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
B. 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
C. 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
D. 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教/则从事可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刀笔,指刀笔吏,即主办文案的官吏。古代记事于案策,谬误用刀削除,故称“刀笔”。
B. “赵王不能将”的“将”和“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的“将”含义相同,指以……为将军。
C. “王觞将军”中的“觞”,与“引壶觞以自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觞”含义相同。
D. 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文中指武安君向赵王回敬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赵国代理丞相司空马,向赵王献上制让半数国土换秦国撤兵的计策,被赵王以以前贿赂秦国却始终逃不脱秦兵的逼迫为由而断然拒绝。
B. 司空马曾经请求获得赵国的兵权,带领赵国全军抗击秦军,但没有获得赵王的允许,司空马感觉自己无用武之地,就向赵王请求离开赵国。
C. 司空马向郭遗预言,赵国会因武安君被杀而撑不过半年就灭亡。果然赵王听信谗言,赐死武安君,然后赵国在武安君死后五个月灭亡。
D. 武安君面对韩仓的逼迫,先是用患了曲挛之疾,无法行跪拜之礼为自己辩解,接着恳求韩仓能够理解自己,最后以嘴含剑,自刺而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从事成,则是大王名亡赵之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
(2)又以为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
14、司空马“之赵”“去赵”的故事能给人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3分)
答
10B
11C C.“王觞将军”中的“觞”,敬酒。句意:大王给将军你敬酒。“
引壶觞以自酌”中的“觞”,酒杯。句意:拿酒来自斟自饮。
12B B.选项强加因果。原文“臣效愚计,大王不用,是臣无以事大王,愿自请。”意思是我奉献计谋,大王却不采纳,这样,我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为大王效劳的了。也就是说司空马感觉自己无用武之地,向赵王请求离开赵国并非因为赵王没有让他领兵抗击秦国,而是因为赵王不能用他的计策。
13、(1)如果合纵联盟一旦成功,那么,大王名义上虽然失去了半个赵国,实际上却组成了崤山以东诸侯各国共同抗秦的合纵联盟,秦国也就不难被灭亡了。
(2)同时认为司空马被秦国逐出,这并不是他没有才智;他离开赵国,也不是他没有出息。
14、 一个国家想要兴旺发达,就要任用贤人来治理国家;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任用贤人,那么这个国家离灭亡就不远了。
参考译文:
文信侯吕不韦被罢免相国回到封地,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让他代理相国。秦国乃出兵进攻赵国。司空马说:“大王可分出赵国一半的土地送给秦国,秦国不动一刀一枪而得到半个赵国,它一定非常高兴。秦国担心赵国内有守备,外有诸侯救援,必然会立刻接受割地。秦国接受了赵国的割地就会撤军,赵国守住了一半的国土仍然可以生存。秦国得到半个赵国,更为强盛,山东各国诸侯必然担心害怕;失去了赵国诸侯各自感到处境危险,他们一定会很恐惧,恐惧就会来援救赵国,这样,合纵阵线就会成功。我请求为大王去联络合纵联盟。如果合纵联盟成功,那么,大王名义上虽然失去了半个赵国,实际上却组成了崤山以东诸侯各国共同抗秦的合纵联盟,秦国也就不难被灭亡了。”赵王说:“前些时候,秦国出兵进攻赵国,我们割让了河间十二县,虽然土地减少了,兵力削弱了,可终究还是免不了遭到秦国的战祸。现在又要割让半个赵国去增强秦国,我实在无力自保,眼看就要灭亡了。希望您重新考虑。”司空马说:“我年轻的时候,在秦国做过办理文书的小吏,年长以后任过小官,可从来也没有率兵打过仗,我请求带领赵国的全军去抗击秦国。”赵王不任命司空马为将。司空马说:“我奉献计谋,大王却不采纳,这样,我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为大王效劳的了,请求大王允许我离开赵国。”于是司空马离开赵国后,经过平原津,平原津守令郭遗来慰劳他,问他:“秦国出兵进攻赵国,贵客从赵国来,赵国的情况怎么样呢?”司空马说到他给赵王献计,赵王却不采纳,赵国必然灭亡的看法。平原守令问:“根据贵客的预料,赵国何时会灭亡呢?”司空马说:“如果赵国以武安君李牧为将,一年就会灭亡;如果杀了武安君,不过半年就会灭亡。赵国大臣中有一个叫韩仓的,他善于阿谀奉承,迎合赵王,赵王和他关系很亲密。这个人嫉恨贤能,妒忌功臣。现在赵国正处于危急之时,赵王必然会听从韩仓的话,武安君必死无疑。”韩仓果真诽谤武安君,赵王也另派人代替武安君。武安君被调回后,赵王让韩仓去责备武安君,韩仓说:“将军打了胜仗,大王给你敬酒。将军给大王祝酒时,却暗藏匕首,依法当判死罪。”武安君说:“我患有佝偻病,因手臂缩短了,不能触到地,在大王面前起居不敬,恐获死罪,所以让工人做了个木杖接手,大王如果不相信,我拿出来请您亲眼过目。”于是他伸出胳膊给韩仓看,样子颇像门限、木杖,用布缠着。(武安君说:)“请您在大王面前说明这些情况。”韩仓说:“我接受大王的命令,要赐将军以死,不能赦免。我不敢为您说话。”武安君便向北拜了两拜,感激“赐死”之恩,抽出宝剑,准备自杀。于是以嘴含剑,将剑柄抵在柱子上自刺而死。武安君死后才五个月,赵国就灭亡了。平原守令郭遗会见他的诸位朋友时,对他们叹息,说:“唉!司空马!”同时认为司空马被秦国逐出,这并不是他没有才智;他离开赵国,也不是他没有出息。赵国不任用司空马而国亡。其所以亡国,并不是没有贤能的人,而是因为不能使用贤材啊。
相关阅读
1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2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3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4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5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6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