣”。你读出《瀑布》一诗中包含了他怎样的“志”?请联系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2. (1). 近体 (2). ao
13. (1). 不辞(劳);留(得住); (2). (终)归(“作波涛”亦可)
14. “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溪涧式的安逸不能使瀑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作波涛”三字体现出豪情壮怀。这一联寄寓了唐宣宗不甘落寞、思有作为的情怀。尽管暂时地位不显,但决不满足现状,志存高远,并且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学生识记文学体裁常识,然后调动自己知识储备进行作答。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这首诗讲究平仄、对仗,属于近体诗,“劳”“高”“涛”押 “ao” 韵。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答题时要结合诗歌内容,判断诗歌技巧,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千岩万壑不辞劳”意思是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溪涧岂能留得住”意思是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由“不辞劳”“ 留得住”处运用了拟人手法。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诗题材是托物言志诗。解答本题时一定要关注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的特点,体会作者襟怀抱负等内容。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瀑布的描写中。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这一联寄寓了唐宣宗不甘落寞、思有作为的情怀。尽管暂时地位不显,但决不满足现状,志存高远,并且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相关阅读
1 苏幕遮·草阅读答案-陆游,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苏幕遮草 梅尧臣①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②年最少,窣地春袍③,嫩色宜 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 【查看全文】

2 《题弟侄书堂》阅读答案-杜荀鹤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①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 【查看全文】

3 题报恩寺上方阅读答案-方干

题报恩寺上方 方干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嘖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 【查看全文】

4 望江南•江南岸阅读答案-王琪,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

望江南江南岸 [北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9、下列对本 【查看全文】

5 诉衷情•送春阅读答案-万俟咏

诉衷情送春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13、标题中,送春是 。(1分) 14、依据词 【查看全文】

6 秦观与陈与义《春日》阅读答案

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 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11.秦观诗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