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金史·列传第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B.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C.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D.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师,天子的军队,国家的军队,此指宋的部队,与陆游《示儿》“王师”义同。
B.浮梁,此措浮桥,用船、筏或浮箱联结起的桥,与《琵琶行》“浮梁”义不同。
C.留守,官名;此指军队离开南京向别处进发时,留驻张中彦镇守,行监管之责。
D.郊恩,皇帝到郊外祭祀天地,礼成后施恩于臣下,张中彦因此加官为仪同三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中彦多处征战,善于防守。他跟从睿宗攻下熙、河、阶、成州,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任秦凤经略使时,迁移治所,修筑营垒,扼守入川通道。
B.张中彦聪慧工巧,善于营建。他让人崖谷架梁,于深山中运出大木;制作的小船模型,让工匠都惊服;大船建好后,用巧法不怎么费力就拖船入水。
C.张中彦治理果决,宽严相宜。他敢于惩治犯法的朝廷宗室宗渊,依法惩处盗窃的戍卒;刘海作乱平定后,他未追究跟从的百姓,只处死了首恶刘海。
D.张中彦威信过人,受到拥戴。西羌四个部族依仗地势,不服管辖,他亲自前往,酋长四人求见,不战而降;去世后,百姓号泣罢市哀悼,立像祭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5分)
(2)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5分)
10.B
11.A【解析】“此指宋的部队;与陆游《示儿》‘王师’义同”错。由原文“少以父任仕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知,张中彦降金,“王师”指金朝(古代女真族建立的王朝)的部队。
12.C【解析】“只处死了首恶刘海”错,原文说“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为首者”指“民之从乱者”中的带头的,不是指刘海。
13.(1)后来他又调任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土豪劣绅没有办法逃避,人们都叹服他的英明。(“改”“均”“无所”“蔽匿”各1分,句意1分)
(2)当时淮楚地区打仗,当地百姓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一起,诉讼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用兵”“讼牒”“所司”“依违”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张中彦,字才甫。年轻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在宋朝为官。金睿宗进军陕西的时候,张中彦投降,被金任命为招抚使。跟从金睿宗攻下熙、河、阶、成州,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金兵攻占金、洋等州。朝廷让张中彦兼任兴元尹。军队撤回之后,担任秦凤路的经略使。
秦州处在交通要道而城池不易防守,张中彦把治所迁移到北山,依据险要地势来修筑营垒,又修筑了腊家等几个城堡,扼守进入四川的通道。皇统初年,张中彦担任宁州刺史。金朝的宗室宗渊打死了部属梁郁。梁郁是偏远之地的人,家中贫困没有能上告的人。张中彦尽力
为他公平处理,最终将罪人宗渊依法治罪。后来他又调任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土豪劣绅没有办法逃避,人们都叹服他的英明。正隆年间,营建汴京新宫,张中彦采运关中木材。青峰山大树最多,但是山高谷深道路阻绝。张中彦派人在崖谷架木,搭起长
达十几里的长桥,用车运送木头,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一直通向汴梁。第二年,建造黄河上的浮桥。起初造船的时候,工匠不知建造的方法,张中彦亲手做的小船才几寸来长,不借助胶漆而船的首尾自相钩连,各位工匠无不惊服,他的智慧和工巧就像这样。用来架起浮桥的大船建好,张中彦叫来几十个役夫,顺着地势铲成斜坡一直到河边,取来新秫秸密密排布在地上,又用大木头在它的旁边做好拦挡(防船滑脱),凌晨监督役夫们趁着有霜湿滑拖船,没有怎么费力就把它拉到水里。过了一年,中彦被任命为南京留守。当时淮楚地区打仗,当地百姓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一起,诉讼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张中彦查得戍守的兵卒盗窃的,都依法论罪。后来担任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作乱,失败以后,统计的跟从作乱的百姓有数千人,张中彦只是给
为首的论罪并处死了他。西羌的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依仗着地势奇险,不服从管辖,朝廷派侍御史沙醇之到张中彦处讨论处置的方略,张中彦说:“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常性,如果不是我张中彦亲自前去,这种形势一定不能解决。”张中彦当即到了积石达南寺,酋
长四人来求见,张中彦同他们约定招降的办法,事情终于定下来,赏赐他们后就让他们走了。他回来上奏朝廷,皇上很高兴,派张汝玉骑快马到驿站慰劳他,赐给他球文金带,用同三司一样的加恩礼。他因病在任上去世,享年七十五。百姓号泣罢市哀悼,并立像来祭祀他。
相关阅读
1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
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
2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3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4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5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
6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