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
【注】①:大行,即大行令。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昔秦王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行十余年/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
B.昔秦王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行十余年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
C.昔秦王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行十余年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
D.昔秦王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行十余年/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帝,是古代皇帝的谥号。“武”是褒扬皇帝生前德行之词,有“威武睿智”之意,如光武帝。
B.御史,先秦时期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秦以后,成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明清。
C.单于,匈奴人对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
D夷狄,古代分别称中国北方、东方少数民族为“夷”和“狄”,文中泛指四方少数民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行令王恢认为匈奴之所以敢对汉朝入侵劫掠,就在于它对汉朝没有了畏惧之感,应派兵攻打,武帝肯定了其说法。
B主父偃做事有理有据,先引用《司马法》中的话,再用秦皇帝、高皇帝不听劝谏而兵败之事,以劝谏汉武帝不要轻易对匈奴用兵。
C李斯、成进抓住匈奴作为游牧民族的特点劝谏秦皇帝不要攻打匈奴,秦皇帝不听,以致十余年后,秦兵也没能越过黄河北进。
D.匈奴单于恼怒浑邪王驻守西部却被汉军杀死、俘虏了几万人,打算把他召去处死。浑邪王十分恐惧,谋划投降汉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
(2)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
答
10.A
11.D (东方少数民族为“夷”,北方少数民族为“狄”。)
12.C (劝谏秦皇帝不要攻打匈奴的是李斯,成进劝谏的是高皇帝。)
13.(1)匈奴人的习性,如同野兽一样聚集,又像飞鸟一样忽然分散,追赶他们像捕捉影子,现在凭陛下的盛德去攻打匈奴,我私下认为很危险。(“兽聚而鸟散”“搏”“危”各1分,大意2分。)
(2)这时大行李息正要在黄河岸边修筑城池,见到浑邪王的使者,立即派驿站车马赶往京城报告朝廷。(“城河上”介词结构后置、“驰传”、“闻”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汉武帝元光二年,雁门郡马邑县的豪杰聂壹通过大行王恢向武帝建议说:“匈奴刚与汉朝和亲,亲近信任边民,可以用财宝引诱它前来,同时汉朝埋伏军队发动袭击,这是一条必胜无疑的良策。”汉武帝召集并询问公卿大臣的意见,王恢说:“匈奴不断地入侵抢掠,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它对汉朝没有了畏惧之感。我私下认为攻击匈奴对汉朝有利。”武帝听从了王恢的建议。汉武帝元朔元年秋季,匈奴两万名骑兵入侵汉朝。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名骑兵从雁门郡出击匈奴。临淄人主父偃上书武帝。主父偃的上书中讲了九件事,其中八件事讲的律令方面的问题,一件是谏阻攻打匈奴。上书中说:“《司马法》说:‘国家虽然强大,好战必然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记备战必然危险。’ 从前,秦始皇吞并六国后,追求胜利的欲望没有休止,又想攻打匈奴。李斯劝阻说:‘不可以这样做。匈奴人没有城郭可定居,没有储备的粮食可守,迁徙流动如鸟飞,很难制服他们。派军队轻装深入匈奴境内,粮食必然断绝;粮食随军而行,会因负重贻误战机。即使得到匈奴的土地,也不会为国家带来利益,俘获他们的百姓,也不能调教役使他们防守。’秦始皇不听劝告,就派蒙恬率军攻打匈奴,军队在外十多年,死亡的人数也数不清,却最终不能越过黄河北进。这难道是兵力不足,装备不齐吗?是因客观形势不允许啊。后来直到汉高祖平定天下,听说匈奴的部队聚集在代谷之外,想攻打他们。御史成进进言劝阻说:‘不可进攻匈奴。匈奴人的习性,如同野兽一样聚集,又像飞鸟一样忽然分散,追赶他们像捕捉影子,现在凭陛下的盛德去攻打匈奴,我私下认为很危险。’汉高祖不听他的劝告,果然发生平城被围的事件。”严安上书说:“从前秦始皇志得意满,便想入非非,要威震海外,派蒙恬率兵北上攻打匈奴。经过了十多年,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上吊于路旁树上,死者一个连着一个。等到秦皇帝驾崩,天下人纷纷反叛,秦朝最终国家灭亡,祭祀断绝,这就是穷兵黩武造成的祸害。” 奏书上呈汉武帝,武帝召见他们,问他们:“你们原来都在哪里?为什么这么晚我们才相见!”任命他们做了郎中。汉武帝元狩二年三月,霍去病任骠骑将军,率领万名骑兵从陇西郡出发攻打匈奴。秋季,匈奴浑邪王投降汉朝。当时单于恼怒浑邪王驻守西部却被汉军杀死、俘虏了几万人,打算把他召去处死,浑邪王十分恐惧,谋划投降汉朝,先派人在边境阻拦汉人,让他们把情况向武帝报告。这时大行李息正要在黄河岸边修筑城池,见到浑邪王的使者,立即派驿站车马赶往京城报告朝廷。浑邪王率部投降汉朝时,汉朝征发车辆两万乘来迎接。朝廷没有钱,向百姓借马。百姓有许多人把马隐藏起来,马不够用。武帝恼怒,打算杀了长安县令,右内史汲黯说:“这些匈奴背叛了他们的主子而投降汉朝,汉朝慢慢由沿途各县依次提供驿车传送他们就行了。何至于弄得天下动荡不安,使国家疲敝来服侍这些外族人呢?”武帝默然不语。
相关阅读
1 《咏雪》阅读答案与翻译-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查看全文】
2 于江原文_文言文于江翻译赏析文言文《于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 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优。 【查看全文】
3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阅读答案与翻译-《贞观政要·卷二直谏(附)》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容色绝姝,当时莫及。文德皇后访求得之,请备嫔御,太宗乃聘为充华。诏书已出,策使未发。魏徵闻其已许嫁陆氏,方遽进而言曰:陛下为 【查看全文】
4 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1)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的句子是 , (2)古诗词中,小楼常常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平台,思念、愁苦、感伤 【查看全文】
5 《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1)《屈原列传》中运用对比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创作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陆游 【查看全文】
6 桓公伐孤竹原文_文言文桓公伐孤竹翻译赏析文言文《桓公伐孤竹》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查看全文】