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门人杨与立一见推服。来学者众,尝谓:“为学立志贵坚,规模贵大,充践服行,死而后已。读《诗》之法,须扫荡胸次净尽,然后吟哦上下,讽咏从容,使人感发,方为有功。”谓:“以《洪范》参之《大学》《中庸》,有不约而符者。”谓:“读《易》者,当尽去其胶固支离之见,以洁净其心,玩精微之理,沉潜涵泳,得其根源,乃可渐观爻象。”盖其确守师训,故能精义造约。
王柏既执贽为弟子,基谦抑不以师道自尊。柏高明绝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尝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基淳固笃实,绝类汉儒。虽一本于熹,然就其言发明,则精义新意愈出不穷。基文集三十卷,而与柏问辨者十八卷。
郡守赵汝腾守婺,延聘请讲,辞不就。复首荐于朝,又率名从官列荐。通判郑士懿、守蔡抗、杨栋相继以请,皆辞。景定五年,诏举贤,特荐基与建人徐几,同被命添差婺州学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力辞未竟,理宗崩,咸淳初,授史馆校勘兼崇政殿说书,屡辞,改承务郎,主管西岳庙,终亦不受也。卒,年八十一。国子祭酒杨文仲请于朝,谥文定。
所著《大学发挥》《中庸发挥》《大传发挥》《易启蒙发挥》《通书发挥》《近思录发挥》。
(取材于《宋史·儒林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随事诱掖/得闻渊源之懿/微辞奥义/研精覃思/平心易气/以俟其通/未尝参以己意/立异以为高/徇人而少变也
B.于是随事诱/掖得闻渊源之懿/微辞奥义/研精覃思/平心易气/以俟其通/未尝参以己意立异/以为高徇/人而少变也。
C.于是随事诱/掖得闻渊源之懿微/辞奥义/研精覃/思平心易气/以俟其通/未尝参以己意/立异以为高徇/人而少变也。
D.于是随事诱掖/得闻渊源之懿/微辞奥/义研精/覃思平心易气/以俟其通/未尝参/以己意立异以为高/徇人而少变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点,批注、断句。古人用来断句的符号主要有“句”“读”两种。“句”标形如“○”,相当于今之句号;“读”标形如“、”,相当于今之逗号。
B.执贽,持礼物作为相见之礼,多指谒见师长。《论语·述而》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是“执贽”才能成为孔子弟子的生动例证。
C.山长,历代对书院讲学者的称呼,讲学以外,总领院务。由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学人担任。晚清科举制度废除,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废止。
D.发挥,对经书字句的注解以及对注的注解,内容关乎经籍中的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典章制度、历史事实等,又称“注”、“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与立是大儒朱熹的弟子,见到何基后非常推崇、佩服他;来向何基求学的人也很多。这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何基的卓越才华。
B.何基的治学之道如志向坚定、格局宏大、亲身实践、反复吟诵、力避肢解、玩味精微、典籍参照等,对今人亦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C.王柏对何基执弟子礼,但他聪明智慧,学识渊博,纠正经书,发表议论,见解非凡,质疑问难,新见迭出,才华远在何基之上。
D.何基为人谦逊克制,淳厚笃实,淡泊名利。他潜心学问,心无旁骛,三番五次拒绝各种讲学、推荐与任命,逝世后谥曰“文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
(2)虽一本于熹,然就其言发明,则精义新意愈出不穷。
10.本题综合考查文言语感和文意理解能力。
【答案】A(原文标点:“于是随事诱掖,得闻渊源之懿。微辞奥义,研精覃思,平心易气,以俟其通,未尝参以己意,立异以为高,徇人而少变也。”解答本题要注意几个关键点:①“诱掖”意为“引导扶植”,中间不可断开;②“微辞奥义”“研精覃思”“平心易气”均为成语,中间不可断开;③“立异以为高,徇人而少变”结构对称。)
11.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答案】D(发挥:阐发、分析,主要阐述个人对经典的理解。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
1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答案】C(“新见迭出”是说何基,“才华远在何基之上”于文无据。)
1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参考答案】13.(1)黄干告诉他们一定要真心实意地刻苦下功夫才能行,何基敬畏受命。
(2)虽然他(的思想)都源自朱熹,但是对朱熹的议论进行阐明时,精深和新颖的见解层出不穷。
评分参考:(1)关键词“真实心地”“悚惕”各1分,句意3分。(2)关键词“本”“发明”各1分,句意3分。
参考译文
何基字子恭,婺州金华人,父亲伯熭为临川县丞时,黄干正好主持县事,伯熭让两个儿子拜见并师从读书。黄干告诉他们一定要真心实意地刻苦下功夫才能行,何基敬畏受命。于是黄干随时随地地引导扶持,何基深得学术精髓。对于微言典义,他精研深思,平心静气,以待通解,未曾参以己意,标新立异,依从他人而稍加改变。凡是他读过的书无不加以批注、断句,意义显明,有时不需论说而自现。
朱熹的门人杨与立一见而佩服。向他从学的人很多,他曾经说:“为学立志贵在坚定,格局贵在宏大,践履服行,死而后已。读《诗》的方法,必须尽扫胸中杂念,而后吟哦讽咏,意态从容,使人感悟兴发,这才算得有功。”他说:“用《洪范》参验《大学》《中庸》,有的地方不约而同。”他说:“读《易》,应当尽去固执闭塞支离破碎的见解,使自己的心恢复洁净,玩味精微的义理,潜入其中深入研究,得其根源,能渐观爻象。”因为他坚守师训,所以才能精通义理达到简约。
王柏执弟子礼后,何基谦抑自守不以师道自处。王柏高明绝伦,纠正诸经,弘论英辩,质疑问难,有时一事要往返十次,何基终究不加改变而是等待他决定。何基曾经说:“研治经书应当谨慎持守精心玩味,不必多发疑论。有句要对后学说的话,那就是谨慎再谨慎。”何基淳厚笃实,绝似汉儒。虽然他(的思想)都源自朱熹,但是对朱熹的议论进行阐明时,精深和新颖的见解层出不穷。著有文集三十卷,与王柏的问难辩论有十八卷。
太守赵汝腾任婺州太守时,曾聘请他讲学,他辞而不去;又首先向朝廷推荐,再率领知名部下共同推荐,通判郑土懿、太守蔡抗杨栋相继请他出仕,都辞却。景定五年,诏令举贤,特荐何基与建州人徐几,一同受命添差婺州学教授,何基兼任丽泽书院山长,坚辞未成时,理宗去世。咸淳初年,授史馆校勘兼崇政殿说书,屡次辞却,改为承务郎,主管西岳庙,终究没有受任。后来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国子祭酒杨文仲请示朝廷,赐谥文定。
著作有《大学发挥》《中庸发挥》《大传发挥》《易启蒙发挥》《近思录发挥》。
相关阅读
1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
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
2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3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4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
5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6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