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①孟尝君,名田文(?—前279年),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直千金/伤此若发漂/卖妻子不足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
B. 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直千金/伤此若发漂/卖妻子不足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
C. 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直千金/伤此若发漂/卖妻子不足/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
D. 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直千金/伤此若发漂/卖妻子不足/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塞”,四面皆关塞,秦在齐楚等国之西,“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地理位置险要。
B. “门人”,文中指孟尝君所养的“士”,战国有养士之风,当时孟尝君礼贤下士,有门客三千人。
C. “公孙”是复姓,姓氏多于一个汉字,如欧阳、司马、令狐;复姓来源较多,可来自官名、居住地等。
D. “文”,孟尝君谦称自己的名,再如“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中苏轼谦称自己“子由”。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尝君不听众人劝阻欲前往秦国,苏秦进谏,先讲土偶与桃木人交谈的虚构故事,再分析秦国地理形势的险要,使孟尝君打消了念头。
B. 楚王欲送象牙床给孟尝君,郢人登徒子因象牙床昂贵不敢护送,遂将宝剑送孟尝君门客,门客得剑劝说孟尝君,使之摆脱了护送之差。
C. 门客认为孟尝君不应接受楚王贵重的馈赠,否则既会损害孟尝君在齐国和诸侯中的信誉,也让其他小国无所适从,孟尝君接受了劝谏。
D. 孟尝君从门客所讲的三大喜事中深受启发,于是公开宣称:能传扬他的名声,谏止他过错,即使私自收了珍宝,也可以迅速前来进谏。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君到楚而受象床,所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
(2)门下百数,莫敢入谏,臣独入谏,臣一喜。
【答案】
10. B 11. D 12. B
13. ①今天您到楚国就接受象牙床(的重礼),那些还未到的国家,将拿什么(礼物)馈赠于您呢?
②(您门下)食客以百计算,没有谁敢进谏,惟独我进谏,这是我的一大喜事。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是郢人登徒,如今我当班护送象牙床,以献给薛公。可是那象牙床价值千金,稍有细如发丝的损坏,即使卖掉了妻室儿女也赔不起。先生如果让我免掉这个差使,先人有宝剑,愿意献给您作为回报。
“臣,郢之登徒也”是判断句,“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也”后断句,排除选项AD;
“足下”做“能使仆无行”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C;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再如‘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中苏轼谦称自己‘子由’”错误。“子由”是苏辙的字,苏轼字“子瞻”。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门客得剑劝说孟尝君”错误。由原文“孟尝君:‘善,受之乎?’公孙戍曰:‘未敢。’曰:‘急受之。’”可知,孟尝君说:“真好。接受宝剑了吗?”公孙戍说:“还不敢。”孟尝君说:“赶快收下!”由此可知,门客还没有得到剑就去劝说孟尝君了。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受”,接受;“将何以待君”,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将以何待君”;“以”,拿;“待”,馈赠。
(2)“门下”,食客;“莫”,没有谁;“独”,惟独;“喜”,喜事。
参考译文:
孟尝君要赴秦国,成千的人劝阻他,他都不听。苏秦想劝阻他。孟尝君便接见了苏秦。苏秦对孟尝君言道:“这次臣来,经过了淄水,听到泥人在同桃木人谈话。泥人说道:‘我是西岸的泥土,我散了架,就仍旧回到西岸去。而现在的你,是根东方的桃梗,把你雕刻几下,才削成个木头人,大雨降下,淄水奔涌而至,你就会被冲跑了,这样一来,你飘飘荡荡的,到哪儿才是个头儿呢?’如今,秦国四面都是关山险阻,就好比虎口一般,您要是进去,那臣就不知道您会从哪儿跑回来!”孟尝君听罢,便打消了赴秦的念头。孟尝君到达楚国,楚王要送给他一张象牙床。郢都的登徒氏正好当班,让他护送象牙床,可是他不愿意去。于是找到孟尝君的门客公孙戍,说:“我是郢人登徒,如今我当班护送象牙床,以献给薛公。可是那象牙床价值千金,稍有细如发丝的损坏,即使卖掉了妻室儿女也赔不起。先生如果让我免掉这个差使,先人有宝剑,愿意献给您作为回报。”公孙戍说:“好的。”于是公孙戍往见孟尝君,说:“您准备接受楚人馈送的象牙床吗?”孟尝君说:“是的。”公孙戍说:“我希望您不接受。”孟尝君问:“为什么?”公孙戍说:“小国之所以以相印授公,只是因为听说您在齐地有怜恤孤贫的美德,有存亡继绝的高义。小国君主都是英杰之士,都以国事委托您,实在是喜爱您的高义,仰慕您的廉洁。现在您到楚国就接受了象牙床这样的重礼,巡行至其他国家,他们又拿什么样的礼物馈赠给您呢?所以臣希望您不要接受。”孟尝君说:“遵命。”公孙戍快步离去。还没有出去,走到中门,孟尝君把他叫了回来:“先生叫田文勿受象牙床之礼,很好。但为何先生脚抬得那么高,扬扬得意呢?”公孙戍说道:“臣有三大喜,外加得一柄宝剑。”孟尝君问:“此话怎讲?”公孙戍说:“您门下食客何止百人,却只有臣敢于进谏,这是一喜;劝谏而您能接受,这是二喜;劝谏而能让君不犯错,这是三喜。而为楚送象牙床的登徒,不愿意送床,他曾答应事成之后送臣一柄先人宝剑。”孟尝君说:“真好。接受宝剑了吗?”公孙戍说:“还不敢。”孟尝君说:“赶快收下!”因为这件事,孟尝君在门扇上写道:“凡能传扬田文名声,谏止田文犯错,即使私自在外获得珍宝,均可赶快来进谏!”
相关阅读
1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2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3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4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5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6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